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1998年10月2日和3日在斯诺的故乡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第八届斯诺研讨会。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派出凌青为首的代表团出席。 美国埃德加·斯诺纪念基金会是玛丽·克拉克·戴蒙德1974年为继承斯诺的事业,促进美中两国人民友好的愿望而创立的。1983年玛丽逝世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恩格斯至少有151件作品和800多处文字直接论及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马克思撰写了十几篇关于中国的通讯,向世界揭露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真相,为中国人民伸张正义。"一定程度上,"中国"事物以及话题是马克思文本群、思想史、革命斗争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观"丰富了马克思哲学、政  相似文献   

3.
尹均生,1936年生,湖北省丹江口市人。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兼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湖北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科技写作研究会副会长、武汉作家协会理事、闻一多基金会理事、武汉斯诺研究中心主席等职。1993年,被国务院第五次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华师博士点指导组成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4.
今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召开了人大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决定》。会议结束之后,我作为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秘书,跟随一名常委会副主任对米泉市及其五个乡镇人大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后认为,米泉市委在加强与完善党的领导,关心支持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于是,我就有了要写一篇通讯报道的欲望。为增  相似文献   

5.
舒暲 《友声》2005,(1):25-26
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2004年10月8日在北京举行。为了延伸以发扬斯诺精神为主旨的中美民间交流活动,将友谊扩展到共同关心的事业中去,中美双方商定,这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和交流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生命科学诸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相似文献   

6.
关于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法制之我见潘庆云读了方强、海韵、第五政诸先生的《关于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法学》(《民主与科学》1994年一、二期)这篇大作后,耳目一新,深受启发。拟在大作的基础上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方先生等各位作者,并希望广大专家学者不吝教...  相似文献   

7.
武际良 《友声》2006,(3):33-35
1971年,斯诺在瑞士日内瓦湖畔家中自1979年中美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以来,尽管中美两国关系跌宕起伏,矛盾不断,但是,由斯诺和其他美国友人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创的中美人民友好事业蓬勃发展。中美两国的普通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广泛、频繁、深入。美国人民建立的全国性的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在许多州、市都发展了分支机构。该会创始人之一韩丁担任了美中友协第一任主席。他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读了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受到影响,于1945年来到中国,担任美国战情新闻处分析员在重庆工作。国共重庆谈判期间,韩丁结识了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从1928年到1941年间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他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深深了解中国人民的苦难遭遇,对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切的同情。斯诺是第一个去陕北苏区进行系统深入采访和第一个向世界全面报道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的外国记者。1936年,他不顾个人安危和艰苦,克服重重困难,辗转陕甘宁采访后,写出了《西行漫记》一书,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国革  相似文献   

9.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到延安的访问,在北京写出了被国民党封锁多年的详细介绍红军长征和陕甘宁边区的书,交由英国戈兰茨公司于1937年10月出版,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由于这本具有文献意义的历史著作,第一次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从事的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相,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出版后几周内就销出了十几万册。到1937年12月,3个月之内在美国就印了5版,以后几年仍盛销不衰。1937年11月,斯诺到了上海,认识了在救国会主持对外宣传工作的浙江人胡愈之。斯诺在麦德赫斯特公寓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送给胡愈之。…  相似文献   

10.
西风 《人民公安》2009,(7):18-18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的眼前出现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不久前看到的警察网转载凤凰网友同时也是一个警察的论坛帖子《你为什么骂警察》,另一篇就是本刊刊发的这篇通讯。说实话,那个警察网友在文章中流露的困惑也曾让我长时间不得其解:“扳着手指头点了点论坛上几篇关于警察的文章,不论是指责警察的还是为警察辩护的,除了个别不是警察的网友站在理智的立场上为警察说几旬公道话之外,其余的总是对警察口诛笔伐。上论坛久了,  相似文献   

11.
陈勇 《求索》2013,(8):152-15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因其代表作《红星照耀中国》而闻名于世,也因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而被贴上“红色”标签,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在美国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其记者生涯也因此受到严重干扰。作为五十年代的一个时代标志.麦卡锡主义是造成记者斯诺种种不公正待遇的根源。麦卡锡主义对斯诺的政治迫害通过FBI-国会-媒体-反共联盟这一完整的链条得以实施。本文的考论有助于完善斯诺研究.也有助于认清美国右翼反共分子的惯用把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是一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是一个未来五年全党全民的行动纲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民思想和行动的指南。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报告开宗明义,首先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旗帜问题。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早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邓小平在开幕词中就首次提出了:"走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万和镇青苔村农民梁建国,一生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用自己勤苦操劳积攒的钱办起了一个敬老院,让5名孤寡老人安度晚年。早在l992年3月,通过基层推荐,在原随州市政协第四届二次会议上,梁建国被曾补为市政协委员。后来,他又连任原随州市第五届、第六届和曾都区首届政协委员。1995年1月22日,一篇记述梁建国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精神万元户》在随州报发表后,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1997年1月,原中共随州市委作出了“关于在全市  相似文献   

14.
润扬大桥     
这里主要讲的是关于《荣誉,属于无私奉献的建设者——写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之际》这篇通讯报道的读后感。说起润扬大桥, 留心时事的人可能对它并不陌生。我们早就听到过关于该桥命名的故事、是谁题写的桥名和落成通车典礼多么隆重, 以及建桥的重大意义,等等,而对该桥的建设者们如何作出无私奉献的情况,则是通过这篇简要、具体、生动、感人的报道,才有所了解的,也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相似文献   

15.
<正> 五月十八日和六月八日的《光明日报》,连续发表两篇研究价值理论的文章,前一篇是李德顺的《价值范畴的一般与特殊》,后一篇是宋希仁的《论人生价值》。两篇文章直接和间接地谈到了当前正在展开讨论的关于价值概念的问题。李文充分肯定郝晓光《关于普遍价值定  相似文献   

16.
斯诺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自1928年来到上海,斯诺目睹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参与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17.
读《公民导刊》2012年第5期"特稿"栏目5篇关于人大代表履职的通讯,最深的感想就是,代表为民履职义无反顾!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依法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是每一个人大代  相似文献   

18.
武际良 《友声》2006,(2):36-40
2005年7月19日,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美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反法西斯的坚强战士,杰出的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1905—1972)诞生一百周年。1928年,年轻的斯诺怀着巨大的好奇心,揣着从纽约股票交易中得来的800美金,挎着一架旧柯达照相机,在开往远东的“拉德纳”号轮船上当一名临时水手,横渡太平洋,寻找“东方魅力”。他原打算只在中国逗留6个星期,然后周游世界,进行写作。然而,当他踏上神州大地之后,他被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震慑了。他留在中国住了13年,并一生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南方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韦和华,姚绍友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毛泽东主席读了这篇通讯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毫毫写下了《送瘟神》光辉诗篇。诗篇揭示了中国...  相似文献   

20.
舒暲 《友声》2007,(2):12-13
第12届埃德加·斯诺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8日至19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举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派出以副会长梅平为团长的代表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