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荣膺“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市”“梵净山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等头衔的铜仁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药材产业基础,依托得天独厚的养生养老资源,全力发展大健康产业. 几年砥砺奋进,铜仁市推动大健康产业与大扶贫、大数据、大旅游等深度融合,从“养”字上突破,从“全”字上发力,“医养健管”4大体系统筹推进、 “三大平台” “六项产业计划”建设喜报频传,大健康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一批"旅游+养生""温泉+养生""养老+服务"养生养老项目引进、落地,铜仁正朝着"世界级生态和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知名国内著名健康养生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目标阔步前行。养生,正日渐成为铜仁市大健康产业中最鲜亮的版块。在努力把大健康作为区域发展新增长极的进程中,铜仁市紧紧依托"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市""中国  相似文献   

3.
正毕节市依托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等资源禀赋,以应用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保障、以高效服务为原则、以发展产业为目的,运用大数据思维方法助推大数据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毕节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数据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发展要求,依托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等资源禀赋,以应用数据为基础、以信息  相似文献   

4.
《奋斗》2023,(21):42-44
<正>如何做好“土特产”这篇特色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作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第一大市,近年来,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用菌产业发展,立足资源禀赋、夯实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地缘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作为2017年贵州省第三届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的承办地,铜仁市立足特色资源禀赋、区位优势、药材产业基础和养生养老资源,大力推进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抓招商、抓项目、抓落实,"医、养、健、管"大健康产业加速崛起,强势起飞。2016年10月,省委精准把脉,提出"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  相似文献   

6.
正贵阳市乌当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初步形成了集健康医药、健康医疗、健康养生、健康养老、健康药食材和健康运动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体系。作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之一,贵阳市乌当区依托大健康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等优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全区域规划、全产业发展、全业态  相似文献   

7.
正铜仁市加速布局现代康体基地,密集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全民健身覆盖城镇乡村,构成了运动康体产业与大旅游、大生态、大健康互融的多重风景。运动康体产业正成为铜仁大健康产业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紧扣大健康产业"医养健管"四大要素中的"健"字,铜仁市借助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文化体育资源,积极培育壮大以"健"为内涵支撑的运动康体产业。  相似文献   

8.
正2018年以来,镇宁立足资源禀赋、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牢记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创"九字诀"推动农业产业提规模、调结构、上档次,以产业大发展助力群众大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3月,春回大地,万物始新。走进"瀑乡"镇宁自治县广大乡村,满目绿芽,樱桃、蜂糖李、火龙果、百香果、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又进入"春耕"时节,一幅幅"产业兴、经济活、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随着春风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白银市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黄河资源和大工大农"三大优势",加快建设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创新试验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循环化工基地、生物医药基地、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煤炭储运交易转化基地"两区四基地",做大做强现代农业、优势工业、第三产业"三个千亿产业",着力打造兰白都市圈率先发展、全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西部创新发展"三个高地",奋力谱写白银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篇章.  相似文献   

10.
苏小康 《学习导报》2013,(12):27-27
祁阳充分利用产业、资源、区位等优势,加快推进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构建现代食品工业体系,致力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目前,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1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以优化布局引领产业发展。把握自身优势和产业特色,用战略眼光、前瞻思维对全县食品加工产业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科学布局。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湘南大开放和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天时地利,完善产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品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格局,力争把祁阳建设成为带动湘南、联系沿海、走向世界的全国食品加工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全国食品加工产业强县。  相似文献   

11.
正梵天净土,桃源铜仁。遵循省委常委会对铜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的精准定位,铜仁在绿色经济、绿色优势、绿色福祉、绿色机制上精准发力,加速推进绿色崛起。作为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贵州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面对"转"与"赶"的双重压力,铜仁立足全市生态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基本情况黔西南州册亨县辖9镇5乡,总人口23.86万,其中布依族占76%,是全国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县,布依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有"中国布依戏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文化之乡""中华布依第一县""布依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基地"美誉。但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至今全县仍有5个贫困乡镇(乡镇整合后为2个)、69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81万人,贫困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沈阳市浑南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集成电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医疗等高新产业为主导,集聚高新技术企业786家。浑南区围绕"高新"定位,建立"党建+产业集群"工作机制,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集群上",  相似文献   

14.
正贵安新区把握大数据时代和国家实施大数据战略机遇,坚持"数据是资源、应用是核心、产业是目的、安全是保障",积极打造大数据产业"三链融合"的贵安模式。打造大数据全产业链核心:"四个基地":绿色数据中心基地、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相似文献   

15.
山西资源型经济特征显著,依托"中部崛起"有利发展态势,在立足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的条件下,山西将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作为在"中部崛起"中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发展七大优势产业,"小转型"与"大转型"并重,按传统产业新型化与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要求,在巩固接续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替代产业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强势产业,培育山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整体竞争能力,实现资源型经济的"循序渐转".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省按照"上规模、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总体要求,支持每个深度贫困县发展一个比较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高、增收潜力大、贫困农户参与度高和带动脱贫效果好的特色主导产业,迅速形成规模效益。核桃、马铃薯、蔬菜、水果、特色养殖……秋收时节,走进贵州的广大乡村,随着"一县一业"的大力推进,产业强了,荒山绿了,百姓富了。2017年以来,贵州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牢记产业革命"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  相似文献   

17.
正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先后荣获"宁夏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被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2003年,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石嘴山市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总体要求,以"加快建设,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18.
正贵阳市乌当区通过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集群和以大数据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逐步打下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基础。2015年初,贵阳市乌当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确立了"推进产城良性互动,打造生态健康之区"的总体目标,主导产业定位为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引领示范区、贵阳市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特色食品、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聚集地。2015年召开的首届贵州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乌当区被命名为全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区,成为全省10个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县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17,(9)
<正>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主题重大、影响深远,在我省全面振兴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将旗帜鲜明讲政治,结合区情实际,认真学习宣传,狠抓贯彻落实,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六大产业",深入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营造"两大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围绕实现铜仁"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的战略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本地,面向全省和整个武陵山区,辐射全国,建设一所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及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集医、护、药和大健康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