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婚姻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而且也关系到子女、家庭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用法定的条件和程序来规范人们的结婚行为,使婚姻关系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1年4月28日修正并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新增设的无效婚姻制度填补了婚姻法中的一项空白。不但维护了婚姻法的权威性、健全了法制,而且为执法部门处理违法婚姻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2.
婚姻是家庭的支柱,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所以就某种意义上说,婚姻和家庭的稳定,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生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婚姻”这种在我国靠媒妁之言延续了几千年的古老传统,也并入了信息的网络。眼下,随着电脑、报刊、电视征婚的应运而生,许多预婚青年男女纷纷走出自己  相似文献   

3.
婚姻是产生一个家庭的前提条件,家庭是婚姻双方缔结婚姻的一个结果。每个家庭都可以说成是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婚姻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应该是纽带作用,现在婚姻出现裂变已经成为现在我国社会的一个比较严重的不安定因素。从社会背景上来看,离婚率大幅上涨,这导致了亲子之间的关系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在此之中,探望权的行使和满足就成为了考验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夫妻关系是社会基本的人伦关系,对调整夫妻身份关系的配偶权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夫妻双方的利益,而且还关系着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利益,关系着全社会的利益———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道德体系的维系。  相似文献   

5.
SUPERFICIALVIEWONTHEPROBLEMOFMARRIAGEANDFAMILY婚姻家庭制度是社会制度的组成部分,阶级社会中的婚姻家庭制度都具有~定的法律形式。婚姻家庭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又不同于其他上层建筑。婚姻家庭不是自始存在永恒不变的,婚姻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性和血缘关系的社会组织形式。简单地说家庭包括婚姻,家庭离不开婚姻,婚姻组成了家庭,婚姻产生了家庭。婚姻家庭有其本身自然属性,男女的性差别,生理本能上繁衍后代等都说明了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婚姻家庭还有其社会属性,它是人类社会中特有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6.
《婚姻法(修正案)》关于夫妻财产制的规定体现出力求平衡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但《婚姻法解释(三)》的某些规定过于保护个人财产权利,直接适用《物权法》《合同法》规则处理夫妻财产纠纷案件,造成婚姻当事人利益失衡。基于社会调查和现今人们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考察结果,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应确立平衡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独立的夫妻财产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员流动加快,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断增加。婚姻当事人一方在外出多年后下落不明,导致婚姻关系名存实亡,另一方当事人不得不到法院诉讼离婚。因此,适用公告程序离婚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但婚姻是关系到人身的重要身份关系,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和谐都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团结,准确适用公告程序离婚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离婚     
张勇  马娟 《检察风云》2011,(24):7-7
婚姻,千百年来人类亘古不变的话题。古今中外,人类无不以婚姻为纽带,组建家庭,又以家庭为纽带,形成氏族,成立部落甚至是国家。不论是文成公主进藏还是昭君出塞,不论是政治婚姻还是利益婚姻,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颁布的两部婚姻法是调整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人民法院审理婚姻家庭案件的法律依据。婚姻法作为我国的基本法之一与千家万户、男女老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幸福、家庭和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今年是1950年婚姻法颁布四十周年,是1980年婚姻法颁布十周年,民政部等十个部门联合通知,要各地结合婚姻家庭领域的现实状况,深入广泛的在我国各族人民中开展宣传婚姻法、学习婚姻  相似文献   

10.
在审理离婚案件中遇到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婚姻的基础是什么?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当事入双方的婚姻是离还是不离。这对于宣传贯彻新婚姻法,正确处理好离婚案件,具有实际意义。婚姻制度是一定社会制度下形成的婚姻关系,由社会的经济制度所决定,把男女双方的感情作为缔结婚姻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相似文献   

11.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地阐明了婚姻与家庭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婚姻与家庭形态是与社会形态相适应的,也就是説,有什么样的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就有什么样的婚姻与家庭。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指出:“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宋帅 《法制与社会》2010,(11):180-18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家庭和谐做支撑,家庭和谐需要良好的婚前教育,婚前教育能够有效的避免婚后家庭所出现的悲剧和伤痛,使婚姻当事人成为有初级婚姻知识的人,促进家庭的和谐美满,从而为社会和谐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探讨婚前教育问题研究的原因,婚前教育的硌要性以及可行性举措,阐述了婚前教育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要性意义以及任务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07,(1):94-95
婚姻家庭是民商法中最为传统又最寓时代感的内容。是古老又现代的永恒话题。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家庭演变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14.
网络婚姻是指在网上组建的一种虚拟的、只存在于网上的、精神上的所谓婚姻。根据网络婚姻的社会功能,可将其分为角色认知型、求偶见习型、情感补偿型三种。网络婚姻有悖于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使家庭观念产生变异、婚姻形式多样化、性关系更为随意,破坏现实夫妻感情,导致现实婚姻破裂,影响家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作为夫妻关系的核心内容,夫妻财产制既关系到婚姻的稳定,又关系到民事交易安全。我国现行《婚姻法》中有关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仍有不少缺陷和漏洞,使妻子一方处于弱势地位。虽然罗马法中的婚姻家庭制度适应的是奴隶制社会民主共和国的需要,但在夫妻财产关系方面产生了不少维护妻子一方利益的特殊规定,这些规定至今仍对我国的立法完善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当今民事案件高于刑事案件。而婚姻案件又在民事案件中居首。基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离婚率逐年上升。研究、探讨其形成过程、后果,乃至用法律手段进行有效解决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尤其是在2001年4月28日人大修改婚姻法后,对于人们在婚姻领域中的行为怎样纳入法、德轨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雷明贵 《行政与法》2010,(10):116-119
婚姻立法是对一个社会的家庭、婚姻状况现实的描述及理想表达,本文通过建国后几部婚姻法的变化,把婚姻和家庭制度放回到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中,把握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特点,理解国家对家庭这一社会设置的治理路径:从全面介入到有限度退出。  相似文献   

18.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不仅关系到男女老少的切身利益和千家万户的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兴旺和两个文明的建设。如何正确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呢?一方面,要靠社会舆论的引导,美好的给予赞扬,丑恶的给予谴责;另一方面,要靠国家法律的约束,合法的给予保护,违法的给予制裁。前者叫道德规范,后者叫法律规范。这种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就叫婚姻法。  相似文献   

19.
关于婚姻自由原则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被认为是人伦之始,是现实社会中建立家庭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人类在采用婚姻这种方式构筑社会基本体系的时候,为了保证这个被构筑体系的稳定性,人为的在男女长时间的两性关系上设立了许多障碍,从而达到规范和掌握微观社会的目的。在这诸多条件的桎梏下,婚姻成立的私益要件,即结婚双方当事人基于合意而结合所体现的个人意思自治不受公力及其他外部因素干涉的权利,也艰难的被确立下来了。一、婚姻是两性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要论婚姻自由原则,就不得不涉及到婚姻这个概念。对婚姻的定义,我认为,婚姻应当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  相似文献   

20.
纪元 《法制与社会》2011,(32):232-233
我国"80后"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主力军,其价值观关系到祖国未来,所以研究"80后"大学生婚恋观具有重大意义。"80后"大学生在婚姻恋爱方面的价值观存在着许多问题:择偶利标准益化;恋爱动机不纯洁;择偶方式盲目化;对婚姻信心不足;过分强调感情,忽视婚姻义务。为了帮助我国"8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方面要形成合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