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懿 《工会博览》2009,(4):92-93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利益的碰撞和深层矛盾的暴露,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种矛盾的爆发,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新原因,群体事件的爆发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要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有效化解群体性事件,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2.
从利益视角认识和应对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群体性事件是利益分化过程中人民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在社会转型时期未获有效调控的集中表现。消解这一问题,从利益表达的视角看,应该加强利益主体利益表达的合法性教育,拓宽利益表达渠道,健全利益表达主体,完善利益表达机制;从利益综合的视角看,应该坚持利益和谐原则,防止利益综合两极化,运用进取性综合结构加强社会动员和协调,增强党和政府的利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民众环境权意识逐渐增强,但政府的决策机制、工作效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加上环境事件本身危害的显著性与远性,导致了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频发。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效率提高、建立健全与民众的沟通机制,最终提高政府公信力等途解决,同时民众也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不断发展今天,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群体性事件开始逐年增加。文章以群体性事件法理思考为写作对象,首先介绍群体性事件法律定义,接着分析了群体性事件法律成因,最后介绍了群体性事件法律规制,以便更好推动群体性事件解决。  相似文献   

5.
朱文勇 《法制博览》2013,(3):132-13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越来越频繁,今年6月笔者所在城市的中山市沙溪镇也发生了一起群体性事件。这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社会已经进入一个矛盾的高发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群众的维权意识有所增强,但与这种维权意识增强相对应的维权制度还远远不够完善。因此,我们从立法上确定一个减少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制度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而这一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在立法的时候更多地保护相对较弱势群体的利益,让多元的社会利益都能在立法层面充分表达。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媒体在便利信息传播交流的同时,也容易扩散不良和有害信息、放大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被敌对势力利用进行颠覆破坏活动,使得相关部门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的快速转型,但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转型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社会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矛盾会以集体行动的方式非理性的表现出来,产生了所谓"群体性事件",对政治秩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强烈冲击,有必要以法律的方式予以规制。本文分析了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性质,提出了对群体性事件进行法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现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群体性事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武装部队作为维护社会主义建设与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新时期处置群体性事件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以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并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些群体性事件最后通过各种形式得以解决,避免了我国财产、人身生命等的损失,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作为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解决及处理部门,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职权?如何发挥其本职工作?政府部门如何转变职能,把政府建设成为服务型政府,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成为我们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进入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根本性转变。其间社会矛盾凸现,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于多发、高发态势,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也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理论界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涵义、特征、性质、类型、危害等基本问题,对于我们处理群体性事件、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结构有了巨大的变革,各利益群体的权利意识不断觉醒,不同立场的群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逐渐凸现出来,群体性事件就成为一种较为激烈的表现形式,这是社会的发展中不能回避的问题。随着自媒体等新闻媒介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信息传播中,网络成为社会各阶层表达意志的重要平台,网络这一自由表达态度的平台一旦没有理性管理就会对政府的治理提出挑战。群体性事件更容易引起网络的关注,在网络舆情的社会现状下,如何把握二者的关系,本文将以环境群体性事件在网络舆情下的处理为例,分析现存的问题,探析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为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管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董阳 《法制博览》2015,(1):159+158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数量逐年增加,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的规模不断升级,表现形式越来越激烈,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武警·部队在处置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处置行动中必须本着高举三面旗帜的原则,综合运用情理攻心、政策攻心、武力攻心、惩治攻心等谋略手段对闹事群体进行攻心,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圆满完成处置任务。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群体性事件进入高发期。其中农民群体性事件占相当大的比重。群体性事件的高发引起了学术界的"群体性事件研究热"。不少政治学、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也都在这一领域选题。《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是宋维强的博士论文。  相似文献   

14.
《南风窗》2014,(6):19-19
<正>根据最新发表的《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00年到2013年9月,规模在100人以上、被新闻媒体公开报道的国内群体性事件,共计871起,约55%与维权相关。2012年是群体性事件高发期,占总数的24.0%,这要求我们进一步规范公权力运行,用法治思维化解纠纷。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使其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影响既有负面效应,也有正面的功能。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加强学习,提高网络舆情驾驭能力;加强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阵地建设,净化规范网络空间;加强教育,创建网上文明家园,积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1年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学理性反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体性事件在性质上颇具抗争政治特性,这直接映射出社会的急剧转型;事件的当前总体格局虽纷繁复杂,但其治理体系尚未健全,政府的治理能力非常有限,因而很多事件难以得到有效处置;信任短缺成为贯穿诸多事件全过程的重要变量。对2012年群体性事件的预测是,网络群体性事件仍将势不可挡,农村群体性事件仍将高位频发,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的群体性事件将阶段性高发,房地产市场将出其不意地成为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新领地。  相似文献   

17.
唐青云  汪军 《法制博览》2015,(6):186+185
处置群体性事件要求高、难度大,武警部队在处置行动中,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正确、合理运用法律武器,依法高效稳妥处置。  相似文献   

18.
佳能 《工会博览》2010,(13):14-14
自2008年7月8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工会成立以来.结合新环境下两新组织工会工作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下两新组织工会工作方法。通过沟通增进劳资双方信任、协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以“和谐劳资关系”为己任的发展目标.并且推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其中以完善的例会制度以及劳资协商程序为依托的良好沟通机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法制博览》2019,(23):193-194
伴随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有序推进,新时期对于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公众的生活,由于网络引导对于公众的行为、思想等也产生了很多的影响,如何正确地运用网络舆情,降低群体性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且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成为当前相关部门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网络舆情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探讨了群体性事件中网路舆情的引导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伊薇 《法制博览》2014,(1):139+78
环境问题由来已久,由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越来越多的引起各界关注,本文从行为方式的角度将环境群体性事件分为暴力型和非暴力型两类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类事件各自特征的比较分析,试图找到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