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调谐思想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文化渊源。生态文明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儒家倡导"畏天命",要求人们敬畏自然,对自然界不能随心所欲,对自身的行为要保持警觉。孔子曰:"君  相似文献   

2.
高层声音     
《当代贵州》2014,(31):8-8
正习近平: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刘云山:整改决不能出现"烂尾工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中的大仁思想源远流长,它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不能仅仅只爱人,还要爱自然万物.君子由亲爱自己的亲人,进而仁爱民众;由仁爱民众,进而爱护万物.西方基督教教中的博爱思想是连接人与神(上帝)之间的桥梁,也是人与人之间爱的基础.它主要主张爱上帝和人,包括亲属和外人,本国人和外国人,朋友和敌人.但它爱的范围要小于大仁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强调人、社会和自然正向交互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等思想智慧的汲取发扬,是引领中国未来绿色、低碳、健康发展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明确强调:"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这一要求赋予文化软实力以更明确、更具体、更高的战略地位。本期讲座请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近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荔波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和文化经济,围绕旅游这一核心,实现文旅、体旅、工旅、农旅融合发展,力求把荔波旅游"做美、做优、做强、做亮"。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就荔波而言,这里生态良好,拥有"中国南方喀期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两张世界级品牌,是全省优先发展重点旅游  相似文献   

7.
《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一旦鲁国人在列国沦为奴隶,如果有人出钱把这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凭"收据"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补偿金"。这条法律出台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法自然”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大明 《学习论坛》2005,21(4):62-64
老子"道法自然"是将自然、社会、人类融合为一并交互作用、和谐运行的智慧,具有"混成"、"寂寥"、"独立"、"不改"、"柔弱"的内涵,其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强调人性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百姓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其鲜活而又持久的时代价值,为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9.
在人和自然的斗争中,是人定胜天还是天定胜人?人是自然的主人或者人是自然的奴隶?人能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或者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只得听天由命?对于这个问题,包括古人和今人,有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生态文化观可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与"源"。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开门见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时、用  相似文献   

11.
正文化产业像文化产品一样,具有双重属性:一个是商品属性,一个是意识形态属性。中国文化走出去,自然也包括意识形态走出去。既然别的国家可以用文化产业、文化产品、文化资本输出他们的理念、影响我们的思想,我们为什么不能主动走出去,用我们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影响他们呢?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有坚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具备了文化走出去的基础和条件。要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解放思想、增强自  相似文献   

12.
夏小林 《红旗文稿》2012,(19):17-18
前不久,有强调"顶层设计"的经济学家提出,中国应以"欧美模式"作为改革目标。照搬欧美模式能够建成符合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市场经济吗?欧美模式是一种冷酷无情的经济大量文献和事实表明,欧美模式是为少数富人服务的模式,不能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复制来为中国大多数人服务,更不能妄称为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习近平同志强调,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目的,合格党员的标准和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党员。我国传统文化是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文化基因,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认识和解读"两学一做"活动的有关问题,也是我们加深认识的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工业"理论认为经济力的提高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又使得人的自由为之所限;"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认为,消费社会创造了一种图式,将人囊括其中,使人成为它的奴隶。二者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的两端进行文化批判,力图将"人"从中解救出来,但又斥大众为"群氓",并对之抱以失望的心态。"奴役"的现实毋庸置疑,然而,他们的情绪过于悲观。社会大众并非纯粹的产品的奴隶,也并非消费牢笼的囚徒,他们之中蕴藏着自由意志,蕴藏着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新时代,我们必须针对这些突出  相似文献   

16.
孙代尧  李健 《前线》2017,(3):38-4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命文化用唯物史观观察自然、人生和社会;西方文化帝国主义崇尚利己的个人主义。近代以降三者之间的碰撞历史,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只有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并借鉴西学合理成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够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7.
张小虎  李武装 《探索》2014,(1):109-115
在哲学意义上,文化乃标志"人化的自然"、"自然的人化"和人与自然对象化活动中介之"三位一体"的合理性内蕴,并最终确证人类在"真善美圣"诸方面的"顶层设计"或"终极观照"的哲学范畴。由此在更本根、本心和"贴近时代"意义上,文化哲学的努力所指,当是研究人类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及其历史发展、不断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求获得"人性的锻造和刷新"鹄的。追究文化哲学的源流,我们一定不能仅限于形式性地泛观博览,而是必须深入到中西文化哲学史的不同演进脉络当中。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路径,需要在不断契合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际遇,持续阐释、守护、优化从而再造中国新"文化理性"的时代要义中去寻找,去发声。  相似文献   

18.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在笔者看来,“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可谓直指当今的文艺创作时弊。  相似文献   

19.
平型关一战成名。位于山西省灵丘县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里,参观者络绎不绝。馆内循环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平型关可以很好地诠释什么是"新的长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里第一次投人抵御外侮的战争中,击败一支从甲午战争起就在中国横行的日本侵略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崛起,在政治文化方面的问题都不能回避。西方人对中国有许多的疑问,集中在这几个问题:一个是"一党制",另一个是"民主专制",再有就是政权的合法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发展角度讲清楚,而且可以自信地讲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