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随感录     
徐弘毅 《现代领导》2010,(11):39-39
好人多的世界,当好人容易.但质地不硬、易脆。好人、坏人混杂的世界.当好人不易.但磨练颇多。坏人多的世界,当好人难.重负练就真功,质地硬而坚韧。鱼目混珠。多费思量。针锋相对,思量加力量。在几种思想斗争不可避免、在各种人员相处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当好人不易.需加倍努力做好人。  相似文献   

2.
坏人唯有改过自新 好人应该一生平安 坏人不再吃香了 好人不再怕坏人  相似文献   

3.
<正>如今好人难当,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事人把好人当坏人,使得好人的生存环境出现了危机。一般来讲,做好事的谓之好人。好人做好事被对方认定为肇事者,被第三者特别是法官推定为坏人,是其危机根源之所在,导致的最坏结果便是谁都不敢做好人!  相似文献   

4.
高原民族地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除了因利益、矛盾而聚众闹事和械斗外,还有因民族、宗教问题和矛盾而诱发的闹事等。从矛盾属性上看,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也有个别具有敌我矛盾性质,更大量的是两类矛盾交织在一起,好人坏人混杂,有存心或借机闹事的,有受蒙骗和裹胁进来的,也有纯属起哄的。可以说,事件中操纵者、动乱者、盲从者、观望者兼而有之。处置时,参战官兵既怕放纵坏人,又担心殃及好人,这就大大增加了处置的难度,稍有不慎,极易授人以柄,引起矛盾激化,甚至导致事态扩大。做好处置高原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工作应根据其特点规律,着力增强“四性”。  相似文献   

5.
臣子 《治安》2003,(2):38-42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影。伴随着现代化疾进的步伐,摄影成像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机关、机场、银行、商场、路桥等重要场所都有监控录像,将人们的一举一动记录在“案”。好人留下的是他们从容不迫的身影,而坏人则抹不掉他们可憎的面孔和可耻的行径。  相似文献   

6.
谢平 《公安教育》2012,(8):42-45
<正>曾几何时,证人由"台前"变成了"幕后",由"仗义执言"变成了"一言不发"。一时间"好人怕坏人,吃亏是好人"的恶性循环干扰着正常的司法氛围。证人证言是司法活动中使用最早也是最为普遍的证据之一。证人证言,无论是在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政制度建设的几个原则凌期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可否认,建国四十五年来,我党我国在廉政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制度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强保障,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评判人们工作好坏优劣的重要标尺,是推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工作目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前瞻性、稳定性、长期性,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指出,“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这句话里,“好”与“坏”虽然是价值判断,但很大程度上是指制度的科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漫画     
思想的传播比谬误的传播要艰难很多倍。正如健康难以传播,而疾病却能够迅速流行。(余杰)我们所说的坏人,有时候是不善于隐瞒自己缺点的人,而我们所说的好人,也无非是善于表现自己优点的人。(杨竞)漫画@康笑宇  相似文献   

11.
鄢圣华 《新东方》2004,(1):38-42
英国已故元帅蒙哥马利认为,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可能是好人,也可能是坏人。很明显,坏的领导人增加一个国家的灾难,好的领导人为国民带来好运。一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手握国家决策大权,在一定的程度上,既能促进又能阻碍国家的发展进程。所以,政治家的品德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2.
清官与贪官的十大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中国不断加大惩腐力度,大大小小的贪官纷纷落马。这并不是说这几年贪官在急剧增多,而只是说明中国的反腐力度在不断加大,以前隐藏着的贪官这几年再也隐藏不住了。正气永远都会战胜邪气。清官与贪官相比,正如好人与坏人相比,好人和清官都是占绝对多数的。不过,清官大都  相似文献   

13.
许安标 《中国人大》2013,(24):55-56
对于制度的重要性,很多经典名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古往今来的事实,也一再说明制度是何等重要,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于浩 《中国人大》2012,(14):33-34
人大监督之于食品安全,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把偌大中国的所有食品每天都检查一遍,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让违法犯罪的坏人变成守法经营的好人。这也就越发让人觉得,建设性意见的重要性,不能只解决眼前,而要着眼于当前,更要放眼于未来。这才是全国人大监督食品安全工作的深意所在,实效所在。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1年第2期刊登了《举报人被剁双手,能否催生一部举报人保护法?》,看后触目惊心。坏人之所以坏,就在于他能够做到心狠手辣。好人和坏人,谁更能威慑双方?关键在于制度的支撑。当前我国的举报制度并不完美,甚至不完整,如果还不借助完善的举报制度,给有正义  相似文献   

16.
母亲     
母亲是一个地道的农家妇女,辛勤操劳一辈子了,依然闲不住,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常常错过了吃饭时间,任你怎么说她也不听。母亲爱看电视。以前她最爱看的是战斗片,却不大能看懂,她喜欢那枪林弹雨的热闹场面,喜欢看最后的“好人”胜利,“坏人”失败的场面。自我参加公...  相似文献   

17.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6,(13):9-9
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这个部门得罪人比较多。有一次国务院领导同志跟我说你们得罪人,中纪委、监察部他们也得罪人,我说不一样,他们得罪的都是坏人,被中纪委双规,被司法机关起诉的都是坏人,我得罪的99%以上都是好人。这个话也是讲两个意思,第一确实得罪了很好多人,很多部长、省长、市长;另外也告诉大家不要怕,审计出来有问题,但是不能否定你是好人,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这说明很多问题带有普遍性。——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演讲时说。如果你们发现7、8月份哪个地方有拉闸限电,…  相似文献   

18.
佐人 《现代领导》2006,(9):27-27
桓谭的《新论》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昔齐桓公外出,见到一座荒废的城址而打听道.有人告诉他:“这是姓郭的家族残留下来的废墟。”“郭氏家族如何只剩下了废墟?”齐桓公又问道。那人答道:“善善而恶恶焉。”意思是说由于尊重好人而讨厌恶人的缘故.桓公问:“善善恶恶乃所以为存,而反为墟.何也?”那人道:“尊重好人而不能任用.厌恶坏人而不能铲除。那好人明白郭氏虽看重自己而不能任用自己,就埋怨他,恶人看见他贱视自己而仇恨他。”那人最后反诘道:“夫与善人为怨,恶人为仇,欲毋亡得乎?”  相似文献   

19.
也许,在当今的中国,这是一种不那么普遍却也有几分广泛的心态:提起警察,坏人自然会感到害怕,好人却难在心头涌起几分亲切。其中的底蕴恐怕不是人们对于警察这一职业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必要的尊敬,就在人们  相似文献   

20.
护士玛丽的启示 邓小平同志说过:“好的制度能够将坏人变好。而坏的制度能将好人变坏。”因此,在设计制度的时候,必须假定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觉悟低的、抵挡不住诱惑的,这样设计出来的制度才会防微杜渐。下面这个“护士发错药之后”的故事很值得借鉴。一位叫玛丽的护士在纽约一家医院已经工作了三年。这年纽约气候异常,住院病人激增,玛丽忙得脚不沾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