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同飞 《黄埔》2010,(1):18-22
重庆解放战役始于1949年11月1日,结束于1949年11月30日刘邓大军开进重庆,前后仅一个月。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能粉碎国民党军几十万人的抵抗,取得解放重庆的伟大胜利,出乎许多军事家的意料。除了刘邓指挥有方、解放军战士作战英勇外,正如《刘伯承传》中所言,也是利用了蒋介石的“错误判断”。蒋介石作出的是怎样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4月8日后,中日双方集结重兵于鲁南,台儿庄战役第二阶段拉开序幕。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要求调60军开赴台儿庄增援。60军军长卢汉率将士北上抗战,自4月22日到5月19日,在台儿庄周边地区浴血奋战27天,重创日军第5、第10师团。战况惨烈,日月无光,出滇四万,伤亡过半,其中14000余壮士为国捐  相似文献   

3.
童边 《传承》2010,(19):40-41
从1930年12月16日开始,蒋介石纠集10万人马第一次"围剿"中央根据地。毛泽东总政委和朱德总司令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指挥一方面军约4万人,于12月30日在龙冈一战活捉了国民党军的前敌总指挥张辉瓒,全歼所部9千兵力。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4.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四川省主席刘湘和川军将领李家钰、邓锡侯等,在全省人民抗日怒涛的推动下,出于爱国之情,并避免被蒋介石以“统一”之名而兼并,纷纷致电国民政府,要求蒋介石速决国策,表示愿率川军奔赴前线,对日作战。蒋介石迫于全国人民压力宣布抗战,同时为达到他排斥、削弱异己的目的,于同年8月以密电令川军出川抗日。李家钰时任第47军军长,甫接电令,即率47军104、178两师约18000兵力,于9月初从西昌出发,12月初到达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东阳关、黎城、潞城、长治、长子一线,编入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作战序列,参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威在西安扣留了前来督战攻打红军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从而酿成了震惊中外、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它的发生不是偶然的,而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对我国侵略和我国人民长期要求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当局长期内战的伟大斗争的必然产物。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由于蒋介石下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军势如破竹迅速占领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开始向华北进攻,并于1935年向国民党政府提出要求在华北的统…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三十年,哪些城市的居民更觉得幸福?“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08年12月25日终于在昆明揭晓: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10座城市入选,并举办了隆重的颁奖典礼。这项大型调查自2008年9月~12月进行,由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主办。  相似文献   

7.
天风 《创造》2017,(8):73-74
正1949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在渡江战役胜利后即谋划野战军进军西北、华南、西南的军事部署,并对处于西南边陲的云南给予极大的关注,在领导争取卢汉起义工作的同时,对野战军进军云南作了周密部署。根据中央部署,在卢汉率部起义后,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十七军四十九师奉命驰援昆明,第二野战军  相似文献   

8.
1929年年初,蒋介石调集6旅18团3万大军,叫嚣要“直捣井冈山老巢,活捉朱毛”,兵分五路向湘赣边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1月14日,朱德、毛泽东和陈毅见势不妙,急忙率领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外线出击赣南、闽西一带“打圈子”,美其名日“围魏救赵”。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以逼蒋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46年,周恩来同志就指出:“西安事变是蒋介石逼出来的;蒋介石抗战是张、杨两将军顺应人民公意逼成的。”“这段公案,人民会起来给以正当的裁判。”正是基于这一精神,周总理在西安事变20周年时,亲自把当年参加西安事变的有功将士邀请到北京开纪念会,并一一相问,妥善地安置了那些被他誉之为“有大功于抗战事业”的人的工作与生活。凡参加过那次会议的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将士们,均以此为  相似文献   

11.
陈予欢 《黄埔》2010,(6):20-23
民国时期盛名一时的军政强人何应钦将军,曾在黄埔军校史留下了功名显赫的事迹。他的军事生涯盛名之路,起源于黄埔军校;他在叱咤风云半个世纪的“黄埔系”中,地位与影响仅次于蒋介石,称誉为黄埔军校“慈母”、“黄埔系”首领;他辅助蒋介石渡过开创黄埔建校初期的艰难时期,与蒋有过不同寻常的“学缘”、“盟友”、“同事”关系;他奉蒋为至尊,又时而游离于蒋;其军政生涯始终没离“黄埔系”,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有考古业务到灵山中学,发现有一块石质“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此碑虽不署名,但据查,此碑为蔡廷指所立。抗日战争时期,曾一度出任国民党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指挥两广战事的抗日名将蔡廷谐受命组建二十六集团军,并于1939年12月中旬至1940年9月挺进南路,驻于广西灵山。蔡廷指在灵山期间,了解到灵山民众有抗日救国的思想基础,并有组织行动。为更进一步激起灵山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部队的抗日斗志,便把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借故开枪打中国军队,而蒋介石却命令东北军“绝对不得抵抗”,致使日本得寸进尺,不久占领了东北三省,进…  相似文献   

