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恩格斯研究过原始基督教、宗教改革时的基督教新教和19世纪的基督教,其目的是借用基督教历史来隐喻当时的一系列政治事件与现象,所以批评恩格斯的研究缺乏材料支撑是舍本逐末.恩格斯用原始基督教历史预示社会主义运动的必然胜利,用新教改革历史暗示1848年德国革命中资产阶级的软弱,用19世纪基督教复兴运动喻指资产阶级的衰落.恩格斯的基督教历史研究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范例,对当下的宗教研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过程中 ,尤其是对制度创新的研究当中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参照系。新制度经济学中的许多方面都蕴涵着马克思主义的元素 ,马克思主义所研究的重要内容正是制度、制度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因此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可看到马克思主义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体现在诸多方面。虽然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有着根本的区别 ,但是两者在理论上却有着某些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对新中国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列宁主义政党制度的贡献最为突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帮助中国解决不同时代背景下所面临的危机方面,这三大贡献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具有解释力和推动力的;第二,这三大贡献被有效地中国化了,也就是说,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得到了改进,使其能够有效地满足中国的独特需求;第三,中国共产党发展和执政过程中的种种实践证明了这三大贡献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如何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推进其大众化进程始终是经典作家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经典作家关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方略主要有:以无产阶级政党及其国际组织为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时刻关注和维护广大工人群众的利益及其诉求为立足点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敢于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交锋和斗争为手段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报刊书籍等多种媒体为依托载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无可争辩的事实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教育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我们应准确把握经典作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实质和科学方法,切实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晚年特别关注小农问题 ,对小农的基本特征、社会定位、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小农的态度以及改造小农的途径和方法作了深入的阐述。恩格斯的这些论述 ,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早期报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准备;通过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对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阐释,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成果;以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毛泽东、邓中夏、萧楚女等为代表的中共早期报刊编撰群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主体力量。深入探究中共早期报刊所作贡献,对于在新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全盘否定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是在马尔萨斯关于人口与谷物之间必须保持平衡的大前提之下,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自然资源与人口增长保持动态的平衡。马克思和恩格斯将人口与自然和社会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并通过生态系统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阐述了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作为当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兼具马克思主义实践家和理论家之品格,富有深厚素养、鲜明特征和伟人风范,奠定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2020年11月28日,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二者不约而同地叩响了真理的大门,共同创立了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同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并为之起草党纲《共产党宣言》,共同领导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独自肩负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整理和出版(或再版)马克思遗著、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任。那么,恩格斯如何与马克思一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科学学说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怎样看待恩格斯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怎样看待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的捍卫与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闫志民,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蔡和森作为我国早期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和战略,形成了一系列反帝爱国思想。特别是他引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暴力革命”和建立联合战线反帝的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革命者影响重大,对马克思主义中...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著名学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编委会主席格奥尔基.巴加图里亚教授在提交给200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纪念恩格斯逝世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文章《恩格斯对马克思学说的贡献。论纲》中,扼要地总结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并结合当代现实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内容如下。由于这篇文章篇幅的限制,我只能尝试着简明地论述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1.关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起的作用,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认为他们两人是完全一致的,另一种认为他们两人相互对立…  相似文献   

13.
文化叙事的现实基础是现实世界以及人的活动,每一种文化叙事都与自己的存在场景有关。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的描述建立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基础上,社会实践是这种叙事的现实素材,唯物主义和辩证方法是这种叙事的哲学基础。历史上有过第二国际中后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叙事和修正主义文化话语的出场,苏维埃俄国在文化理论和实践中的话语延伸,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解构与建构,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文化创新。随着社会场景的交替和转换,马克思主义文化叙事朝着积极的光明的前景演进,其中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文化叙事方式的演变机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之所以能深刻地改变世界是因为:它创立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明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方向和道路;其理论品质使其能够超越历史和地域局限,成为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是因为:它在解决中国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把握和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能够准确认识中国基本国情,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得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指引中国成功实现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转变是因为: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由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沃土;形成了自己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的贡献;更重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把解决国际问题放在了突出地位,使中国为人类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全球化的深刻影响,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的特殊重要性异常地突出出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以创新求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积极应对挑战,以广阔而深遂的理论视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不断开拓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是大社会主义学,从发展趋势看,马克思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内容越来越突出,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18.
略论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以"三个代表"为核心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这些重要思想,从而在新世纪形成新的理论指导,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与何方先生商榷的文章.何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所提出的若干解释与基本史实不符.经典马克思主义并无前后期之分;苏俄布尔什维主义和西欧社会民主主义两大流派,皆非马克思学说“正统”,而是在历史客观进程作用下由经典马克思主义演变出来的两条不同道路;当代中国需要民主化,但应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中得出明确结论,不需靠穿凿附会、托古改制的办法来论证.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工会和工人阶级政党作为工人阶级的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构成了工人运动的两翼。它们在帮助工人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维护工人自身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二者地位并不对等。工会作为工人运动的副翼,应当附着在其主翼工人阶级政党之上。工会在改善工人阶级现实经济条件、教育工人阶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却不能完成工人阶级的最终解放,使其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历史地位。工人阶级的自我解放只能通过工会运动与政党活动的结合,将经济斗争上升为政治斗争、社会革命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