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女性犯罪的数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女性犯罪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本文针对女性犯罪的发展趋势、现状、犯罪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预防女性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敏 《法制与社会》2012,(36):246-247
女性犯罪,即由女性来实施的犯罪.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女性犯罪的数量和犯罪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传统观念中只有男性才可能成为某些犯罪的主体的观念被颠覆,女性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指出了解女性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对女性实施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更好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基于医疗型社区理论的研究认为灾后犯罪率下降或仅仅是温和上升。基于日常活动理论和社会解组理论的研究则认为灾后犯罪增加了许多。二者均有实证研究作为支持。对这两个命题的理论框架进行分析的结果是,灾后犯罪率增加,报案率减少。原因是灾后社会正式控制水平发生了变化。在增加犯罪机会、降低社会监管能力的同时,使得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不能或不愿报告罪案。为了预防灾后犯罪,在自然灾害后这一特殊时期加强社会正式控制水平是必要的。在刑事政策上要采取类别化防控和区别化惩治的原则。对涉灾渎职犯罪从重处罚,对于控制各种灾后犯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社会失范理论认为,犯罪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根源,将犯罪的社会原因解释为社会结构中文化目标与合法方法之间的断裂,突破了"恶因必有恶果,恶果必有恶因"的犯罪原因的传统模式,为犯罪原因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对当代中国社会犯罪控制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网络犯罪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本文论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然后具体分析了心理原因、家庭问题、不良网络文化等因素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欺行霸市、强收保护费型敲诈勒索案件存在增加趋势,造成一定社会危害性。笔者通过办理相关案件,统计、归纳案件现状及特点,对欺行霸市、强收保护费型敲诈勒索犯罪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将其区别于一般性质敲诈勒索犯罪,总结出此类案件特点和犯罪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特点、原因,制定相关审查办案流程及监督、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彭子玉 《法制与社会》2012,(33):107-10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犯罪,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对社会秩序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对青少年网络犯罪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尤为必要。本文阐述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特点,从生理、心理等个人原因以及家庭、学校、网络体制等社会原因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并且根据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试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标与方法的断裂——对默顿社会反常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的根源。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 ,将犯罪的社会原因解释为社会结构中文化目标与合法方法之间的断裂 ,这对当代中国社会犯罪原因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源于迪尔凯姆的社会失范论 ,并深受其老师帕森斯的功能理论的影响。本文在对这两者介绍的基础上 ,对默顿的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我国学界对默顿的社会反常理论多有非议 ,本文对这些非议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认为其中的许多批评是不恰当的。基于对默顿理论的正确理解 ,文章也分析了默顿理论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不过尽管如此 ,在犯罪之社会原因的解析中 ,目标与方法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深化期,犯罪率逐年上升,为了有效治理犯罪,研究犯罪学核心问题犯罪原因势在必行.论文通过对西方学者犯罪原因四种不同理论的阐释和评述,提出了犯罪是由社会原因、生物原因以及心理原因公共作用导致的,主张研究犯罪原因理论有助于我国治理犯罪.  相似文献   

10.
林钰梅 《法制与社会》2010,(28):280-281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特点错综复杂,制约和决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犯罪原因的主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犯罪原因的一般理解(一 )犯罪原因和犯罪定义的原因在犯罪研究中人们对犯罪原因情有独钟 ,但要对犯罪原因下一个确切的普遍认可的定义却实非易事。这一困难不仅来自于犯罪产生的作用系统的复杂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个人因素等几乎都与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时还由于人们对犯罪的理解和制度的差异使得犯罪原因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在犯罪的专业化研究中是如此 ,在犯罪的一般性社会理解中也是如此。鲁迅先生《而已集》中的“可恶罪”一文 ,对犯罪原因特别是犯罪定义原因的揭示很有见地 ,精辟而脍炙人口 ,颇值引述 :这是一种新的“世…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保障与社会预防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琦 《犯罪研究》2008,(3):21-27
犯罪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对犯罪原因的研究,犯罪的社会原因是犯罪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对犯罪产生之原因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犯罪仍然成为社会发展中所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何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加强社会预防犯罪的实践,强调社会预防犯罪,以完善社会保障作为预防犯罪的手段,对当前社会预防犯罪的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增加和低龄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需要社会关注和各方面密切配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本文首先论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然后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最后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作出了分析,认为学校教育的畸形发展、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以及不良社会环境等因素是造成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其犯罪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今社会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但是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所以追究其犯罪足迹,探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是当今社会研究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重大课题。本丈对有关文献进行了阅读研究和对亲自前往重庆市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进行了的实地调查,获得了下面正文的一系列的数据,并结合理论和实际调查的现状,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进行粗率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女性犯罪的增长率明显高于男性,女性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女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也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女性犯罪呈现中青年女性犯罪多、犯罪类型和方式多、激情犯罪与偶发性犯罪突出、文化程度偏低等特点。从女性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本文从分析当前女性犯罪的现状、特点和剖析女性违法犯罪的原因入手,对如何有效预防和遏制女性犯罪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一、犯罪原因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是一种由前者而产生后者的相应关系。对犯罪原因的科学认识的进程,就决定了对刑事责任的科学认识的进程。从刑事古典学派的个人“意志自由论”到刑事人类学派的个人“生来犯罪论”,都是犯罪原因的一元论。前者一元在个体的意志决定,后者一元在个体的生来决定。其共同点都认为犯罪原因只来自于个体本身。因此,刑事责任也只归罪于个体的本身了。然而刑事社会学派(指最高盛誉享有者李斯特)既从社会整体寻找到犯罪的原因,总结出了犯罪是由个人的原因加上社会的原因造成的,即“二因论”。这无疑是一个重大  相似文献   

19.
张嵘 《法制与社会》2012,(17):173-174
近年来,随着花都经济的发展,外来人口增加,外来人口犯罪呈上升趋势。通过研究外来人口犯罪案件的特点和原因,应当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社会管理等方面有效预防外来人口犯罪。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青少年网络犯罪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联系实际分析了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并试图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希望通过原因的分析能号召全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