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审判》2021,(9):27-27
制度体系建设1.2018年8月22日,印发实施《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2.2019年5月1日起,施行《人民陪审员培训、考核、奖惩工作办法》3.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将於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大举措。为了更好地贯彻《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办法》和《人民陪审员培训办法》及培训大纲。《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  相似文献   

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贯彻落实好《决》,更好地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奖惩、日常管理等有关内,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见》;最高人民法院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行法律,对推进司法民主、落实审判公开、提高司法效、改善司法环境、保障司法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具有专门知识的人民陪审员参加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若干规定》已于2023年4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8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2023年7月26日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做好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级人民法院应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条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为做好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 ,保障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实施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各级人民法院应设立人民陪审员工作指导小组 ,指导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人民陪审员管理工作包括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和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三条 人民陪审员人事管理工作由人民法院政工部门负责。政工部门应设立非常设机构或…  相似文献   

7.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也就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工作印发实施意见。《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单行法律。它的颁布,将使我国司法民主进程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出重新认识。一,陪审制及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概述一般认为,陪审制概念最早产生于公元前四百年以前的古希腊。而现代陪审制度的确立,从严格司法制度来讲,应认为是起源于中世纪的英国,最…  相似文献   

8.
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已于200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保证这部单行法律的准确实施,最高人民法院会同司法部印发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与财政部共同制定了《关于人民陪审员经费开支有关问题的通知》,还制定了《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试行)》。通过严格遴选,去年5月1日后全国共有2.7万名人民陪审员上岗,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经过一年的审判实践,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状况如何?在实施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这些都是本刊极为关注的。为此,本期我们选登了陈振一的调查报告“寻求法官职业化与司法民主化间的和谐之道”。作者对苏州市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并对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反思。本刊近期内还将陆续刊发有关文章,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于正确贯彻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相关规定,保证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保证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有效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意见》的起草背景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司法制度,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开始实行,在我国有着长期、丰富的实践。为了进一步完善这项制度,更好地发挥人民陪审员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法律职业的普通公民参加部分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审判的制度,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具体体现;该制度旨在让没有司法经验的普遍民众参与案件审理,加强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其主要内容是,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的合议庭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共同组成,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审判时,与审判员享有同等权利。《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填补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无硬性…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0月23日,陕西省实施了<陕西省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述职办法>.该<办法>对述职的指导思想、述职对象、述职内容、述职方法步骤、述职纪律、评议方式等都做了具体规定,使这项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并在全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根据<办法>,陕西省九届人大常委会自1998年至2002年底已安排省政府组成人员和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43人,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进行了述职评议.陕西省九届人大的述职评议工作范围大、规格高,走在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12.
费文彬  桂西 《中国审判》2013,(10):50-51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人民法院把建立人民陪审员管理新模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人民陪审工作,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民陪审员队伍,有效地促进了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今年1至6月,蒙山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59件,陪审率达100%,人民陪审员参与办理的案件全部良好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法学》1991,(5)
1.尽快恢复人民陪审员选举制度,由高级人民法防向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门报告,提出各基层人民法院所需人民陪审员的数额、条件及产生办法,由省、市、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作出相应决议,或是采取临时选举的办法,或是采取临时邀请的办法作为过渡,以解决目前陪审员队伍量少质弱的问题。同时,各级人民法院要主动向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汇报,积极做好准备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争取在下届人民代表选举中将人民陪审员的选举工作同时列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4.
李昌林 《现代法学》2007,29(1):148-153
为保障人民陪审员真正享有刑事裁判权,就要发挥人民陪审员在价值判断方面的优势,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范围应当限定为需要价值判断的案件,即对定罪量刑存在争议或者可能判处被告人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人民陪审员的任职资格应当降低,岗前培训应当取消,名额应当增加,工作量应当减少;审判组织应当扩大,审前准备程序应当完善,审判委员会的裁判权应当取消,评议程序应当充实。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推进司法公开,吉林省敦化市人民法院继电视同步播出庭审实况、向全社会聘请36名廉政监督员、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等活动之后,又推出一项新举措。近日,敦化法院在全市214名人大代表中公开遴选出10名聘为人民陪审员,采取兼职不坐班形式,灵活机动地参与庭审,使人民陪审员人数由原来的26名增加到36名。在新选任人民陪审员座谈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明学为新任  相似文献   

16.
郑言 《人民司法》2005,(2):10-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若干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出规范的立法性文件,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对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了规定。《决定》从人民陪审员的审判地位、任职条件、选任程序、参与审判的程序、表彰奖励、责任追究、制度保障等方面对人民陪审员制度作出了颇具中国特色的规定。由于《决定》规定了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考核等方面由基层人民法院与同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共同进行管理,因此,在《决定》出台后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判》2021,(9):2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于2018年4月27日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1.公民有依法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权利和义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人民陪审员同法官有同等权利2.人民陪审员依法享有参加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获得履职保障等权利,应当忠实履行审判职责,保守审判秘密,注重司法礼仪,维护司法形象。  相似文献   

18.
滕祥 《法制与社会》2010,(35):48-49
与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相比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非为陪审制而为参审制;非为人民陪审制而为一人参审制;非为当事人权利而为人民陪审员权力;非为人民陪审员分享司法权裁判权而为人民陪审员直接行使司法权裁判权。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转型为陪审团制度存在政治、法文化和诉讼程序配合等诸多障碍,未来仍应以完善该制度为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印发《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司法厅(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人民陪审员选任、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贯彻执行。执行中如遇有问题,请及时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2004年12月13日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对于完善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两年多来的司法实践表明,该《决定》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是否采用陪审制的决定权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明确;对陪审员的任期与遴选等问题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对陪审员的管理和培训问题的规定有待进一步完善;对陪审员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有待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