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法治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对于我国全面构建法治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法制建设现状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的有效对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通过一系列手段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对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要在了解当前我国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的前提下,探析其所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农业、农民、工业、政府等与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的因素出发来找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干部驻村既是党走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治理的制度安排。干部驻村制度及其运行具有客观的政策逻辑、自洽的行政逻辑以及迫切的社会逻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场域转变过程中,不同程度面临角色冲突、权责不匹配,名实脱节、逻辑知行分离,激励强度失范、考评监督失衡等现实困境。本文认为,在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背景下,应推动干部驻村制度设计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运行程序法治化、考评监督协同化以及执行环境耦合化,以实现干部驻村制度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4.
有序、健康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对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具有引导作用的地方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进行探讨.基于个案访谈法、文献调查法发现,广西L镇政府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通过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优化转型,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取...  相似文献   

5.
6.
农民法治意识是推动农村法治建设的内在因素。新时代在"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要求下,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培育面临农民仍然不习惯用诉讼手段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留不住服务农村的专业型法律人才、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因此,要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提高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教育针对性,建设服务农村的专业性法律人才队伍,加大乡村法治建设投入,以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农民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权威,充分发挥法治在推动民族地区"三治合一"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8.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9.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加强法治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动法治乡村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9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0个,创建了江背镇金洲村等21个市级“法治乡村示范点”。一、长沙法治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万师 《行政与法》2023,(1):36-44
景村融合发展既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景区与周边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景村融合发展包括三种模式,即以景带村式、依村造景式和景村互托式。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景村融合发展规划,完善景村融合发展机制,加强景村人文景观开发、景村原生资源利用,能够提升景村融合的契合度,进一步带动景村产业发展,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2.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是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推进重庆市法治政府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的。建设法治政府,是重庆市在新时期法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由此,从重庆市的具体情况出发,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期打造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属于重庆模式的法治政府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6月1日起,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直接以乡村振兴命名的法律,也是一部全面指导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法律,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迈入有法可依、依法实施的新阶段.乡村振兴促进法通过立法形式,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规定,是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对于促进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方法论视角辨析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为精准扶贫方略在乡村振兴中的适用性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和国家政策进行分析后认为,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贫困治理仍然是实现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贫困治理仍须坚持精准思维,合理制定贫困标准,有效回应最基本生活和美好生活双重需...  相似文献   

15.
16.
李可  李建 《法制与经济》2021,(11):59-62
乡村治理能力法治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是"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不仅是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工具,也是乡村振兴法治化的外在体现.法治乡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法治保障.法治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包括法治乡村在内的法治整体框架内来运行.法治化助力乡村振兴应坚持党的建设与法治...  相似文献   

17.
18.
<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自2021年6月1日起,《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三农”领域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有效发挥法治对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对农村改革的引领作用、对乡村治理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艾萍 《中国司法》2022,(10):35-39
<正>我国乡村人口约5.0979亿人,占全国人口的36.11%(1),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有序的社会环境是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良好的环境需要通过乡村治理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立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2)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对乡村振兴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的最好诠释。要对乡村传统秩序破壁重塑,让法治之光浸润到乡村,法治乡村建设是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李三原委员说:报告对乡村产业市场化的表述不够。粮食产能稳中有增的同时存在耕作面积下降的情况,要考虑提升粮食产量增加的因素。果业发展中,应增加我省核桃等木本油料的干果产品。茯砖茶应作为我省乡村产业的品牌。大力发展药材等产品,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邓方安委员说:农业乡村厅所作的农村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全面、详实,是个好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