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意 《中国律师》2001,(12):90-90
为了加强中日两国法律工作者的沟通,了解最近时期中日两国学者对日本战争罪责问题认识的最新进展,2001年10月29日-30日,中日两国八团体代表和专家、学者、律师共50多名在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了研讨会,就“日本历史教科书篡改日本侵华罪行及战争责任和中国战争受害者在日本的起诉”进行研讨。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于宁在发言中说,今天讨论的日本国历史教科书问题,不仅中日双方关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关注,它的修订关系到如何认识日本侵略战争历史的问题。这不仅是日本国内的事情,也涉及到日本国和亚洲其…  相似文献   

2.
1928年夏天,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用惨无人道的"割鼻削耳"杀害于济南.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省市学生工人开会追悼、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 后来,我在图书室查阅有关"济南惨案"的报道资料时,发现了于右任的一首哀悼蔡公时先生的<十七字诗>,给我印象极深,毕生难忘:  相似文献   

3.
<正> 泷川幸辰1891年2月24日生于日本冈山市。他是日本刑法学家,学士院会员。曾任京都大学教授和法学院院长以及法官。1933年在所谓"京大事件"(又称"泷川事件")中被迫辞去京大教授等职务,以律师身份进行活动。战后复职,1957年12月退休,1962年11月16日逝世。泷川在京大就学于近代学(新)派、主观主义刑法学者胜本勘三郎,但泷川却倾向于古典学(旧)派——报应刑论的立场。他主张刑罚的本质,就在于报应,以受惩罚者痛苦为目的维持社会秩序;即使就罪刑法定主义而言,如果说它是为了从审判专制中解救个人,那么不允许刑罚法规的类推解释是无道理的,相反的,只有允许类推,才是时代的要求。但是,  相似文献   

4.
在明湖之畔、泉城济南,提起他,熟悉的人便会竖起大拇指:2003年,他被授予济南市党政机关廉洁勤政模范个人,并荣获二等功;2005年,荣获济南  相似文献   

5.
二战中日本选择南进政策的根本动因何在?从全局上看,日本选择南进与中国抗战有必然的联系。正是中国抗战促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而不得不贸然南进。南进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无奈之举,又是破釜沉舟之策,由此注定了日本的最终失败。从这种意义上说,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始于侵华战争。  相似文献   

6.
秋实 《中国律师》2003,(5):20-21
2003年3月11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以所谓“赔偿请求权已失效”为由,驳回了被侵华日军强掳至日本充当劳工的42名中国原告要求日本政府和奴役他们的日本10家企业谢罪和赔偿的诉讼。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遭到中国原告的痛斥和引起社会各界的义愤。 诉讼案判决后,以日本律师高桥融为团长的中国原告律师团立即发表了抗议声明。他们在声明中指出,日本东京地方法院的法官以顽固的态度,没有采用一个证人,而且只允许2名原告出庭接受询问,对侵华日军强掳中国劳工和日本企业奴役中国劳工的事实不加认定,故意回避历史事实的恶劣做法,与其他几个劳工诉讼案的判决形成很大反差,明显地逆历史潮流而动,公然挑战历史,其影响非常恶劣。为此,日本律师高桥融等人于21日来到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中国的史学专家和律师同行报告该案件的诉讼经过和该判决的恶劣影响,并与中国专家商讨解决类似诉讼案在审判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3年1月3日,刘强收到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韩国首尔高等法院的一份裁定。 刘强是一名有特殊出生背景的中国公民,他的外婆是一名长期生活在中国的韩国人。在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那段时期,发生了日本侵华战争。在此期间,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朝鲜年轻女性被输送到中国战场,成为“慰劳”侵华日军的战地性奴隶。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4,(8):74-74
从日本侵华战争被掠劳工到日本起诉至今,在日本各地法院起诉的案件已有数起,但被法院判决败诉的居多。从2003年以后,案件的判决向着有利于被害者的方向发展。7月9日,在日本法院审理多时的中国劳工起诉日本西松建设公司索赔案,在日本广岛高等法院做出二审判决:法院判令西松建设公司赔偿5名原告每人550万日元,推翻了2002年广岛地方法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日本政府对战争责任政策进行了调整、转换和再调整,总的趋势是推卸战争责任,拒绝反省和认罪;日本右翼团体和保守派结成右翼保守势力,推动日本政府的战争责任政策向右调整;而日本大多数民众对日本侵华战争缺乏认识和反省,为日本政府的政策所主导和右翼保守势力的鼓动所左右。于是日本社会出现了教科书事件、参拜靖国神社、突破《和平宪法》、拒绝对战争受害者赔偿等为侵华战争历史翻案的事态。对此,日本左翼进步力量坚决抵制,曾经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中国政府和民众强烈反对。这些事态和影响,汇集成为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这一问题,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而实质是日本政府的大国战略在发挥主导作用,最终解决则取决于日本民众对战争历史认识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去日本东京出差.地铁上,一个年轻的日本人主动用汉语和我打招呼,确认我是中国人后,他的话多起来.他说他叫武田,前不久去过中国,他发现中国和他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对日本人不算很反感,但也没什么好感,因此对他爱理不理的.  相似文献   

