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谁最早判断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 1989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书,首次披露了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于1950年8月下旬最早作出了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此后,一些史学研究工作者和纪实文学作者都对此大加引用。 1994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将苏联时期关于朝鲜战争的部分档案赠送给当时的韩国总统金泳三。韩国外交部根据这些档案,整理了《苏联朝鲜战争档案摘编》(1949年1月-1953年8月)。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决心出兵朝鲜前后的一些情况王亚志言出必信勿谓言之不预也美军于1950年9月15日在仁川港登陆成功后,朝鲜战局逆转。毛泽东密切注视着战场变化。不到10天,从军事观点上看,即从双方态势和力量对比来观察,美军越过"三八线"北进已无大困难。正如战后美国...  相似文献   

3.
1950年10月,美军仁川登陆后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中朝边界,叫嚣着要在感恩节以前饮马鸭绿江,企图一举占领朝鲜全境. 先期秘密入朝的我志愿军第39军奉命临时改变作战计划,决心在云山地区歼灭南朝鲜第1师的两个团.但此时却并未掌握美军骑1师的第8骑兵团将在10月31日到达云山地区和南朝鲜第1师进行换防的情报.39军于10月28日隐蔽进入云山地区,并相机攻占了有利地形.  相似文献   

4.
1950年9月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后,分路向北猖狂进犯。当时爸爸彭德清任华东野战军第二十七军军长,正率领部队在浙江平湖、乍浦、海盐地区进行紧张的航海登陆作战训练,准备解放台湾。10月27日,中央军委电令二十七军乘车北上,待命入朝。仅经过几天紧张的准备,11月1日爸爸就率部队赶赴东北辑安(集安)地区集结。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1):58-58
沈志华在2010年第9期的《同舟共进》上撰文指出:毛泽东为什么坚持出兵朝鲜?这可分两个阶段来阐述。1950年9月15日,美军成功登陆仁川以前,毛泽东坚持出兵完全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原因在于,在那个时间出兵较为容易,  相似文献   

6.
扮武官,先期入朝察敌情 第三十九军参谋处长何凌登,没想到能在北京中南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紧急召见,这天是美国侵略军于朝鲜仁川成功登陆的第三天— 1950年 9月 17日。一同受到召见的还有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张明远、第十二兵团司令部侦察处长崔醒农等 5人,他们是东北边防军组成的“入朝先遣小组”。不久之前,东北边防军就朝鲜战局向中央呈送报告,建议在我国出兵朝鲜之前,派一精干组前去勘察地形,观察战局,熟悉各种与参战有关的情况。鉴于美军业已抢占仁川,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的严峻现实,中央看到战争的浓烟烈火直向鸭绿江边…  相似文献   

7.
正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第二天,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随着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的成功,朝鲜形势逆转。在慎重抉择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然而,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经济军事力量悬殊的条件下,要想战胜强大的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争取社会主义强国苏联在各方面的援助,是中国人民志愿  相似文献   

8.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悍然北犯,并不断轰炸扫射我国东北。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当时我正在福州一中念高中,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我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了军事干部学校,被海军录取。经过一年半的突击学习.1952年5月,我在南京海军联校第一分队水中武器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华东海军。先后在济南舰、瑞金舰等工作过。  相似文献   

9.
是“小参谋”最早判断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吗? 1989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纪实文学问世,首次披露了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有人称其为“小参谋”)于1950年8月下旬最早作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雷英夫本人也多次发表回忆文章,谈到此事。一些史学研究者对此也大加引用。  相似文献   

10.
是“小参谋”最早判断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吗?1989年出版的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纪实文学问世,首次披露了原军委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有人称其为“小参谋”)于1950年8月下旬最早作出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雷英夫本人也多次发表回忆文章,谈到此事。一些史学研究者对此也大加引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 ,自身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2.
从 1937年 7月日本全面侵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 ,国民党不顾国难当头 ,悍然发动了两次反共高潮。对国民党制造的这两次国共摩擦 ,美国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即从第一次的不干预政策到第二次的反对国民党打内战。为什么美国会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呢 ?这同它的对华政策及当时的世界局势密切相关。本文试分别析之。(一 )日本在 1937年 7月 ,开始了全面侵华 ,抗日救亡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呼声。国共两党终于停止内战 ,重新合作 ,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党并没有放弃它反共的政策 ,在 1939年 1月召开的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 ,确立了“防…  相似文献   

13.
一、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重要性 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是1959年4月由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并开展起来的.从此,全国政协和地方委员会先后成立了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或文史工作组,直至沿革到现在的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文史资料征集的内容,根据周恩来同志在1959年对60岁以上委员提出的把从清末"戊戌变法"到全国解放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的要求开始,其后根据五届全国政协以后委员中增加了一批老党员的特点,文史资料又增添了革命史资料的新内容,使文史资料工作有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军事学。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略一词被引用到经济领域,与“经济发展”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使用率极高的新名词——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情况,制定的本国或本地区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针。 经济发展战略,是带全局性和根本性的东西。经济发展战略对头了,就能保证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的顺畅发展;经济发展战略发生失误,就可能阻碍或破坏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大从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两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体制改革进行了探索,文章认为这些有益的探索初步指明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起点。  相似文献   

16.
自 2 0 0 3年 1月 1 0日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以来 ,朝核问题成为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朝鲜半岛形势的发展变化关系到东北亚甚至亚太地区实现和平与发展的大业 ,为此 ,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 ,作为朝鲜的近邻和友好国家 ,中国应当站在客观立场上对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做出独立判断 ,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为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形势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余玮 《党史纵横》2009,(3):11-16
大洋彼岸频频向东方神州“暗送秋波”,与中国人共跳“一场错综复杂的小步舞”。经过一番磋商,基辛格终于明白了中美联合公报中方草案“求同立异”精神的奇妙之处。尼克松端起酒杯,不无得意地说:“我们访问中国的这一周,是改变世界的一周。  相似文献   

18.
刘建飞 《新视野》2001,(4):59-60
中美关系是国际关系史上最为复杂的一种双边关系,既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关系的属性,又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的属性,还有大国之间关系的属性。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影响非常深远但却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就是文化因素。从“文明冲突论”谈起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国家安全形势大为改观。但是,美国的一些战略家们并不认为美国可以高枕无忧了,于是开始未雨绸缪,针对当今世界的新特征,提出各种新的国际关系理论和应对战略。最有影响的就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亨廷顿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看成…  相似文献   

19.
人民政协: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的兴起必然要求对原有政治体系进行相应调整以释放其发展的空间。人民政协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和特点使之成为实现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中介作用,通过人民政协的改革和完善,架起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和谐发展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共党史校勘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共党史文献校勘校勘的对象一般是文献资料 ,即手写、手抄及各种印刷的文献资料 ,也包括刻写的及视听型的文献资料。文献在写、抄、刻、印等过程中 ,往往因为各种疏忽造成字、词、语句的错讹 ,甚至错简 (错页 )、脱简 (脱页 )等 ,必须进行校勘 ,订正讹误 ,保持文献的正确无误。中国古代文献流传的技术现在看来较原始落后 ,初为抄写 ,继为雕板 ,后为活字印刷 ,故而文献中的讹误不少 ,古代学者把校勘视为读书的第一步基础工作。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序》中说 :“欲读书必先精校书 ,校之未精而遽读 ,恐读亦多误矣”。不校书 ,读的书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