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所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重大的经济或实际重要性的作品利用方式,原则上都应当保留给作者.中国著作权法“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其他权利”为应对技术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制度空间.深层链接对著作权人具有重要商业利益,应属于著作权入专有权的涵盖范围;相比于适用兜底条款,采取扩张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方式更优.借鉴国际版权法学界早期应对固...  相似文献   

3.
欧盟《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创设了“新闻出版者权”和实质确立了在线内容分享服务提供商的一般过滤义务.此两项极具争议的核心议题得以通过,表明欧盟版权法改革出现重大转向.这一重大转变有其深刻的哲学基础、监管趋势、扶持本土企业以及政治因素的考量.我国目前不应当引入新闻出版者权,可通过非财产权的方式和创新商业模式予以应对,立...  相似文献   

4.
文本与数据挖掘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2016年欧盟颁布的《数字单一市场版权指令修改草案》中首次对于文本与数据挖掘的版权法例外做出了回应,然而目的性要求过于单一,采取技术措施规定不明等等问题引起了以科研社群为代表的质疑.结合英国、法国、日本的立法经验以及欧洲文本与数据挖掘技术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应该保留“合法获取”作品的前提,放宽以科学研究为唯一目的的限制,在进一步明确规定的前提下保留权利人为保证作品安全性与完整性而使用技术手段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焦和平 《法律科学》2009,27(6):143-150
作为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网络传播方式,“非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因不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上任何一项专有权的规定而游离于法律规则之外,原因在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不当缩小了国际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的范围,将规范的对象仅限定于“交互式”网络传播行为。我国应当在保留现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名称的基础上完全依循国际条约中“向公众传播权”的内容,使其能够适用于所有网络传播行为并达到国际条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张景馨 《中国审判》2020,(5):102-10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繁荣,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尤其以著作权权利人为代表的商业化维权诉讼较为突出,在司法实践中引发诸多争议。人民法院既要坚决制止侵害知识产权行为,又要鼓励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利用,在酌情确定经济赔偿数额时,坚持知识产权侵权赔偿的市场价值导向,促进侵权人与权利人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作品常常以数字化的形式出现.因此,作品的复制与修改变得快捷无比.技术手段的进步,一方面使公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作品,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让作者感到现实危险——自己的作品随时有可能被擅自复制、传播.由此,公众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拥有著作权的往往都是财大气粗的产业界.于是,作者与公众的矛盾演化成为产业界与公众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因碳交易市场借助总量控制和市场交易来实现减排目标,且碳排放权制度兼具维护公共利益的行政主导和自由协商的私法自治,故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学术界存在“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之争。囿于“公私对立”的思维定式,现有学说对碳排放权法律属性的识别并未提供恰当的解释路径,因此有必要对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定位进行反思。在“公私协作”视野下以德国双阶理论为基础,将碳排放权运行中的配额流转阶段确立为前阶公法属性和后阶私法属性的法律构造:其中以配额确定和分配为核心内容的第一阶段属于行政处理阶段;以配额交易为核心内容的第二阶段视为民事合同阶段,从而将碳排放权界定为“行政处理+民事合同”模式。由此,碳排放权制度应在赋予行政机关必要职权的同时也对其予以适当限制,实现赋权和控权的最佳平衡;通过构建多主体共治模式,完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依据阶段划分和法律属性辨识来选择适用相应的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9.
着我国法律现代化、文明化程度的提高,诉权保护以及防止滥用诉权,已是诉权理论研究中比较成熟的课题;〔1〕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但这多是仅针对权利主张方即原告的诉讼权利,而对于两造的另一方即被告的诉讼权利少有论述,对于其答辩权利特别是滥用管辖权异议这一行为的研究甚少。而司法实践中,滥用管辖权异议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内幕交易罪主体界定问题的核心是规范用语表述繁多,易引发文义混乱和逻辑冲突.这种表述的多样性源于对欧、美不同认定标准和理论基础的借鉴.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路径应是以法国的“二元基础理论”为参照,将我国《证券法》《刑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内幕人员的表述修改为“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并将其划分为“直接知情人”和“间接知情人”.如此,既可以保证立法用语的一致性,也能够体现证券内幕交易体系解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王坤 《法律科学》2010,(6):38-46
作品和作者人格之间的关系是全部著作人格权理论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著作人格权制度缺少强有力的支撑理论,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在实践中,著作人格权制度既与民法人格权制度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冲突,破坏了人格权制度的统一性,也不利于保障作者的私益和社会文化发展利益。这就需要将署名权、完整权、发表权等权利从民法人格权制度框架中解放出来,从经验出发,通过考察这些权利的实际功能,将其界定为专属于作者的各种辅助性权能,重新建构作者专属辅助权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著作出租权制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敏 《现代法学》2000,22(3):60-63
研究著作出租权理论,比较国际条约和各国出租权制度立法,对完善著作权人的权利保护,协调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完善我国著作权制度,促进与国际趋势的接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刑事侦查权与治安管理权分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政法学刊》2003,20(2):66-67
我国公安机关的警察权是刑事侦查权和治安管理权相混合的结构。这不利于相关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和独立运行,容易造成权力滥用。为建设法制文明,使警察权更好地发挥维护秩序、保护人权的功能,就要明确划分警察公共管理活动中的权、责范围,把刑事执法权和行政执法权分开,刑事执法权由中央统一行使,行政执法权由地方分别行使。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新技术发展和国际著作权法发展的要求,德国《著作权法》对包括报酬请求权在内的许多内容进行了修订。报酬请求权是德国《著作权法》中一项重要而又颇具特色的内容,对当前我国著作权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较其与我国著作权法上获得报酬权的不同,可以总结其对我国著作权法改革的借鉴意义。即增加关于基于提供复制机会的法定报酬请求权的规定,并辅之以版权补偿金制度和完善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制度。  相似文献   

