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28日通过的总额为819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方案中规定,构成经济刺激计划主体的基建项目,包括联邦建筑和学校,除极个别例外,将禁止使用外国进口的钢铁材料。而之后于参议院讨论的文本,则要求所有经济刺激计划项目,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设备和商品。如何评价这一条款?  相似文献   

2.
2月13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为重整美国经济迈出的第一步。然而,方案中赫然在目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却招致了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非议。该条款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经济刺激方案的资  相似文献   

3.
面对金融海啸,美国新组阁的奥巴马政府中出现了"购买美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有提议要求总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钢铁,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美国国会参议院2009年2月6日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加入一项议案,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  相似文献   

4.
美国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和日益完善的资本市场,造就了美国宽松的金融环境,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新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这一波危机是在各国政府大力度救市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刚刚上台,新的巨额刺激经济方案刚刚实施,美国股市出现的剧烈暴跌和美国经济的全面恶化,表明这一轮危机远非政府所能救助,也远非在短期就能走出困境。这不但表明世界经济形势的严峻程度,也表明国际金融机构对这场危机的把握能力与驾驭能力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6.
美国封闭钢市场失大于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决定提高钢材进口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在3月20日正式生效。号称自由贸易鼓吹者的美国,竟然封闭自己的钢产品市场,到底为什么? 美国政府对进口钢产品征收高关税的措施,是在世界钢铁市场供过于求、生产能力过剩和美国钢铁生产因经营不善面临重重困难之际出笼的。  相似文献   

7.
几经周折,美国参议院终于通过了奥巴马总统的经济刺激方案。从美国的振兴计划中,正在思考如何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中国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李琮 《瞭望》2000,(37)
美国新经济的基础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取代工业经济是历史规律;发展新经济的条件并非美国所专有,其他具备条件的国家也可以走上新经济的道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为新经济发展而奋力追赶。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概念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The New Economy)是现在各类媒体使用较频的词汇,实际上起源于经济学家对美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有别于传统经济特征的现象的重新解释。最早见之于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该周刊记者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新经济的胜利》。 什么是“新经济”呢?目前,媒体上关于新经济的说法有十种之多,有网络经济、商务经济、高科技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风险经济、创新经济、全球化经济等,但概括起来,无非是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狭义的看法是,新经济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全球化经济,以新型企业和新产业为主。其实,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商业周刊》,在界定这个名词时  相似文献   

10.
邓荣荣  陈鸣 《学理论》2010,(5):28-29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钢铁贸易方面纷纷采取保护措施,对进口钢铁产品实施反倾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国,更是频频遭遇国外反倾销措施。如何应对对外钢铁贸易摩擦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出口企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钢铁对外贸易摩擦的现状、成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新经济”又称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是以网络技术、数码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仞于美国的新经济造就了美国战后延续时间最长(110多个月)的经济繁荣。这期间,在美国经济火车头的带动下,世界各地区经济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许多人认为这是新自由市场主义的胜利,要求进一步放弃政府对经济特别是“新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管制,发挥市场作用。然而最近随着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的暴跌,人们又对曾推崇倍至的“新经济”提出了质疑。因而,认真研究分析“新经济”与政府干预之间关系具…  相似文献   

12.
在翁宇庆教授所在的国家冶金工业局主楼的办公室,他告诉记者,这一课题是首批十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唯一属于国家经济部门的项目,其原因在于这项研究对于整个国家的工业基础将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代冶金工业已发展了130多年,作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我国对于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开发意义何在?翁教授这样阐明课题主旨:“钢铁材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工程结构材料,应用范围极广,价格低廉,一吨钢的价格比一吨矿泉水还便宜,并且铁矿资源蕴藏丰富。因此预计在2050年以前还无法找到替代品。但是如何生产出高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求知》2000,(9):44-44
国家信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鹤指出,我国在发展新经济方面,不能重复别国的道路,应建立自己的产业标准。政府今后在制定相关政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变化,同时要更加关注国际经济背景的变化。新经济的出现正在推动全球经济从制造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我国产业政策重点是反对垄断,大力发展包括保险、电信、法律咨询等在内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对于始于 2 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 ,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按照人们比较普遍的看法 ,所谓“新经济”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知识经济 ,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生物技术、知识为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美国“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正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其在提高生产力、增加就业 ,减少结构失业 ,提高经济增长率以及提高消费者购买力等方面表现出的近乎奇迹般的作用让许多人叹为观止。但是从 2 0 0 0年下半年始 ,美国经济出现了明显放慢的趋势 ,以致于今年初美联储不得不调低利率以刺激经济 …  相似文献   