13.
邰言 《黄埔》2010,(1):50-52
1948至1949年是蒋介石输得最惨的一年,东北被关门打狗、华北平津尽失、中原淮海惨败,1949年4月23日总统府也被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大溃退,共产党大追击,真是兵败如山倒。12月10日,在成都凤凰山机场,蒋介石父子登上“美龄”号专机,向着渺茫的海岛飞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大陆。  相似文献   

14.
杨卓  杨伟 《广东民政》2011,(12):36-36
12月15日,由广州市军休老战士文体协会主办、市军休所承办的广州市第11届军休老战士“军休杯”门球赛在市军休所落下帷幕。本届“军休杯”门球赛共吸引了全市16个军休所、24支门球队近300名军休干部参加比赛。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争夺,白云二所勇夺冠军,黄埔三所获得冠军,黄埔二所夺得第三名。  相似文献   

15.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3月26日,蒋介石率北伐军攻入上海。不久,即与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进一步勾结,密谋政变。4月12日,蒋介石利用上海黑帮头子杜月笙、黄金荣等雇佣流氓特务,袭击工人纠察队,然后派第26军周风歧部以上海“工人发生内讧”为借口,强迫工人纠察缴械,致使纠察队员死伤300多人。第二天,上海工人举行总罢工,声讨蒋介石的反革命罪行。当游行队伍经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鹭江吟草》编辑部收到一位学员《观海》的习作,诗日:“天高云淡淡,海阔鹭悠悠。点点白帆过,游人赞不休。”始见此诗,觉得押韵规范,平仄稳妥,首联对仗,是一首中规中式的五言律绝。然而此诗却在编辑中引起争议。一种意见认为,“鹭”只会在田边、潭畔、岛屿周围活动,不会在大海上飞翔。海上看不到“鹭”;今日绝对没有帆船,“白帆”君从何见之?建议不用此诗。  相似文献   

17.
五月兵变     
五月兵变张现周国民党三十八军五十五师原是杨虑城将军的部下,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视为“杂牌”.在二次进驻巩县期间,派嫡系部队从四用重兵把守,采取各种计谋瓦解吞并这支部队。1946年5月15日.在师长孔从周的率领下于巩县起义.加入刘邓大军的行列,组成西北民...  相似文献   

18.
邰言 《黄埔》2010,(2):48-51
谁说国民党没远见?蒋介石早就选好了退路——退守台湾在国共双方的角逐鹿死谁手已露端倪的情况下,蒋介石虽不断默念“庄敬自强,处变不惊”的古训,但暗中已不得不开始寻找“退路”了。放眼神州,哪里才是他东山再起之地呢?蒋介石曾有多种打算:一是将国民党军队转到西康,建立以西昌为中心,以西南广大地区为依托的“根据地”,在大陆上继续同中共顽抗到底;  相似文献   

19.
杨波 《公民导刊》2004,(1):28-29
南山终于安静了。2003年12月20日,南岸区南山各采石场根据重庆市政府“主城区600平方公里面积内的567家采石场必须在20日零时无条件关闭”的通知精神全部关闭。在黄桷垭镇泉山村,记者已听不见隆隆炮声和机器碎石的“砰砰”声,但眼前兀立的石峰和纵横交错的公路以及公路上深深的车辙都在诉说着这儿昔日的繁忙。  相似文献   

20.
吴昌华 《黄埔》2006,(3):42-45
第七章虎落华阳 陈赓冒死救校长 蒋介石借“廖案”替汪精卫清除“代帅”胡汉民,又得到汪默许,礼送许崇智出境,汪蒋之间关系更加密切。1925年9月14日,由汪精卫继廖仲恺出任黄埔军校党代表。从此汪蒋在党、政、军方面进入最高权力决策阶层,他俩的话一言九鼎,连国民党元老戴季陶、张继也不得不让三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