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杜威漩 《长白学刊》2011,(3):109-113
农本思想、"官本位"思想使得农民不愿流转自己的土地,"小富即安"甚至"安于现状"的风险厌恶心理使得农民不敢流转自己的土地,以"差序格局"为特征的农村人际关系网络导致农地流转失范.实现农地有效流转的非正式制度创新在于:塑造现代市场经济理念以替代农民的农本思想;塑造平等、法制理念以替代"官本位"思想;培育农民的企业家精神以...  相似文献   

2.
何美然 《前沿》2010,(14):152-154
研究农地流转制度,不仅要注重正式制度和规范的探讨,也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分析;对于农地流转影响比较大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有:公有制观念、"长官意志"、平均意识、恋土情结、村规民约、血亲及熟人基础上的人际网络结构;农地流转制度创新,要充分考虑各类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方面,促进农地流转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军队的性别选择行为建立三个假定,以此分析军队在人才选拔使用中性别偏好现象形成的原因。如果要改变性别选择行为,关键是要强化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4.
将产权方法应用于社会保障研究,是基于社会保障财产权利在社会保障经济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视角,结合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际国情,围绕基本养老保险产权制度构建和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产权保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社制度的另类分析——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公社曾经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实践,它的解体,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很多人认为这是公社的土地公有制对农民的激励不足造成的。从劳动力产权这一新的角度来看,人民公社的解体是由于公社对劳动力产权的安排导致了劳动力产权残缺,这直接危害了农民的直接利益,对农民激励不足,并最终导致了人民公社实践的失败。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教育制度变迁的供求关系,分析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及教育行政制度的特殊性,进而指出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创新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一次在立法层面上使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一词,用以涵摄农地利用与变动的各种具体形式。十多年过去了,农地流转依然存在种种观念上的羁绊和制度上的困境,难以顺畅运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我国农地流转制度设计目标经历了两次明显的更替,由绝对公平目标演变为相对公平目标,再由相对公平目标演变为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的目标。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农地流转制度目标设计仍然将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从农地流转制度目标的变迁过程来看,农地被赋予的保障功能是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根本性障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变迁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权力寻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权力寻租产生的根源,认为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与生产的分离,打破政府垄断,以切断寻租的源头.指出权力寻租赖以存在的土壤在于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制度设计的失当,强调在制度设计中要强调利益主体之间责、权、利的相互制衡关系以化解利益主体的冲突.通过对导致权力寻租的制度漏洞分析,提出了相应制度创新对策,进一步提出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相互制约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制度上彻底根除权力寻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的基本内容是用经济研究制度现象。现在已经有人把它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列为经济学的三大基础。新制度经济学主要试图揭示制度的起源和演化、制度的性质与功能以及各种制度具体的经济后果,研究领域广泛,内容涉及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及管理学等多种学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和融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同属制度经济学,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二者既有本质的不同,又有相通之处,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如二者在研究目的、方法和重点等方面虽有明显的区别,但在研究对象、分析框架、制度构成以及许多具体观点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从共性的角度看,二者都承认经济发展与制度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且同样用动态的、演进的世界观来分析制度。在产权和国家理论上,二者都十分重视产权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的存在导致经济增长或衰退的两种可能性。我们可以将二者进行整合和融通,以发展和丰富制度理论,为中国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与中国制度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制度环境的约束,就从制度变迁层面提供了一个考察区域经济理论体系的视角。当前区域政策理论忽略了对制度变迁中区域经济利益主体行为影响的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关系研究还不完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的引入,对区域经济学在区位理论、研究方法、主体定位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区域经济研究也将对新制度经济学在国家理论的研究方面产生启示。  相似文献   

13.
鄢斌 《理论月刊》2006,(9):171-173
现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制,虽然解决了公平问题,却不利于土地有效流转,实现效率。所以,本文考虑在现有的体制基础上,如何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在完善农地相关产权关系的基础上,以农村股份合作社为组织依托,通过农地流转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联合构架,建立农地流转定额社保金制度。这样既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实现有限农地的集约化、高效化利用,从而提高农地综合利用效率,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在一定层面上兼顾了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4.
新制度经济学主要研究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制度经济学在中国传播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和国家方面的理论作了一个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陶银球 《求索》2012,(1):173-175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充分、有效的利用,必须构建并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本文对影响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因素、促进因素、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解构我国农地流转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建立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配套制度及实现政府干预、引导与市场催生、发育合力互济的制度构想。  相似文献   

16.
鹿彦  李玉江  于龙 《前沿》2010,(1):63-66
由制度演进而来的制度权威在学术界逐渐受到重视。制度权威在驾驭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框架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约束和保护着人们的行为。制度权威的经济学内涵可描述为对制度权威这一资源或产权进行有效的配置,从而获取经济利益。将这一概念纳入正规的经济学中,带来一个新的命题——制度权威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具有由政府主导的典型特点。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可以对我国农村金融成长过程进行合理的解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成长缓慢是政府、金融机构和农村经济个体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和幸福,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强盛,已成为当今世界食品生产和流通中普遍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作者从食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入手,在梳理影响食品安全成因的基础上,认为影响食品安全的诸多因素中,土地(土壤)安全是影响食品安全最根源性和至关重要的因素。基于此,论文指出农用地的适度有序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为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生产创造了条件,进而为农副产品的安全监管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重要而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鞠方  袁芳英 《桂海论丛》2004,20(6):45-47
新制度经济学是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来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经济学。目前我国正处于急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候,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来阐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现有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冯涛 《中国发展》2007,7(4):86-91
该文认为,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是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框架内土地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变迁。从内在机理看,农村经济发展是形成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内在动力。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关键条件,规模化经营的相对优势达到或超过农地使用权的交易价格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关键因素,土地产权制度的清晰与稳定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核心条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制度保证,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农地使用权交易的前提条件。农地产权交易制度需要在产权制度、土地供给机制和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