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会作为乡村基层政治运作逻辑的一种常态化现象,它本身就是一种政治。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透过开会这一视角,深入乡村基层生活的本来面目,使我们对抽象的乡村基层政治运作有了实践性认识,这不仅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而且符合乡村基层实际,达到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目标,真正体现了对乡村社会的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奋斗目标的战略支点,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农村公共权益的重要体现,是党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集体经济强不强,农民富不富,关系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影响到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践中,如何聚焦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战斗堡垒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激发村集体经济组织干事创业的韧性、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诸多困境,集中表现为治理“缺位”:农民参与村务治理“边缘化”、农村协商民主缺位及乡村治理制度规范缺失等。这不仅有悖于基层民主自治初衷,亦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人民当家做主的完整程序和制度链条,强调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在场”性、全过程性、有效性,并秉持协商原则,确保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全过程在场”。由此观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有效嵌入乡村治理过程,通过构建“两化三治”路径,即在坚持乡村民主治理政治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下,构建以公共理性加强德治、以行动赋权推动自治、以制度规范保障法治的乡村多元治理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激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应从制度变迁及其对农村社会和村民行为影响的视角.考察我国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具体说,就是运用政治发展理论和治理理论方法。从经济发展、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制度建设、乡村秩序和行为规范、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和政治文化和政治参与六个方面评估我国乡村治理制度绩效。  相似文献   

5.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引领主体。乡村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对基层党组织的治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当前需要积极探索其引领着力点。要以政治强化引领,以自治、德治和法治推进引领,以服务塑造引领,推动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从而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9,(2)
<正>公共空间,是指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公共使用的空间,包括除了私人空间外的一切非排他性空间。近两年来,邳州市把开展公共空间治理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打开公共空间,直通群众心间,城乡环境明显改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党群干群关系亲密和谐,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相统一的综合效益,高度契合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社会具有强国家、弱社会的特征,国家对乡村社会拥有无所不在的统治权。从1980年代推行的村民选举制度,通过国家法律的确认和村民选举的实践,逐渐实现了农民的有限自治。村民选举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成果,它在乡村社会的传播,促进了乡村公共领域的形成,增强了农民的契约意识,提高了农民的民主精神,进而使乡村政治文化在结构上做出新的调整。在新的乡村政治环境下,民意成为乡村政治的精神基础,协商成为乡村治理的工作机制,诚信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8.
新医改环境下,民营医院应从调整以往的管理措施及方法入手,顺应新医改提出的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些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切实解决当前政治生活中的主要矛盾,积极扩大党内民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10.
侯选明  李青 《人大研究》2006,(11):41-44
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内的分权通过市场经济而迅速扩展开来,为我国政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使我国的政治形态[2]和治理机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迁,国家与社会出现了新的互动[3],社会公共力量在逐步成长。本文从当代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试对当前基层人大建设存在的问题予以讨论。一、乡村社会治理中的基层人大:困境与转变1.乡村社会治理的发展趋势与难题纵观近现代以来乡村社会治理的变迁[4],可以发现:我国的乡村社会治理是国家政权对农村社会的治理,主要是通过国家(基层)政权建设、依靠国家权力的强化和向下延伸来进行的,其结果是…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共精神     
现代国家中的个人以公民身份建构起不同层次的群己关系,公民资格中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支撑起公共生活的骨架,包括社会和政治两个层面的公共精神赋予公共生活以生命意义。当前,我国公共精神呈现出衰落和弘扬并存的阶段性特征,其发展受制于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政治体系的吸纳功能不足、社会向上与向下矛盾发展的变化趋势、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建构与撕裂等挑战。因此,公共精神的涵养需要我们变维稳思维为维权思维,从制度的配套和程序的可行两个方面使公民的权利内容和保护落到实处;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制度精细化;以过程监管来鼓励社会自组织;以增强公民的权利行使能力为目的,培育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2.
奚源 《人民论坛》2014,(2):163-165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基层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在现实的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权和村委会间存在许多矛盾冲突,理念创新、优化自治组织和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乡村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薛莉  吴蓉 《群众》2022,(20):19-20
<正>乡村公共文化是千百年来农民在乡村日常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塑而成的特定的物质形态、伦理道德、人际交往等文化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而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便是为乡村振兴“铸魂”的要义所在。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奋力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发展目标,坚持重心向下、重在基层,系统性对标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融合、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采取多种策略大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江苏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焕发了乡风文明新气象,  相似文献   

14.
公推直选作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必将引起制度变迁下各种政治主体间关系的变化,从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两方面推进了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群众之间权力关系、权利关系、组织关系的变迁以及党员与群众之间新的关系走向,彰显了公推直选制度创新的政治民主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当前乡村治理依然是社会治理中的薄弱环节,治理主体边界模糊、治理环境复杂多样、治理资源供给匮乏等现实困境,要求进一步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激活多种治理资源、深化基层创新性改革、再造乡村共同体等策略进行推进。以期实现农村秩序和谐稳定、农业稳固发展、农民主体价值彰显等基本目标,进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解决农村文化落后、农民精神生活贫乏、乡村文化边缘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途径。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应以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不足、人才短缺、能力不足等问题,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扶贫、文化产业、地方发展等相协调。同时,还应为供给文化发展提供思想、制度及实践支持,解决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基层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在现实的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权和村委会间存在许多矛盾冲突,理念创新、优化自治组织和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乡村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化社会与城乡互动背景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被置于互联互通、开放共享的流动空间中,形成流动性的文化服务。流动空间中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文化诉求特点,对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需要从流动空间视角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创新发展,在空间上营造灵活多变的组合空间,在功能上拓展复合型美学价值功能,在业态上培育新型特色服务内容,在主体上促进多元力量共同参与创造。实施依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场景化的创新空间、统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化建设和个性化建设、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拓展外部公共文化资源、构建政府引导下多元力量参与的社会化运营机制等对策措施,以进一步推进实现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场馆共享、功能再造,达到整体优势的最大发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是互联网技术与公共法律服务相融合的产物,它能有效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高、数量不足等问题,对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从制度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发,为"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城郊村等具有大量利益流动的村庄,村庄内生规范失效导致一些边缘力量起来争取利益,引致村庄社会失序。传统治理方式因其治理资源、治理手段根植于村庄社会结构与社会规范,无法应对新的治理形势。乡村两级在公权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精英替代、制度创新以及私人治理来维系村庄社会的基本秩序,但这种秩序的达成是以公共权力、公共规则的消解为前提的,是一种去公共化的乡村治理。乡村治理的去公共化,将导致乡村社会治理危机,重回政治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