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对68名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在心理测试后分为重犯组与无重犯组。一年后,对二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予以重新犯罪、读书就业、不良交往、与父母对立的调查随访。结果发现重犯组一年内重新犯罪率高达43.7%;读书就业43.7%;不良交往37.5%;与父母对立37.5%,而无重犯组分别为:5.76%、76.9%、15.3%及2.3%。二组经X2检验存在显著差异。一、方法(一)样本。对2004年4月至2004年12月按上海各区县检察院未检科要求的全部自行上门  相似文献   

3.
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我们称之为“三年困难”时期,因为有了这段困难时期,才有了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当时,中国有一个短暂的生产恢复期,也有一个文艺的春天,类似“三家村札记”、电影《早春二月》等等,就是这时候冒头的。  相似文献   

4.
郭晴 《工会博览》2008,(22):61-61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往往会发现,孩子和自己说话越来越少,他心里有什么想法宁肯和同学们说也不愿和父母说。在心理上好像和父母有了距离,有了隔阂。很多家长对此很苦恼,但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里就给大家提供几条打开孩子话匣子的秘诀。  相似文献   

5.
新搬来的邻居略带犹豫地问:“你是研究青少年的?”她见我点头,接着说:“我家小孩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也磨磨蹭蹭的,老师让我们去参加一个提高专注力的培训班,不知道有无必要……”“老师说的?你确定?”我这么一问,她再次犹豫起来。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作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其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有一定的背景。青少年之所以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违法犯罪,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深层次的心理背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背景主要有八个方面:逆反心理、模仿、易受暗示、性困惑、从众、显众、嫉妒、戏虐。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犯罪文化是与社会主流青少年文化背道而驰的不健康的文化。青少年的犯罪文化心理主要有;重视为朋友两胁插刀的义气,性欲望的放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兴盛、崇尚暴力等,这些犯罪文化心理引发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大学生家庭功能对心理异常的影响,并检验孤独感对心理异常的中介作用和性取向的调节作用,2021年3月至9月,在上海市高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87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家庭功能,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孤独感,心理健康筛查CORE量表调查心理异常情况。发现家庭功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T=-16.75,p<0.001)和心理异常(β=-0.12,T=-4.55,p<0.001),孤独感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异常(β=1.12,T=25.27,p<0.001),孤独感在家庭功能和心理异常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95%CI=[0.002,0.08]),家庭功能与性取向交互项对孤独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家庭功能是心理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同时应关注孤独感和性取向的作用,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异常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一颗心是孤独的,两颗心也是孤独的,可是三颗、四颗…三百颗、四百颗孤独的心聚集在一起,彼此温暖,你不会再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在世界上是数得着的。多少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做牛做马,就是为了把孩子供出来。有人说,这爱也不那么纯粹,养儿防老嘛,既然没有西方那样的福利体系,当然只好自己救自己,拼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投资啦。这话不能说全错,但如果把这当作惟一原因来解释中国人对下一代的爱,则又过于绝对。至少对我个人不适用。我相信自己垂垂老矣之时,经济上大致是可以自立的,不至于过多依赖孩子。  相似文献   

12.
电脑游戏成瘾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电脑游戏成瘾有着其独特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表现特点,在这些成瘾的表现后面有着其深层的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黄色信息--殃及孩子的浊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被人们视为侵蚀心灵的 “精神鸦片”——黄色信息,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其对成年人的危害。然而近年来,黄色信息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毒害已经成了一个亟待引起我们重视和警觉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儿童及青少年性犯罪呈逐年攀升趋势。专家们指出,黄色信息是引发儿童及青少年性罪错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论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事实是客观存在的,黄色信息对儿童及青少年的“骚扰”已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请看——怵目惊心的现实 扑向孩子的黄色卡通片。在苏南某行政部门任职的周先生平素由于工作较忙,对12岁的儿子疏于管教。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对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做了分析:一是青少年对毒品所持的态度不正确;二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及在这种矛盾下所形成的一些心理倾向同吸毒行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三是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吸毒成因进行探讨,认为吸毒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不平衡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社会控制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暴力的泛滥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认知、反社会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理论上探讨传媒暴力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的心理分析,以期从政府、社会、家庭寻求控制传媒暴力的有效机制,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说起郑丹娜老师和她的教学方式,周围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郑丹娜老师的魅力源于她的情感教学方式,十几年来,她一直尝试着用“悄悄话”和“心情睛雨表”走进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在青少年犯罪中,大学生实施的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导致这类案件发生的原因很多,但犯罪人有缺陷的心理和性格因素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性格缺陷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除了有天生的遗传等因素外,它们的形成还受到家庭和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活贫困和暴力文化对犯罪人危险心理和个性的形成有最直接的影响。这是我们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犯罪必须着力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黄毓璜 《法制博览》2010,(10):70-71
小时候,读那篇就世界级著名童话改写的关于“狼来了”的课文,知道了说谎会有些严重后果,也深深同情那个孩子的不幸:估计其年龄跟自己相仿,我正天天背起书包上学校呢,他却已经担当起了牧羊人的差事。那个“狼来了”的诳语。或许缘于难耐山上的孤独寂寞,或许出于孩子们通常会有的好奇心理,或许竟不过是害怕狼会突然袭击过来——就是一种发自自我保护和责任意识的几度“演练”也未可知。稍后,又读到一个关于“烽火台”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沙咀劳教中心是香港唯一的劳教中心,监禁十四至廿四岁、触犯了可判短期监禁罪行的男性罪犯,与其他青少年的惩教院所不同,沙咀劳教中心着重严格的纪律和辛劳的训练,目标是让受训生明白犯罪的后果,以减少再犯罪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说,黑客在1996年一年之内渗透到五角大楼的电脑系统中就达16万次。美国《金融时报》报道,全球平均每20秒就发生一起计算机人侵事件。在互联网上的网络防火墙,超过1/3被突破过。另据《今日美国》报道,黑客每年给全世界网络带来的损失估计高达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