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形势下流浪乞讨人员的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流浪乞讨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正常、摇摆、反常等三种类型。流浪乞讨人员引发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城市形象,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给城市管理带来难度。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对策是既要相信政策,澄清错误意识;又要正视问题,制定《办法》配套措施以确保政策的执行。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流浪乞讨人员从数量到质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基层基础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他们向富裕城市规模流动和以特殊方式行乞,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另外,其数量的增加和流动频率的加快势必增加城市治安管理压力,使发案率上升,治安状况恶化。针对其影响相应的对策是:建立行乞人员流动规模引导体系;尽快出台《公共秩序保障法》等法规;相应调整和完善警务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3.
对于雇佣救助合同的性质及法律适用,我国学理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分歧。雇佣救助合同应当适用《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及《海商法》第九章"海难救助"的相关规定。雇佣救助合同适用一般民事法律存在弊端,不仅忽视了雇佣救助合同的特殊性,也不足以调整雇佣救助合同,并且难以处理雇佣救助合同与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衔接。关于雇佣救助合同的救助款项,《海商法》第176、180条以及第183条的规定均可在特定条件下予以适用。尽管最高人民法院(2016)最高法民再61号民事判决与《海商法》修改并无直接联系,但该法修改时应对雇佣救助合同作出明确规定。各界应审慎看待本案。  相似文献   

4.
《行政强制法》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对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主体规定不完全一致,执法实践在行使该行政强制措施时,仍然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而未遵照《行政强制法》。究其原因是实际执法客观制约因素的存在,如警力不足,无法短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解决等。解决由于法律依据之间冲突的选择问题,要从程序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和结果价值出发,通过提高交警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优化警务辅助人员工作任务分配和完善法律规定等方式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公安执法理念应适应《民法典》的新要求,在履行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安全职责时应以《民法典》为重要依据,进一步正确处理民事纠纷与行政案件、刑事案件的关系,注重厘清不同案件的边界以及做好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与实施 ,对于规范工伤保险制度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健康 ,维护职工的权益有着重要意义。在实践中 ,要严格把握其与原《试行办法》的不同 ,依照新的规定处理工伤保险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要总结实践经验 ,为立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雅 《青海人大》2007,(5):12-12,11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07年执法检查工作安排.6月至8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和《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在听取了省有关部门关于《消法》和《实施办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汇报后,  相似文献   

8.
作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反思,在对制度本身的功能定位基础上,以"流浪乞讨人员获得救助权"为视角展开分析,其结论是制度的完善应围绕获得救助权的保障和实现加以架构,合理界定权利主体和救助条件,明确救助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实行分类救助和先行救助,完善权利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9.
《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和新《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并没有完全解决许多城市所面临的流浪乞讨问题,有的城市甚至日趋严重.文章在对我国流浪乞讨问题的历史与现实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收容遣送办法》与现行《救助管理办法》的对比,分析了当前国务院颁布的《救助管理办法》之得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进行重构的若干设想,以期对相关立法及管理机关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类公文著述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讲解存在某些错误或不足之处。公文著述解释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必须扣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吃透相关公文的规定 ;注意《办法》规定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既要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又要善于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当前治安形势严峻,特别是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一线执法民警的伤亡逐年有急剧上升的趋势。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一线执法民警的法律保护:一线执法民警除了要坚持文明执法,加强实战训练,依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使用合法暴力外,社会宣传媒体、公安督察、纪检等部门要把握正确导向,维护执法尊严,以改善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安机关执法监督是国家民主与法治建设、约束警察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以及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当前,公安机关执法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正确的执法监督观念、监督力量分散、缺乏监督合力、监督措施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等不足,制约了监督功能的发挥。在从严治警的形势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公安机关执法的监督,充分利用监督资源,保障公安机关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3.
行政强制制度是我国行政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项制度为基本内涵的。行政强制是保证行政机关顺利履行法定职责,依法行使行政权的有力保障。由于没有统一立法,因而存在行政强制权的设定权归属不明、缺少程序规范、裁执不分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一部《行政强制法》来规范政府的行政强制行为。《行政强制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该草案以规范政府的行政强制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为目的,规定了实施强制应当遵循的法定原则、适当原则、不得滥用原则、和解原则、强制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和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公安民警的执法活动不仅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安居乐业,而且也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着法律的实施和法制的权威,关系着社会秩序与公正,关系着民众的权利与自由;同时,也关系着人民警察自身的形象和处境。当前公安民警执法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践中应加强学习,增强民警的法制意识,提高民警的政治素养;强化“民本”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强化“监督”意识,做好执法监督工作;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法责任。  相似文献   

15.
公安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公正和不文明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执法指导思想不端正则是最根本的思想根源。因此,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坚持执法为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坚持执法为民,必须摒弃不良的执法思想;必须树立正确的执法观念;必须贯彻严格、公正、文明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地屡屡发生执法民警遭受袭击事件,直接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利,严重干扰了民警的执法工作。袭警案件的频发既有社会原因和行为人的原因,也有立法和司法的原因,还有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自身的原因。因此,要有效打击袭警行为,确保民警人身权利,需要加大对袭警行为的制裁,需要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需要公安机关对民警的关爱,需要民警自身素质的提高,杜绝野蛮执法。  相似文献   

17.
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要求;“执法为民”理论的确  立,对公安工作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实践中,应狠抓五个强化,切实提升执法为民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应始终坚持立警为公和执法为民,但当前公安机关的执法观念还存在着偏差.因此,应进行执法观念的革新,树立民本思想,并从日常工作机制、行政管理体制、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安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公安执法为民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刑诉法对“技术侦查措施”有新的规定.解读这些规定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内容:技术侦查措施的含义及其特点、种类、技术侦查措施与常规刑技措施的区别;技术侦查措施的三个适用范围、一个适用环节、三个适用对象的立法规定;技术侦查措施的控制原则、使用主体、批准与决定主体、执行王体、审批程序、监督机制;使用技术侦查措施获取证据材料的证据效力的条件、证据材料使用规则.  相似文献   

20.
公安行政执法是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从而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目前警察行政执法存在越权执法、以特权思想执法、随意性执法、不遵守法定程序等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相关法律不完善、执法观念落后、财政保障格局不合理、评价机制缺乏科学性、警察素质不高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等。应严格限制非警务活动、完善行政立法、强化民警法治意识、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提高公安行政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