15.
For more than a decade now, the right of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has been developed and interpreted by the CJEU, leading to a complex set of criteria that must be analysed on a case-by-case basis.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copyright status of hyperlinking, the Court built upon that background in a string of cases that ended up reshaping the traditional contours of the exclusive right. The practice of linking,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a crucial tool for any online activity carried out by entities and individuals, is now affected by the new scope of the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right, with direct consequences on the liability hyperlinkers may incur.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status of the Court's case law to provide insights that may facilitate it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It will consider in particular how hyperlinkers are exposed to liability and which duties of care result from the Court's approach. It will also examine how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hyperlinks from a copyright perspective may be releva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posed Directive on Copyright in the Digital Single Market.  相似文献   

16.
周林 《北方法学》2015,(6):29-37
《欧洲版权准则》是由欧洲数名顶尖版权专家耗费8年时间于2010年完成的。制订这个准则的目的是增强欧洲版权法的透明度和一致性。起草者希望这部准则作为欧洲各国版权立法的参考和示范,能够协调和统一欧洲未来版权立法的标准。但是,这个准则在学术界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从信息法角度,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我国版权立法和司法实践,对这部法律文件的特点、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着重对网络环境下版权制度的变革和发展,做出评价和展望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画作在实践中被展览、拍卖,涉及到诸多权利义务关系,需要法律来确认和调整。动物是否可以成为法律主体,长久以来存在激烈的争论。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及时处理新问题,我们可以确认动物在著作权法中的主体地位。采取类似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模式,赋予主人一定的法定代理权。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plores whether authors can dedicate their copyright to the public domain. Such dedica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levant as authors now see the expansion of the public domain as value in itself. This is facilitated by organisations providing pro forma documents for dedicating works to the public domain.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real consideration of what, if any, legal effect a dedication to the public might hav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such dedications are no more than copyright licences which, in English and US law at least, can be revoked at will. This means that users of such works must rely on estoppel alone to enforce any dedication to the public domain.  相似文献   

19.
沈国琴 《北方法学》2010,4(1):89-95
中国社会团体管理采取的是双重许可制度,包括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制度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登记”制度。对于前者的批判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于后者的反思却尚未开始。社会团体登记中应当包含行政确认的内容,也应当包含行政许可的内容,即从公民行使结社权组成社会团体层面来看,社会团体登记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从公民行使结社权组成法人型社会团体层面来看,法人型社会团体的登记属于行政许可行为。澄清这一概念,重新审视中国的社会团体登记制度,明确从何处改革现有的制度,并提出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正视社会团体登记权的边界和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