11.
道德力量     
济南市民房泽岸十余年坚持义务献血.日前在公交车上,他的包裹被偷,包内除现金、信用卡外,还有63张献血证.没想到几天后包裹失而复得,还附带一封忏悔信:"……怀着对您无比的敬重之情,我想起了小时候听妈妈讲,生我的时候,因为产后大出血面临的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2.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至今60多年间,从天皇到日本政府每每谈到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时总是遮遮掩掩,无意正视过去,当然更谈不上深刻的反省和承担相应的战争责任,这一直影响着日本与亚洲各国的关系。战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日本为何推卸战争责任,从未对战争责任进行过深刻的反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战后盟国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清算不彻底,其次是日本相对独立的地缘政治环境,再次是日本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论债权让与和对抗要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债权让与若要拘束债务人及其他第三人,必须符合法定要件.在对抗债务人的问题上,我国民法以让与通知为要件,但在日本民法上,除此之外还承认债务人承诺发生对抗效力.我国民法可以借鉴.日本民法另外规定了对抗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的要件,以解决债权无公示性的问题,我国民法也可借鉴.当然,对日本民法存在的问题,我们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林涤非 《政府法制》2009,(16):32-32
1928年夏天,我国外交特派员蔡公时被日本帝国主义用惨无人道的“割鼻削耳”杀害于济南。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各省市学生工人开会追悼、游行示威,要求严惩凶手。  相似文献   

15.
王鸿嫔 《法人》2007,(8):58-58
找本好书、找部电影看,陪陪家人,您的投资也可以很快乐前一阵子,我与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日本市场的负责人(country head)见面,这位作风不太像传统日本人的职业经理人在我公司外方股东旗下公司服务接近20年了,日本市场经历了12年的大空头,每年年底指数都比年初要低,在这样的空头市场中,再有斗志的年轻人都要败下阵来,他仍屹立不摇自有其秘方。我第一次见到他已是10多年前的事,但我最好奇的是,这么多年,他怎么就不显老呢?在耗损率这样高的行业中,他怎么能越活越年轻呢?  相似文献   

16.
日本现有上万间麦当劳店,一年的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一个叫藤田田的日本老人,他现在是日本麦当劳社名誉社长. 藤田田1965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一家大电器公司打工.  相似文献   

17.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1,(15):47-47
济南有一位叫“专拍公务车”的网友,在某知名论坛上连续公布公务车照片。他因此被网友称为“专拍哥”。“专拍哥”拍的都是济南街头行驶或停靠的公务车——涉嫌公车私用。在他的带动下,北京、深圳、郑州等地的网民纷纷加入“街拍公务车”的行列。“专拍哥”说。媒体关注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 30至 40年代发生的中国抗日战争 ,应是 14年而非 8年。日本对中国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是从 1931年 9月 18日发动沈阳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就开始的。与此相应 ,中国军民也从那时就开始了反抗日本侵略的军事斗争与救亡运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 1937年“七七”事变这 6年局部抗战 ,与此后 8年的全面抗战 ,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史  相似文献   

19.
利用手中权力鲸吞公款 2001年,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张中山应聘到总部在济南的山东某集团财务中心核算部做会计工作.三年后,凭借过硬的能力,张中山被单位任命为集团财务中心资金部业务经理,负责对外融资.在此期间,张中山利用名校的人脉,建立了让旁人艳羡的资金资源库.连续几年年会上,他都受到单位的嘉奖.  相似文献   

20.
1952年,他出生在圣彼得堡.他发育迟缓,个子很小,但又生性好动,所以经常受到高个子的欺负.为了赢得别人的尊重,他不得不练习拳击,但还是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就在他的自信心越来越弱的时候,父亲建议他去学日本柔道,这下收到了成效,过去迷信于一味用拳头说话却屡屡碰壁的他,终于开窍了,原来"讲道理"一样可以赢得他人的敬佩.这个男孩后来成了俄罗斯的两任总统,他就是普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