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播州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一隅,其土司制度的推行对播州社会的发展,包括其民族政治形态的演化、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多元化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播州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完备于明初,终结于明末万历二十八年。阐明播州土司制度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有助于黔北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异质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碰撞是文化得以生息繁荣的重要因素。探讨播州与中原及周边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差异对于深入认识播州地域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播州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交流互动中,中原文化的影响尤著。当然,播州在强势中原文化面前,并未完全放弃自身民族特色。这种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吸收与扬弃在播州土司遗址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4.
《求索》2015,(0)
祖师殿区是老司城遗址数百年来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数次的考古发掘未及于此。为配合老司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2013年1月3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老司城主体区和祖师殿区的考古调查、测绘和勘探工作,3月28日,老司城遗址考古队正式开始了祖师殿区的考古发掘工作。通过发掘,揭露出祖师殿原有建筑遗存如主体道路、前庭、山门、庭院、平台、踏步、排水沟、挡土墙等,出土了一批器物。按照遗存的布局与建筑学、民俗学、人类学观察,绘制出一张祖师殿原有格局平面图和效果图。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川西北茂县、汶川、松潘、理番、懋功、黑水等藏羌民族聚居地区土司土屯虽经部分"改土归流",但土司制度、土屯制度依然存在且处在变动之中。本文考察了清末民初松潘土司的具体状况、汶川瓦寺土司、理番绰斯甲土司、懋功汉牛屯撤废等详情,对有关史实做了较为详尽准确的辨析。  相似文献   

6.
军事领导体制是国家军事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体制与土兵制度密切相关。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的军事领导机构有中央、地方(包括土司衙门)两个层次三种形式。土兵调发,主要涉及发兵权限和制约手段,二者历来相辅相成。国家军事领导机构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地方军事领导机构起着配合与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司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杂居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后 ,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 ,但到民国时期云南仍有土司存在。本文根据国民政府对土司的几次调查 ,拟从民国时期云南土司存在的原因、国民政府对云南土司的调查及调查总结 3个方面进行探讨 ,说明民国时期云南一直存在土司制度 ,云南土司的存在体现了民国时期云南政治统治的两重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元末明初朱元璋对西南地区的统一战争,论述了土家族土司对朱元璋的 归附以及朱元璋对诸土司的处置策略。对其中一些记载不一的归附时间、所设土司的头衔等问题 作了相应的考证。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土司制度的合法性未能得到新法规支持, 给各族人民的司法诉求及政府的司法审判带来了不小困难。云南省武定县环州傈僳乡民控彝族土舍李自孔案,经历了蔡锷、唐继尧、龙云3个时期,历时26年,卷入县、省及国家最高司法审判部门,堪称“民国土司第一案”。案件的曲折过程,政府、民意机关、司法部门的无奈与推诿,土司的残暴与凶狠,近代司法面对少数民族传统势力、传统习惯的无力与尴尬,具有极强的时代和历史意义。而傈僳乡民对法律诉讼和武装革命的不同选择,也是民国时期社会发展潮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0.
11.
<正>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怀化,一座会呼吸的城市武陵探访系列之怀化这里是一方美丽而神奇的土地,层峦叠嶂,群峰竞秀,溪流密布,秀水拖蓝,充满秀气、灵气、志气和大气。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千百年来众多文化名流、政界精英,或感怀于五溪,或结缘于怀化,屈原、王昌龄、李白、沈从文等名人大家的诗文赋予灵山秀水不一般的...  相似文献   

12.
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期,直至1950年代的德宏傣族土司是中国民族史、中国边疆史不可缺少的内容,德宏傣族土司宗法文化从一开始就对社会生活的总体产生影响,波及土司、官族、平民等社会的所有成员,是德宏傣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法文化在德宏傣族社会中的存在使得傣族土司承继有序,使得人民生活张弛有度,使得傣族土司所管辖的边疆地区稳定安宁.正确评鉴德宏傣族土司的宗法文化,发掘和利用这个文化传统为傣族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对腾龙沿边土司统治地区实行土流并治,由于土司统治的经济基础并未动摇,拥有相当数量的武装力量,国内外局势复杂,国民政府吏治腐败等。使得双方对抗不可避免,对话成为可能;双方均通过剥削与压迫当地民众获得利益,手段相似,利益趋同,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黔西北彝族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而它的繁荣与土司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个庞大而浩繁的艺术宝库中,王府建筑以其恢弘的气势,囊括了建筑的规划布局、造型设计、石木雕刻、装饰彩绘等方方面面。在整体形式上具有朴素、庄重而又大气的特征,而局部上却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体现出一种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为今日中国疆域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云南地区围绕疆土认同而展开的改土归流过程中,清代王朝国家观念发挥出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清王朝通过权威重构,将土司地方性权威转化为国家性权威,在国家一统观念下熔铸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共同体耦合.清代王朝国家观念下的云南土司地区改土归流,不仅有效防止了边疆土司地区割据的可能性,而且推动了王朝国家观念的整体性认同,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促成历史认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司研究经历了启蒙期、低迷期、快速发展期和鼎盛期四个时期,在著作、史料、族谱和论文诸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土司研究的内容大多体现在政治、社会、经济、军事、文化和重要事件等方面。其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实证法、调查研究法和历史人类学研究法等。纵观百年来土司研究,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17.
18.
周俊华 《思想战线》2007,33(3):63-69
滇、川、藏纳西族聚居地区,先后出现或并存过丽江、俄亚的土司木瓜制,伙头制与木瓜制结合的维西土司制,伙头制与乡里制或保甲制并存的中甸土司制,永宁土司伙头制以及伙头、堪布、保甲制三位一体的左所土司制,不同类型的土司制度的出现,是因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民族关系、宗教、文化传统和外部政治体制影响等因素的交织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中央政府与土司的关系及土司享有的权力等方面阐述了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并通过讨论雍正执政早期关于土司制度改革的争议,论述了雍正废除土司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消除西南民族地区土司间和土司内部的暴力事件,加强中央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