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的父亲张西曼(1895—1949)教授是九三学社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他从1908年加入同盟会开始,毕生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洪流,被誉为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且是“推动历史潮流”的革命者。1949年7月10日张西曼因多年革命奋斗积劳成疾不幸逝世,年仅54岁。正值壮年本可以大有作为于新中国的张西曼精疲力竭地倒在了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新中国的大门外,使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是由湖北籍才女贺彦微于1916年创办的,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悠久的办学历史。是新疆近代教育的摇篮。解放前毛泽民的夫人朱旦华等一大批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者曾在这里工作,进行革命活动,使她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撒播革命火种的重要基地,成为新疆抗日救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全国解放后,  相似文献   

3.
霞飞 《党史天地》2008,(5):38-44,56
革命委员会,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中国政权机关。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到底是怎么样产生的?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设想了对国家政权机关进行改革的方案。北京大学的所谓“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出来后。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不仅是一次结束中国封建帝制的革命运动,而且是中国近代国家与近代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将封建王朝国家和以夷夏之别为标志的古代民族向近代世界主权国家和近代民族转化的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这使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国家和民族产生、形成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12,(7):32-32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中国近代革命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1920年初,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开始酝酿建党的问题。在法国留学的蔡和森则明确提出应该建立"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上海、北京、武汉、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是中共党团思想文化宣传的主要阵地.它通过编缉特刊、不定期刊发文章、长时间登载广告等形式,深入宣传和推介马列主义.《中国青年》对马列主义的传播具有系统性、富有层次性,有力地促进了革命的各阶级尤其是广大青年统一认识,端正革命指导思想,保证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回溯我们党的历史,在过去的二十一年中,我们党曾经历了中国革命的许多伟大斗争,经历了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到今天,我们党已经是一个有八十万党员的全国性的大政党,也已经是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巩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地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6,(1)
张如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杰出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他一生致力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宣传,强调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本文通过分析张如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系统梳理张如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贡献,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其对我国理论工作者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1853年发表的《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是马克思理解和研究中国的开山之作,在其"论中国"思想史与传播史上具有源头活水的地位。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对中、英等国的经济社会分析,预见了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的两极相联。160年来,该文以多种文字、多重主题、多个版本在世界上传播了中国形象。作为首篇译为汉语的马克思专论中国的文章,它促进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觉醒。这也使得马克思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率先垂范者,当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应从马克思的中国研究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0.
哥白尼革命     
近代科学是在一场科学革命中诞生的。这场革命首先是一场观念革命,是在既有的古典数理科学中的一场基本概念框架的变革,哥白尼发动的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则是整爪近代科学革命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1.
峥嵘岁月六安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大别山北麓、安徽西部,俗称皖西。六安是中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安徽革命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区域;是大别山革命斗争的重要策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六安地区马列主义传播早,党团组织建立早,党团骨干培养多,从党的成立到抗日战争前期,六安籍党员长期占全省党员总数的一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时代的网络空间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革命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革命文化网络传播有利于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侵蚀、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然而,囿于革命文化和文化网络传播的特质,革命文化在网络传播过程中面临着革命文化网络传播主体权威被削弱、革命文化网络传播范式受挑战、革命文化网络传播受众个性化凸显和革命文化网络传播遭遇商业化侵蚀四个方面的困境。通过进一步加强革命文化网络传播队伍建设、创新革命文化网络传播范式、推动革命文化网络"分众化"传播、完善革命文化网络传播制度,能不断提升革命文化网络传播效果,彰显革命文化网络传播的时代价值,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聪  魏恋舻 《湘潮》2013,(1):66-6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关于"告别革命"的广泛讨论,主要集中于革命和改良的概念、革命与改良或改革的关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评判、革命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的研究方式问题、新世纪要不要"告别革命"等方面。但对近代革命概念的变化缺少相应细化研究,对当代是否"告别革命"作出欠缺超越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开始指导中共转向建立苏维埃政权。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共转向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整个进程中,不仅存在着理论上的严重不足,而且还存在着实践中的重大失误。这些不足和失误的客观原因在于共产国际照抄照搬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却忽略了其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主观原因则在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规律认识和掌握不深刻,还不善于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储天虎 《党史纵览》2010,(12):43-46
在中国近代史上.辛亥革命对陈独秀的影响可谓刻骨铭心,对辛亥革命成败经验教训的回味、思索.一直是陈独秀思考近代中国革命问题的一个基本切入点和参考系.因此.研究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纷繁复杂的思想认识。学界关于“陈独秀与辛亥革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国历经了多次革命。对于近代革命,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从“内卷化”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近代中国革命存在内卷化现象。太平天国革命、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有其进步意义,但是却始终没有解决农民问题,反而使农民的生活日益艰难,突出表现为土地政策的异变、乡村控制体制的异变和农民赋税的异变,导致了革命的内卷化。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和国民党都具有不可回避的阶级局限性,这些阶级均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这是造成革命内卷化现象的最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14,(2):F0004-F0004
正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北路245号。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6月,是阎锡山创办的师范学校。然而开办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用来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的坚强阵地,成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重要的活动基地之一。1924年,青年团太原地委在此建立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胡为雄 《理论学刊》2012,(3):9-17,127
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大体分为明显相关的三个不同层次,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和阶级斗争的策略。阶级斗争的观点是这一理论的精神内核,阶级分析的方法是这一理论向"实物"形态转化过渡的中间环节,阶级理论具体化为实践理性的表现形态。这种多层次理论结构使毛泽东的阶级斗争理论具有独特丰富的内涵。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辉煌胜利本身已证明了毛泽东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深刻性,阶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阶级斗争策略的正确性。毛泽东谈论社会革命、中国革命往往将其与革命战争维系在一起,对政治革命的具体形式作了具体分析。毛泽东以马列主义国家学说为思想指南,严谨地指明了中国革命将以建立何种国家制度为最后归宿。中国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是中国社会历史上迄今为止最新最进步的政治形式。它一方面是对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政治体制的借鉴,另一方面又是把握中国具体国情进行的一种政治创造,是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政治理论和国家理论于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9.
钱江 《党史文苑》2013,(10):31-33
1966年5月25日.北京大学聂元梓等7人贴出所谓“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宋硕、陆平、彭骊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时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骊云的十年厄运就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理论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以杰出的才能把马列主义的精髓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以科学的求实精神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