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泉洞》是赵树理关于革命叙事的一部评书体长篇小说,作品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叙述了太行山区人民群众在日寇和匪军双重压迫下的生死斗争。1962年,脚本创作者蔡传业、尚文,画家任伯宏、任伯言在赵树理《灵泉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连环画改编。改编后的《灵泉洞》连环画在"人物形象""自然环境""情节线索"三方面,均体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艺术价值,向读者展示了图像和文字双重叙事的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2.
《孔传》和《郑注》是解释《孝经》的两部重要著作。《孔传》是将人的孝行置于一个复杂的宗族系统中,强调子对父的绝对服从,对孝行的解释极为细致;《郑注》则主要是从学术上理解“孝”,强调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其对《孝经》的解释体现出理性特点。《孔传》和《郑注》在文本上的变化体现了两汉时期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又代表着宗族形成的两种不同模式。以孔、郑为代表的士人在两汉宗族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设计者、参与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崔伟 《学理论》2009,(10):66-67
《永乐大典》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官修类书,成书于永乐六年。保存了明初以前大量的珍贵资料,其中辑录的书籍,往往一字不易,悉按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其保存文献的价值。本文通过对《永乐大典》中所辑录的《茅山续志》进行研究,发现该志的编纂填补了现存关于明代茅山志书记录的空白。同时说明现存《永乐大典》虽为残卷,但仍然有着珍贵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的主要特点是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和放松规制,《劳动合同法》的主要特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再规制。应该历史地看待这两部法律,既看到其历史必然性和积极意义,也应该看到其历史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地选择劳动立法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十分贫乏。康熙六十年(1721),山西人樊守义著《身见录》。雍正八年(1730),福建人陈伦炯著《海国闻见录》。这是18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珍贵文献。有必要从作者身世、写作背景、撰著经过、写作目的、内容特色等方面,对这两部书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的《米》和李锐的《旧址》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从死亡意识、叙述方式和语言结构等方面来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比较,以便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两部小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悟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林晓辉 《学理论》2012,(20):182-183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一生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而《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其儿童文学的代表作。马克·吐温通过以欢快的笔调对少年儿童进行的描写讽刺和批判了当时美国社会习俗的虚伪庸俗、宗教仪式社会背景下的刻板陈腐和学校教育的虚伪。这两部文学作品本身是姐妹篇,但也有些异同。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4,(6):6-7
《红楼梦》是毛泽东一辈子都在反复阅读的一部书。他曾给予《红楼梦》很高评价,认为“中国小说,艺术性、思想性最高的,还是《红楼梦》”。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中国和外国的差距,毛泽东不经意间说了一句话:“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地区的红色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有效途径有:以老师为主体,凝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地方红色资源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传授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贴近"的实践教学新路径,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地方红色资源的魅力;师生共同探讨,将教材中重点内容与地方红色资源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1.
孟向荣 《民主》2004,(5):34-36
2004年5月,上海作家叶辛的电视体长篇小说《商贾将军》问世。叶辛曾经因知青题材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和《孽债》,以及由这两部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而驰名文坛。2004年3月,他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推出新作长篇小说《华都》。其实,他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如百花园  相似文献   

12.
建国以来我国公布过两部工会法:第一部是195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成为当时国家最早公布的三大法律之一;第二部是1992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也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一部基本法。《工会法》公布10年来,市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修改《工会法》无疑能够更加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经过有关方面长达几年的准备,今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的决定》。与原有的《工会法》相比,新《工会法》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工会工作  相似文献   

13.
林阳 《民主》2015,(1):38-40
<正>人物名片贺友直,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1922年11月生于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创作员、编审,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0年获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4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作品《火车上的战斗》获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山乡巨变》获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白光》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十五贯》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二等奖,《朝阳沟》获建国30周年美展三等奖,《小  相似文献   

14.
寇鹏飞 《学理论》2010,(10):150-151
物感说思想的出现为文学作品的发生说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中国式"的答案。产生于这一时期的《文赋》、《文心雕龙》和《诗品》三部杰出的文学理论作品也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谈到了物感说理论,这三部作品中有关物感说的部分相互继承又互相超越,向我们呈现了物感说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的读书评语中,《水浒》是一部政治小说。而毛泽东的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这本书。  相似文献   

16.
张云艳 《学理论》2009,(8):98-99
《说文声类》是一部利用谐声研究古韵的专书,在体例安排上独具特色。研究《说文声类》的体例,可以明确严可均研究古韵的方法和内容,从而为后来研究此书的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鲁碧华  黄华 《学理论》2013,(7):44-45
"两论"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哲学的总结和概括。《实践论》、《矛盾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它们诞生于现代中国革命的进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同时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6)
作为一部神学典籍,《圣经》也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本文从文本修辞、思想内容、文化和文学四个方面分析了《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了解《圣经》的经典文学特质,对了解和欣赏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7)
《世说新语》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的言谈逸事。《世说新语两则》表现了诚信的主题。"信"是立世之本,《期行》一文告诉我们:做人要明礼诚信。《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  相似文献   

20.
黄丹 《学理论》2015,(8):102-103
《觉醒》是一部带有多元化主题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其中涉及道德和制度、女权和爱情等等。同时,《觉醒》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批判意识,对《觉醒》的多元化主题进行具体分析和阐述得出其多元化主题如下:女权意识的觉醒;女性独立的觉醒;自然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