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毛泽东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奠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没有系统阐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但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归根结底是要追求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毛泽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  相似文献   

2.
对我党两代领导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和伟大创造。这种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各有什么特点,究竟谁的探索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设想原意,这两位伟...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20年的艰辛探索。在探索中,毛泽东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理论,在经济、政治和思想化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思想,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提供了丰富素材。毛泽东探索也存在着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局限性,是毛泽东最终没有成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新道路,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结的过程,有着不同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容上的创新,同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5.
吕滨 《江西政报》2007,(15):36-38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发表至今已经50周年了。这篇光辉文献,是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是毛泽东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独自写成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毛泽东同志的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的科学价值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追求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极具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思考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综述为了推进和加强对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在中国共产党“八大”召开40周年、毛泽东同志逝世20周年之际,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和山东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  相似文献   

7.
胡爱玲 《求索》2011,(1):122-124
列宁、毛泽东、葛兰西曾高度评价知识分子发挥的社会作用,视其为统一理论和实践的中介和桥梁。与之不同,现代西方语境中,知识分子的"立法者"角色被置换为"阐释者",甚至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也被质疑。如今,知识分子该何去何从?回顾列宁、毛泽东、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比较现时代西方各流派给知识分子的定位,当能引导当今知识分子积极审视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魏喜龙 《湖湘论坛》2004,17(6):12-13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 ,毛泽东率先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在探索中 ,既有良好开端 ,又有严重失误。今天 ,我们历史地回顾和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 6年到 195 7年春 ,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到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的颁布 ,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党和毛泽东在…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的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经济思想。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10.
俞玲 《理论月刊》2004,(7):28-30
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是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开辟,则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成果之一。它经历了一个思想认识上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用科学技术武装的、开放式的工业化道路。这些思想和实践给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文杜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四十多个年头。其中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的共有20多年。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开拓社会主义,前无古人,尤其中国是从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其难度和拓荒性,不言...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和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 ,它是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协调发展的、跨越式发展的、开放性的工业化道路。这些思想对当今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漯河市委党校陈秋玲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为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的探索,他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是...  相似文献   

14.
袁杰 《前沿》2009,(8):14-17
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革命的前途和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做出了科学的预见。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科学预见的理论基础,立足于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科学预见的强大动力,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牢牢把握是毛泽东科学预见的出发点和归宿。毛泽东的科学预见在印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同时彰显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进,从而实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背景、渊源、历程、主要成果、失误及失误原因,关于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比较等几个方面,简要概括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6.
刘建新 《湖湘论坛》2009,22(6):32-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经历了三次危机才逐步从根本上摆脱苏联模式,逐步萌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开始于毛泽东,形成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推进于胡锦涛。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面对繁重的豌代化建设任务和艰巨的历史使命,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方兴未艾,中国共产党人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崇高目标,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为探索一条中国现代化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毛泽东的中国现代化思想。今天研究这些思想,阐述其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初步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充实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是“始于毛,成于邓,发展于江、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八大前后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既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又出现了许多失误和挫折。这同当时国际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及其变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分析国际环境对毛泽东中国式建设道路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至今仍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论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原则吴东华新中国建立后,刘少奇同志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其他同志一起,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共同制订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线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以及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