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降低行政成本与建设我国节约型政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政府机关存在着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现象,不仅表现在能耗上,同时也表现在物耗、财耗上。这些都是造成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建设节约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的主要途径:1、树立“廉价政府”的理念,全力打造廉价政府。2、改革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公共财政管理。3、提高公务员素质,力兴节约之风,增强公务员应有的“成本核算意识”和节约意识。4、改革官僚体制。5、建立并完善政府机关节能制度。  相似文献   

2.
预算,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的计划"。预算报告包含一级行政地方全部的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反映该行政地方的民生质量。了解、读懂预算报告,是公民作为社会成员对政府预算行使知情权、监督权的第一步。每年筹钱花钱,四个计划一盘。预算安排直接体现着国家的政策意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包括以下内容:加强政府管理改革的战略研究;建立行政改革的论证和绩效评估制度;以结果为本、顾客导向的绩效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科学化的基本制度;试行竞争性绩效预算、阳光预算和绩效审计;全面推行公共服务承诺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长期以来,财政预算是否科学合理,财税收支是否全部纳入政府预算,预算决算资金使用"正确不正确"、钱花得"值得不值得"、"效果好不好"?普遍缺乏综合考评和绩效评价。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应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主导作用,强化预算绩效监督。加强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应从多个环节加强对政府收支的行政控制和立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成本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出多种特点;我们必须通过微观具体行为制度、科学配置国家机构权责、实施政府"绩效预算"、寻找最佳制度变迁路径、使程序法制化、科学化并积极实行精兵简政等多种渠道来达到控制行政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系列预算改革,我国已形成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预算监督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改革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要从提升预算的战略功能、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拓展预算监督范围与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黎静 《人民政坛》2014,(10):10-11
<正>现代预算制度的灵魂是控制和约束政府的财政收支,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把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纳入监督的视野,从源头上扎紧人民的"钱袋子",约束过于宽泛的行政权力。然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并非易事。追溯现代预算制度的起源可以发现,各国立法机关对政府预算的监督一开始都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经历了从监督税收收入到预算支出再到国家债务这样一个逐步完整化的过程。在我国,全口径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同样经历了一个长期渐进的历史进程。建国初期,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预算外资金  相似文献   

8.
预算是政府运行的年度收支计划。预算资金的最终受益人应是全体人民,作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预算,既是事关人民利益的重大事项,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有学者认为,实现政府预算的行政控制与代议机关的政治控制,是现代公共预算制度的重要原则。事实上,完善预算审查各项程序,实现人大对预算草案的实质审查,应当是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省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市中心支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93号)规定,规范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决定将经贸、外贸、人事等部门和单位的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具体目录见附件)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预算原则和预算级次(一)自2003年1月1日起,本通知附件所列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含以前年度欠缴及未缴财政专户的部分)全额上缴国库,支出通过预算安排,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二)纳入预算管理后,属于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收取的各项收费,作为中央一般预算收入,上缴中央财政;  相似文献   

10.
当前行政管理面临新的形势,但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在观念、管理方式、程序、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方面跟时代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按照政府行为的科学性、民主性、法治性要求,行政管理必须在严格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程序、加强行政监督方面做出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11.
强化成本控制是打造廉价政府的根本之举。目前我国行政成本相对较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导致行政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弊端,政府绩效评估方向出现偏差,行政决策约束机制失灵,政府绩效预算体系不完善,行政成本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控制行政成本的总体思路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完善行政成本监督约束机制,构建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完善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成本的监督,推进"企业化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政府行政成本与绩效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的评价与管理日益成为行政管理改革的焦点问题,而对于政府行政成本的研究应该为其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本文从确立政府行政成本基本概念的内涵入手,针对我国目前的行政成本现状进行成因分析,初步探讨了政府绩效与政府成本之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相关制度框架的建立,结合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控制我国政府行政成本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晓丹 《思想战线》2011,(Z1):298-299
从建设诚信政府的必要性,落后的行政管理对政府诚信的破坏性,以及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三方面进行论述,如何通过行政管理建设诚信政府。当前,在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同时,政府诚信机制建设应成为首要的现实课题。作为政府,应率先垂范,致力于自身的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4.
推行预算公开,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建设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内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信息公开的指导意见》出台后,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预算公开工作,通过加强组织推动、落实工作责任,有序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公开预算的部门从2009年的15家,发展到2012年市直215家行政事业单位全部公开预算。这个过  相似文献   

15.
市级各部门:为了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规范和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支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基本运转的资金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局制定了《市级部门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以下简称"预算单位")行政经费和事业经费支出的预算管理,适用本办法。《市级部门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分为《市级部门基本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和《市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试行办法》。基本支出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基  相似文献   

16.
创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层政府管理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政府管理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就是要创新行政管理的管理方法。本文结合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实际 ,探讨了基层政府管理方法面临的新挑战 ,提出了从五个方面进行管理方法创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新重庆》2006,(11):29-3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管理仍然是政府管理国民经济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公众不仅需要一个廉洁的政府。更需要一个高效率、透明化、服务型的政府。开展行政效能监察,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对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行政效能监察应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其在行政管理中的位置.融廉政监察于效能监察为一体.立足现实。创新思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监管模式.以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18.
行政法治化是我国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特别在加入WTO后,为了提高政府的竞争能力,应把行政法治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选择,实现政府在行政管理方式上的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实现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主要原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本文认为,要实现依法行政、实现法治政府,必须注意克服政府机关及其行政人员仍然存在的计划情结、管理冲动、收费爱好、唯上是从等错误倾向;必须努力建立起科学的法律体系、完备的行政监督体系等依法行政的条件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洛阳市预决算基本情况从2012年起,洛阳市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目前,财政预算决算的内容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决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决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决算,社保基金暂未单列编制预算决算,但包含在公共财政预算决算内。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包括财政一般拨款收入、缴入国库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财政专户收入、结余结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