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发表的一篇最为著名的论著。它客观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为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终于使中国革命力量实现了从弱到强的转换,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篇著作是引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法宝,更是充满着辩证思想的不朽之作。通过对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日双方军事力量强弱转化过程的分析,阐述了毛泽东关于如何看待敌我双方力量强弱,如何实现我军力量由弱到强转化(1)。认真理解毛泽东的强弱转化思想对今天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1938年抗日战争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于5月26日至6月3日间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发表了著名的长篇讲演,它就是《论持久战》。《论持久战》全面分析了中日战争所处的时代和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精辟阐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持久战总方针,严厉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论持久战》是毛泽东继《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之后的又一篇最重要的军事著作,它语言通俗,道理深刻,广泛传播,深入人心,进一步坚定了中国人民持久抗战的胜利信心,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具体道路。———编者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有各种因素,但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则是确定无疑的。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创作的,一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霞飞 《党史文苑》2007,(11):4-8
抗日战争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有各种因素.但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最重要因素.则是确定无疑的。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创作的,一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毛泽东1938年5月所作的《论持久战》,对指导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正确的战略主针。历史证明,抗日战争正是按照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预料的那样发展的。这部著作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至今影响力犹存。前几年多家网站都流行一篇《抗日"持久  相似文献   

6.
茅文婷 《党的文献》2017,(6):F0002-F0002
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一位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四个字。党的七大担负着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重要使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为什么毛泽东向七大代表强调“提高党性”呢?  相似文献   

7.
赵培兴 《世纪桥》2005,(9):22-2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胜利60周年了。德、日、意法西斯为什么敢于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什么能够取得最后胜利?怎样才能防止这种历史悲剧重演,使人类在和平中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是重温这部历史教科书的主题,也是我们今天纪念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目的。那么,德、日、意法西斯究竟为什么敢于发动那场侵略战争呢?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博览》2005,(8):4-10
抗日战争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自然由多种因素促成,但抗日战争有正确的战略指导,是其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因素。1938年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就是对抗日战争进行正确战略指导的著作。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逐步总结、撰写出来的。太原失守后,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深入敌后,领导这场持久战。从“做眼”到反“围攻”,毛泽东验证了持久抗战的可能性早在1936年7月,抗日战争还没有开始时,毛泽东就在延安同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中说过: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战,是持久的他还向斯诺谈到了打持久战的各项方针。抗日战争刚开始时,毛泽…  相似文献   

9.
一、本年度党史研究概况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七大召开60周年、陈云诞辰100周年,本年度的党史研究以这些纪念活动为重点展开。从公开出版的著作看,下列成果大致反映本年度党史研究的概况:(一)在抗日战争研究方面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惟一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这场长达14年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对民族、国家乃至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抗日战争的历史,总结抗日战争胜利的经验,弘扬民族精神,不仅是反击日本右翼、开展国际斗争的需要,也是共产党执政、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  相似文献   

10.
国外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张注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期间就已有诸多国外人士进行战地考察并写成著述;及至胜利之后,更有许多学者从事有关研究,形成大量著作和论述。在国外,抗日战争史近年来已成为不少学者研究和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正>1945年4月至6月,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期间,毛泽东为一位代表题写了"提高党性"四个字。党的七大担负着总结以往革命经验、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和引导中国走向光明前途的重要使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大会。为什么毛泽东向七大代表强调"提高党性"呢?  相似文献   

12.
全国党校系统纪念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党的“七大”召开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7月18日到24日在延安市召开.来自全国党校系统的专家、学者16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前收到各地送来论文近200篇,评选出82篇为入选论文,有25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其中选出5篇作为大会发言.现将研讨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多数同志认为,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陕甘宁边区和各根据地掀起了纪念鲁迅的高潮,采取多种形式学习鲁迅的著作和思想。这对于抗战宣传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王岚 《党史文苑》2003,(4):23-25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发表的著名军事著作,对指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自发表以来,这部著作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军事论著中的经典之作。这本军事论著最初的英译本翻译者名叫杨刚,是位多才多艺的女地下共产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坚韧不拔、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就是要牢记历  相似文献   

16.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所有文章中最家喻户晓的一篇,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当中对什么是党性做了细致鲜明、非常有个人见解的回答和说明,而且对于有党性的具体表现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解释。详细论述了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以及怎样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当前党员干部学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对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党性修养提供了思想启迪;其次,对党在新形势下探索开展党性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借鉴意义;再次,对党员干部个人党性的增强提供了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对美外交思想的转变曹志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在会议上作的八篇报告和讲话,详细总结了民主革命20多年特别是...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与《矛盾论》,写于1937年7月和8月间,这正是伟大的抗日战争在我国全面展开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写这两篇哲学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当时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两篇著作,深深地感到它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16年斗争实践的经验总结,即从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的科学总结。它对于指导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赢得整个中国革命的胜利,起了不可磨灭的伟大作用。同时,它对于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十六年革命斗争实践的哲学总结中…  相似文献   

19.
高晓林  周克浩 《党建》2023,(5):69-71
<正>毛泽东同志于1938年所著的《论持久战》是关于中国抗日战争方针的军事政治著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全面考察国际国内时局,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为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方向,坚定了全国人民以持久抗战赢得胜利的信心,其所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仍然能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1 我们这次会议,是交流和检阅学术界研究抗日战争史成果的一次盛会。十年前,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界也开过一次盛会。十年来,研究工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许多新的有价值的成果,特别是在五十周年纪念的前夕,集中出版了好几部有份量的著作和好几套大型的丛书,包括研究丛书、资料丛书和纪实丛书。这些宏篇巨制,有众多的学者专家参加,是凭借长期积累,花费多年心血,才得以完工的。近来报刊上发表的和汇集到我们这次会上来的论文,不少都显示了新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普遍认为,中国学术界的抗日战争史研究,的确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