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司法实践中,派驻基层检察室职能配置存在缺乏法律依据、职能配置过于宽泛、职责虚化或异化以及与内设机构职能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影响派驻基层检察室职能配置的因素主要有:检察机关自身的职权范围、派出检察院各内设机构的职能分工、检察室可能获得的编制和人员安排和设置地区的司法需求.派驻基层检察室作为检察机关的派出机构,配置的职能必须定位于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代表派出院在基层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向基层的延伸.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社会管理创新的发展理念下,全国基层检察机关兴起了建设基层检察室的热潮。虽然基层检察室承担了比以往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遇到了法律依据不明、职能定位不准确、管理模式不统一、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结合当前基层检察室的发展现状,要从完善法律依据、合理定位职能、健全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建设基层检察室。  相似文献   

3.
基层检察室是法律监督机构,但不是"小检察院",检察职能行使不仅应当符合法律监督职能的属性,也应配合检察制度的整体设计。目前,基层检察室主要有"职务犯罪侦查式"、"公诉办案式"、"服务社会管理式"三种模式,基层检察室的职能定位要在符合司法规律、节约成本、注重实效的原则下服务社会管理,并开展辅助轻微刑事案件审查起诉及刑事和解工作。  相似文献   

4.
依托派驻基层检察室平台,从法律定位,职能定位,建立制度、人员、经费长效保障机制,深入乡镇开展预防调研,协助完善基层管理制度,建立"个案、系统、同步"三位一体职务犯罪预防体系,以及搞好乡镇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等多个角度构建乡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机制,有助于破解检察机关乡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难题。  相似文献   

5.
派驻基层检察工作室作为近年来各级检察机关积极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促进检力下沉的创新工作模式,其执法公信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由于法律规定不明,检察人员业绩考核界定不准,监督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法律的公信力受到了挑战。提升派驻基层检察室执法公信力有三举措:严格公正执法、界定权责明确的法律职能和树立检察监督权威。  相似文献   

6.
直面改革开放、依法治国新形势。兵团基层农牧团场职工群众所遇到的法律问题与El俱增。迫切需要法律的指导、帮助。当前兵团农牧团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存在主体定位不清、业务职能交叉混杂、管理组织相对松散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法律服务资源短缺,服务水平不高。服务质量偏低的问题,应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基层法律服务活动,加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法律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是实现民生检察与化解社会矛盾的要求,为此,我国推出了派驻基层检察室制度。但因基层社会法律权威与法律信仰的不足、自身拥有法律资源的有限性、基层检察机关推行派驻时的司法成本等局限而无法达到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预期目标。因此,派驻检察实践应注重促进法律知识化普及,提升基层社会法律权威,构建必要的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去年初冬时节,海南省基层检察院法律监督向农村延伸——设立乡镇检察室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迄今4个月过去了,乡镇检察室设置进展情况如何?乡镇检察室作用发挥得怎样?牵动着海南省检察院每个党组成员的心,牵动着海南省委领导的心,亦牵动着高检院领导的心。记者了解到,海南省基层检察院设立乡镇检察室工作启动以来,截至2009年3月3日已先后挂牌成立了24个派驻乡镇检察室,各乡镇检察室迅速展开了工作,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初显成效,受到了高检院、海南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9.
派驻基层检察室经历了一个从设立到泛滥再到撤销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又开始探索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虽然派驻基层检察室的重建并非是对原有检察室的简单恢复,是按照中央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赋予检察室新的时代内涵,但其在实践运行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要促进派驻基层检察室的科学发展,必须从制度和机制层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检察院派驻看守所检察室的主要职能是对看守所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其监督分为两个层面,合法性监督和保障性监督,后者应以前者为前提,二者结合以落实法律监督职能,全面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保障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反映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这一特色政治制度,并根据形势变化和现实需要,进一步拓宽国家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丰富协商民主形式,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特别是要更加重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与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推进其朝着广泛、多层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韩鹏  王沛 《公安理论与实践》2011,21(1):38-41,47
作为基层公安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专业警队,其之间的协作互助无疑有利于公安机关功能的放大和绩效的提升,警队之间的信息共享也是如此。将理性的民警和警队视为理性人或组织,设计其博弈模型并分析利益损益的各种情形,通过推导出的结果可知,基层公安局警队之间是否能够信息共享,关键要看是否存在能够产生协作的理性条件(如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换言之,如果能够建立信息共享对双方或多方均为有利的制度,则警队之间的协作条件便会理性地生成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冲突的发生源于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当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弱化,无力向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或者由于与资本相结合,出现"逐利"行为,直接侵害农民利益时,都有可能导致矛盾的发生和冲突的激化。要实现基层的"良治",需要通过基层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化、上下级之间财权、事权不对等现象的重新调整、基层干部的评价方式变化,以及乡村债务的化解等方式,促使基层政府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从而构建起真正有利社会稳定的农村冲突化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项目制社区自治旨在以组织、关系和激励结构的变革,形成基层社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轨动员治理,化解科层体制与基层自治的张力,实现共生式发展。围绕项目制展开的社区自治通过自治金的嵌入、自治团队的协作和自治机制的设计等治理要求,诱发了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的重构并产生了强大的溢出效应。项目制自下而上的“反向发包”特征,不仅释放了基层社区的活力,还促成基层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成为基层治理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的破题之钥,对基层治理具有持续性及不断增长的影响力。项目制的社区自治,将成为贯通基层社区与党、政府和社会的一种新双轨动员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的大局;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加强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基础性工作;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和探索实现党员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任务。当前实现党员主体地位还存在着思想认识、制度机制、环境氛围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实现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培养党员主体意识作为首要任务;必须把创新和完善制度机制作为基础性工程;必须把完善和健全保障机制作为根本要求;必须把创新和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作为载体和平台;必须把营造党内民主讨论、民主监督环境作为有机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及其对执行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直接影响着农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对于提高农村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现状影响着执行力的发挥,必须加强农村基层政府的信用建设,以提高其执行力。  相似文献   

18.
统战须做人的工作,应了解中国素朴民本思想。其合理立意,“君民”互动,“信”“诚”“礼”“刑”与“民”之关系,民本的目的性、主体性,“君”“民”区别对待等理论对统战都有启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在"民众启蒙与乡村革命"的历史环境中,农民刘志仁在陕甘宁边区的领导下,对民间社火进行了改革与创新,使草根文化服务于政治,并且通过草根文化实现了政府对下层话语的渗透与控制,使政治与草根文化结合,形成了政府与民间社会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