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构与行政》2023,(7):39-41
<正>近年来,东营市河口区坚持登记管理和监管服务并重,聚焦构建事业单位法人全生命周期监管服务体系,不断激发事业单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打造“四个规范化”登记管理,前移监管“关口”(一)做细“规范化登记管理”,系好事业单位发展“第一粒扣子”。一是优化登记流程,提升登记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机构与行政》2023,(2):15-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郓城县委编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根本土,抓准“突破菏泽”郓城先行区目标定位,着眼富裕、红色、信义、幸福、美丽“五个郓城”建设新篇章,聚焦中心,服务大局,统筹机构编制资源服务保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助力打造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郓城样板”。一、深耕不辍优化营商环境,聚势赋能助推产业升级(一)提升行政审批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目标,通过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强化品牌引领,打造高质量服务样板,助力昌平区高质量发展。早上9点,在昌平区回龙观地区的“回+体娱加速器”创业孵化基地内,负责孵化基地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白晓硕正认真处理文件。一年前,她还是个全职妈妈。去年7月,在龙泽园街道就业服务专员的帮助下,白晓硕找到了称心的工作。“现在我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单位,实现了生活和工作两不误。”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滨城区委编办聚焦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变更、监管、注销等全生命周期,强化数字驱动,打造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监管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一、优化服务方式,开通准入环节“快车道”一是编制“1+1”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事项清单。包括法人登记、印章管理、章程、业务范围、年报公示等高频办理事项,针对每个事项编制业务流程图,细化分解申请、审核、  相似文献   

5.
<正>房山区政务服务局党组聚焦党建引领共建共商共管共办共享,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综合党委,创建“红窗政务”党建品牌,构建“中心综合党委+各大厅党支部+业务窗口党小组”三级架构,使服务大厅成为助推房山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区政务服务中心进驻单位多、党员隶属关系分散、业务交叉频繁,协调不顺、合力不足等问题凸显。”房山区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6.
张斌 《奋斗》2022,(9):37-40
<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党中央赋予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职责使命,科学谋划部署,牢记“国之大者”,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水平,全面加强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机构与行政》2023,(8):29-31
<正>烟台市福山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部署要求,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扎实做好“四个聚焦”,强力推动开发区回归主责主业,大力提升与属地单位配合协作水平,有力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一、聚焦“精机构、活体制”,促进开发区瘦身强体坚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精简优化工作机构,大力推行“党工委(管委会)+”模式,有力促进开发区瘦身强体。  相似文献   

8.
《机构与行政》2023,(5):7-8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有关要求,倡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聚力服务市委“两大战略”和“三个升级版”工作部署,东营市委编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组织开展职能运行“查痛点、解难点、疏堵点”工作,着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力服务保障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以来,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最低、时限最短”的“三最”营商环境,叫响“衡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衡水市行政审批局聚焦解决经营主体发展中遇到的堵点难点问题,助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启动“个转企”国家级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机构与行政》2023,(5):49-50
<正>临朐县立足铝型材加工传统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机构编制服务保障作用,聚焦产业发展,优化事业单位设置,强化人才保障,有效助推铝型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铝型材生产企业78家,年产能达到180多万吨,年产值400多亿元,先后荣获“中国铝型材产业基地”“中国(江北)铝型材第一县”等称号,成功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省级特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邵钢 《奋斗》2023,(10):57-59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构建发展新格局”。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哈尔滨新区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坚持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聚焦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元器件、软硬件服务等重点赛道,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吸引重大项目落地新区,  相似文献   

12.
<正>东营市垦利区加大职能运行监管创新力度,在聚焦服务大局、重点领域、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一、强化服务大局,全面监管实现新突破。一是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监管上实现新作为。依据部门“三定”规定明确的主要职责、部门单位工作要点等,按照全面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3.
李清君 《奋斗》2022,(3):31-33
<正>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旗帜鲜明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黑龙江省振兴发展面临着一个新的重要关口,正处于政策叠加、乘势而上的机遇期,爬坡过坎、调整转型的攻坚期,矛盾累积、风险交织的凸显期,激发潜力、振兴发展的关键期。会议强调“聚焦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动员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高质量发展具有追赶先进地区的爆发力;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23,(6):36-37
<正>长春市双阳区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一主六双”、全市“六城联动”、全区“三大战略”“三大攻坚”“四项行动”的战略布局,以落实优秀年轻干部“314151”选育工程和“双百双千双万”工程、人才工作会议要求为契机,聚焦干部人才“引育管用”全链条工作,精准施策、积极创新、狠抓落实,采取“三个坚持”务实举措着力建强干部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干部保障、积蓄人才力量。  相似文献   

15.
向颖羿 《当代贵州》2023,(46):50-51
<正>“双带五引”工程着眼找准机关党建服务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着眼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对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作出具体部署。今年5月,贵州省委办公厅印发7个基层党建行动方案,其中,《贵州省机关党建双带五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提出,在全省各级机关实施机关党建“双带五引”工程,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带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全国两会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的硬道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也为广大青年指明了奋斗方向。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中国电建团委按照中央企业团工委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中国电建党委部署安排,扎实推进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与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有机结合,团结引领9万电建青年胸怀“国之大者”、扎根基层一线,全力服务企业改革发展,踊跃投身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书写电建青春篇章。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23,(6):27-29
<正>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集聚着上市企业20家、独角兽企业4家、市“专精特新”企业205家、“国高新”企业817家。石景山园党工委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条主线,落实石景山区“品质先锋”工程要求,强化政治引领力、组织凝聚力、服务驱动力、人才吸引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23,(7):63-65
<正>陕西省铜川市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切实把责任担当落在具体行动上,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照金精神,在向中心大局聚焦、向高质量发展聚力中扛起新时代组织工作的使命担当。聚焦政治忠诚、思想领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施“信仰铸魂”工程,强化政治建设思想建设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河北中医药高等教育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全省中医药工作要着力推进“三扩大”“三深化”“四提升”。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要主动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注重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化、进阶式的服务体系,为地方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何广 《当代贵州》2022,(38):30-31
<正>黔南州聚焦省委、省政府“三大体系”“七化”建设和“十大专项”要求,坚持“稳粮优经”的原则,立足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具有黔南特色的“六大产业、五大工程、五大行动”为主载体的工作举措,着力构建三大体系,奋力探索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