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作为国家一项长期的理论、方针、政策,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其重在引导,意在适应。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然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和矛盾,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实际上涉及到的是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我们党在掌握国家政权以后,在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十年“文革”大动乱,泛滥于中国大地的“极左”狂潮,诱发了一场消灭一切传统文化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灾难。表现在宗教领域,则导致了用行政手段消灭宗教的浩劫,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以及党与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被破坏无余,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水火不能相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和党的宗教政策的落实,出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相适应的提法。后来,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观点越来越为大家所赞同。但是,这种相适应是宗教适应社会主义制度,还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还是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提法不尽一致。江泽民在199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使“适应论”的提法科学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科学看待宗教存在的客观现实性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宗教本身所具有的良性社会功能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础,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之一,是党的全部宗教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宗教工作的本质要求。包头市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继续进行新的探索,对进一步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郭秀云 《前沿》2008,(1):174-17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主义时期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创新。法律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起着重大作用,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宗教方面存在着影响我国的若干问题,发挥宗教法制的保障作用与宗教法制建设的健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导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宗教工作的行动指针。法律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遵守是“相适应”的内涵,关于宗教的法制建设是“相适应”的重要保证,营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是引导“相适应”的具体措施之一。“法律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服务”是对宗教与法律理性关系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7.
略论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指导思想、基本要素和原则王廷美积极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和政府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实践证明,我国的几大宗教只有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才有可能符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引导”的指...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 ,宗教要走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为指导 ,以爱国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共同基础和目标 ,积极引导宗教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浅议如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禹州市委统战部张中欣,王宏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宗教政策逐步恢复完善,也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各级党政干部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许多地方的宗教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在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必须深刻理解,全面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结合中国实际所制定的全面、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作为多宗教并存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引导宗教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的课题。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在党的十七大写入党章,其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作了进一  相似文献   

12.
统战资讯     
[理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对宗教问题的理论探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确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是新时期党对宗教问题进行理论探索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自199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命题以来,学界、政界和宗教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相互关系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党的十四大以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方针。1994年7月,李瑞环同志进一步重申"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并且把"相适应"解释为:宗教必须遵守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国家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按照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第一,关于"引导相适应"的目的性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好,依法加强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管理也好,目的都是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人所共知,"引导相适应"并非目的性本身,  相似文献   

15.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理论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结合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确立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社会对待宗教问题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在途径上,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在实践上,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自199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命题以来,学界、政界和宗教界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工作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宗教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作用的必然选择。从青岛市宗教领域和宗教工作的现状来看,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双重作用。要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深层次相适应,必须着眼于宗教教义理论和宗教组织的适应,充分发挥宗教自身力量,逐步建立起宗教自身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自我完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共产党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总结几十年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指导宗教工作的方针。这种适应,不是要求公民放弃宗教信仰,不是改变宗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求他们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共产党的法律、法规和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同时自觉改革不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教规和宗教教义;利用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的某些积极因素为社会服务,这是符合信教群众和各宗教自身利益的。一、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在党和政府的法…  相似文献   

19.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大力发展宗教理论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对其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开展藏传佛教教义阐释工作,是引导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指在信仰上互相尊重、在政治上团结合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共同努力奋斗。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必要的、合理的、长期的。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积极主动与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相适应,同样是必要的、合理的、长期的。信教与不信教者都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就一定能够向深层次发展推进。一、从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看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必要性、合理性和长期性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其信仰、感情、仪式和组织都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