15.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自启动 以来,在外汇市场上久跌不 止,引起经济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对此探本追源,称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过于强大和欧洲央行干预不力。比利时学者沃尔热另持一说,将欧元的羸弱归因于欧洲“新经济”比美国落后甚多,并下断语曰:只要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不缩小,欧元在外汇市场上就难与美元一争高下。 沃尔热先生为欧元前途号脉,准确与否,有待时间验证,但他说欧美之间“新经济”差距甚大,并非虚言。所谓“新经济”,即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知识经济。美国人身体力行推动“新经济”,已有时日;欧洲…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 急速下滑,美联储年初两度 采取非常降息措施,仍未遏制滑势,形势比预期严重,调整期可能延长,但传统意义上的衰退似可避免,消费者信心成为左右美国经济走势的关键因素。多重因素加速经济下滑 当美国政府正为其“新经济”现象沾沾自喜、国际社会开始研究“新经济”如何改变美国商业周期之时,美国经济却从经济史上最长的扩张期的巅峰大幅滑落。 导致此次美国经济从高峰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商业周期所致。美国经济持续扩张已近10年,“新经济”现象的凸现,使人们误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周期已经淡化甚至不复…  相似文献   

17.
4月上、中旬,美国经济中有两 件事颇为引人注目。一件是 纽约股市大动荡,另一件是克林顿在白宫召开百人大会,讨论美国“新经济”问题。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看似偶然,却又有其内在联系。信息业特别是其中的网络业,是“新经济”的重要标志,这个新兴产业的公司股价如日中天,起到了集中资金、支撑“新经济”的作用。然而网络股定值过高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又导致宏观经济的不平衡,对“新经济”的持久不衰构成威胁,这是一个矛盾。纽约股市的大动荡,是一次人们期待已久的网络股大调整。 这次股市大动荡的导火线之一,是因微软公司反…  相似文献   

18.
危机源头是在世纪之初,美联储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9·11”届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挽救经济。美国货币扩张导致大量美元资本流向中印等国寻找新的资源配置。同时.大幅增长的东亚贸易美元和中东石油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回流美国,从而支撑美国人依靠廉价信贷消费,造成即使当美联储在2004年开始加息后,长期利率仍然出现了下降。这刺激了美国住房消费,推动了房价上涨,随之这又释放出更多的投机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上看,美国的经济结构 是不断升级的,竞争和科技 进步是推动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动力。20世纪70—80年代,美国产品竞争力下降,日本占了上风,尤其在钢铁、汽车、半导体三个领域,美国丢失了不少市场份额。严峻的形势激发了美国各界的忧患意识。企业界一马当先,先是向日本学习,振兴制造业。接着就抓住信息化和全球化这两大法宝,对传统产业进行了彻底改造、改组,到90年代中已取得显著成效。美国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和产品结构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跨进了知识经济的门坎,并使这次周期扩张打破了历史纪录。以信息产业为先…  相似文献   

20.
冯坚 《瞭望》2002,(14)
欧盟委员会日前宣布,作为对美国提高钢铁产品进口关税的报复措施,将对美国产品课以重税,并已向各成员国通报了一份美国“敏感产品”清单。同时,欧盟初步决定也对钢产品征收高额进口关税。正如舆论所说,欧美钢铁贸易战正在升级。此次钢铁贸易战的直接受害者是欧盟的钢铁企业,但也会波及其它领域,因此对整个欧美关系的影响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