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间信仰是以万灵崇拜和多神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宗教行为表现。它在我国根基深厚,影响广泛。直到今天,这些民间信仰依然活跃,并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各种张力,那么,该如何看待和管理民间信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民间信仰逐渐复兴,并与现代社会产生了张力。政府需将民间信仰纳入社会管理体制内,加以引导,增强民间信仰同现代社会的融合度,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对滇中彝族寨子塔冲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当地民间信仰中发生的一种新现象——车神信仰及其仪武作了考察,分析了车神信仰的形式和特点,指出其与当地正在发生的剧烈的社会文化变迁相联系,属于彝族传统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延续和主动调适。彝族原始宗教信仰在社会发展中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石瑞红 《学理论》2015,(2):249-251
当前,一些社会思潮在相当程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信仰选择。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多变性、隐蔽性,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造成混乱,增加了大学生信仰选择的复杂性;社会思潮的阶级性、目的性,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了冲击和抵消的作用,使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怀疑;社会思潮传播的多媒体化,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认同度,从而淡化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思潮对社会热点问题的高度介入,迎合了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迷惘的心理,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了转移。分析这些现象有助于加强和改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35)
对于以海为生的渔民来说,海洋是他们生活的重要依托。以海为生、以海为本的思想,是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岱山海洋民间信仰寄予着人类尊重海洋、感恩海洋,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环境,人与海洋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朴素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略论当代社会的信仰与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风险社会,人们对良好秩序的追求比以往时代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而对良好秩序的追求离不开信仰的支撑。信仰与秩序的关系表明:就秩序而言,信仰不过是人类心灵的秩序;就信仰而言,秩序是人类信仰的外化。人类永远不可能进入“后秩序”时代,没有信仰的秩序也不可能长久。当然,不同信仰的竞争本身也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民间信仰的认识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福建省民间信仰为例,主要从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等方面讨论民间信仰对于和谐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妇女的作用。传统傈僳族古老的生存意识、酒文化的畸形发展、长期迁徙形成的特殊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等因素,是当代基督教信仰在傈僳族聚居区得以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女性则是这支队伍中的庞大力量。考察傈僳族女性信仰变迁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探讨她们信仰调适、存在、变化的趋势,对于发挥妇女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增强国家凝聚力,建构和谐的边疆地区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实是指大学生内心对法律选择的积极心理状态和外在对法律的行为服从。法律是人民的集中意志,法律作用的发挥也依赖人民的遵循,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社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法律信仰直接关系到法治大厦的建成。当前,造成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认真研究并加强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科学信仰教育的隐忧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教育对于当今中国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信仰教育的现实状况存在各种问题,宗教信仰具有长期性,民间信仰复兴,某些迷信观念行为大行其道。科学信仰教育必须积极应对现实难题,认真研究信仰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反思科学信仰教育的不足,提高科学信仰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人生信仰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问题上的集中反映,是理想、信念与人生思考相融合的结果,是人生实践的最高指南,是社会发展的时代形势的迫切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倡导能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具备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时代性、精神性相一致的人生信仰。  相似文献   

11.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妇女的作用.传统傈僳族古老的生存意识、酒文化的畸形发展、长期迁徙形成的特殊的心理意识、风俗习惯等因素,是当代基督教信仰在傈僳族聚居区得以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女性则是这支队伍中的庞大力量.考察傈僳族女性信仰变迁的深层社会历史原因,探讨她们信仰调适、存在、变化的趋势,对于发挥妇女的主观能动性作用.增强国家凝聚力,建构和谐的边疆地区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信仰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不仅在于它已成为我国目前许多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不仅在于解决信仰问题似乎还缺乏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始终与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休戚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32)
以临沧世居民族民间信仰和制度化宗教的关系为个案,对制度化宗教和民间信仰关系进行审视,从而得出:多元共存、互融共生与和谐发展是当前民间信仰和制度化宗教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民间借贷的社会功能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春彦 《理论探讨》2006,(2):128-130
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的金融运行机制,民间借贷在“实用理性”和面子等思想观念影响下具有其现实合理性与顽强生命力,它在中国社会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应当给予民间借贷适当的空间,规范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仰体现了个体对最高价值的追求。作为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农业大国,农民的精神信仰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得到丰富和完善。相反,在社会转型期却出现了群体性的信仰危机,信仰体系也严重"碎片化",农民的信仰世界呈现前所未有的缺失、迷茫与异化。这不仅损害了作为个体的农民的身心和谐和幸福感,也破坏了作为整体的农村社区治理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在政府主导下,从制度上、物质上、思想上等多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重建农民的信仰世界。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生是国家的高级人才,其信仰和思想动态状况,将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方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阵地,其教育的成败关系到研究生信仰的形成以及中国未来的发展。从研究生信仰现状的分析入手,找出影响研究生信仰形成的因素,并结合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总结和提出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朱水龙 《学理论》2011,(1):238-241
信仰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决定着人类行为的取向,我国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建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不但是中国社会制度和国家性质所决定的,而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各阶段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由于当今国内外方方面面负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偏差,对国家制度和民族的未来构成了威胁。为探求改变这一不利局面,就大学生应当开展的信仰教育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学界引申。  相似文献   

19.
朱水龙 《学理论》2011,(2):266-268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全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青年,特别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其思想、信仰是否与执政党所希望的意识形态相一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在市场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中,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的复杂的多元化思潮,对心理尚处建构期的青年一代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全面掌握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状况,便于决策层参考,就大学生的思想和信仰状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杨欣艳  范晓锐 《学理论》2012,(32):284-285
当今大学生信仰多元化,各种信仰出现在大学校园,马克思主义信仰仍然在学生群体中占首要的地位,但是也出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学生信仰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信仰的外部冲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及其信仰教育内部缺失两个方面,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