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个孩子,一个家庭,一个世界”。未成年人犯罪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民族和社会的未来。当前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现象日益严峻,并呈现严重的上升势头,正值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大背景下,笔者认为“幸福广东”的建设,离不开对这些“问题孩子”的关注,离不开对这些“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为此,本文在阐述当前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工读学校“问题学生”的成因,提出了工读学校有效遏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七大力量”,建言政府应该大力扶持工读学校建设,为建设“幸福家庭”、构建“幸福广东”,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办好一件惠民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和分析未成年人上网的家庭环境特征,为家长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法和座谈访问法,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省14市州的3951名未成年人和508名家长进行调查,以及组织42名未成年人学生、家长进行座谈。结果:家长对未成年孩子上网情况了解不全面,对未成年孩子的上网行为持较多的消极态度,同时家长却对其上网行为指导少,教育引导能力差,多采取严格控制方式,而不注重科学方法,甚至自身起了不良榜样作用,导致未成年孩子不健康上网。结论:未成年人上网的家庭环境亟待改善,家长对未成年孩子上网行为的教育指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误区一:“培养孩子是幼儿园、学校的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家长们往往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幼儿园,为孩子选择最好的学校、老师,家长们意识到,良好的教育是孩子成才的重要条件,但他们往往忽略了,家长本身首先应当是最重要的教育者。“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说明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是在婴幼期奠定的,而婴幼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一生中教育孩子时间最长的老师,孩子掌握初步的知识、智力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分析未成年人上网的家庭环境特征,为家长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文明上网、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法和座谈访问法,用自编问卷对湖南省14市州的3951名未成年人和508名家长进行调查,以及组织42名未成年人学生、家长进行座谈。结果:家长对未成年孩子上网情况了解不全面,对未成年孩子的上网行为持较多的消极态度,同时家长却对其上网行为指导少,教育引导能力差,多采取严格控制方式,而不注重科学方法,甚至自身起了不良榜样作用,导致未成年孩子不健康上网。结论:未成年人上网的家庭环境亟待改善,家长对未成年孩子上网行为的教育指导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孩子的主体性发展、学业负重、整体水平发展及各方面适应能力这四点逐一阐述了家长过度补偿对孩子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旨在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补偿的适度、适时,及时自查、自醒,以培育全面发展的孩子为宗旨,以尊重孩子主体性为基准,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个性和谐的健康孩子。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同样,在教育中,要实现和谐教育教学,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和谐发展。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和谐教育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许多家长将自己孩子失足的缘由归之于社会。其实,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最主要症结还是在家庭,与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有关。我们  相似文献   

8.
浙江是人口流动的大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利用暑期来浙与父母短期团聚,但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安全、性侵害、犯罪和沉迷网络等.文章对暑期流动未成年人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一条“以大学生志愿者为主导,企业提供物质支持,政府和家长积极作为”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良好习惯是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基础,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失误,不仅影响着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且对未成年人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道德品行等也会有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家长应该在言行上做好表率,培养和谐的亲子关系,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并正确运用惩戒手段。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历来被人们关注却始终没有解决好,它危害极大、成因复杂。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家长给孩子“增负”的心理误区,以引起家长的重视。 一、盲目从众 由于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其他人,家长们倾向于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于是家长们见了面,相互询问,打听别人的孩子在家做什么、上什么辅导班,如果听说别人的孩子在上特长班,就逼孩子参加,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