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形式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拌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公司股东权的司法保护,尤其是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是国家对股东的程序性权利的保护和实现,我国公司法对此属于初步确立阶段。笔者即是围绕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司法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就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制度的概念、特征、我国现有立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论述,试图对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韩科 《法制与经济》2008,(20):60-6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不断完善,公司作为市场主体形式之一,在市场经济中拌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公司股东权的司法保护,尤其是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是国家对股东的程序性权利的保护和实现,我国公司法对此属于初步确立阶段。笔者即是围绕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司法保护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笔者就股东代位诉讼的诉讼制度的概念、特征、我国现有立法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论述,试图对股东代位诉讼制度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是维护公司权益以及少数股东利益的重要防线,具有一定的监督和补充功能,该制度属于自创生系统,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结构对其功能的发挥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被告、原告、风险防范、前置程序等结构进行完善,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股东代位诉讼功能的顺利实现。基于此,文章主要对股东代位诉讼的功能定位以及法制保障进行研究,首先对股东代位诉讼的功能定位进行介绍,其次针对股东代位诉讼功能运行机理展开分析,最后对股东代位诉讼功能的法制保障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股东代位诉讼的功能定位与法制保障相关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公司实务中少数股东权益受到侵害的纠纷案件时有发生,而我国新修正的《公司法》首次确立的股东代位诉讼制度,也只作原则性规定,司法实务中操作和程序保障等配套体系又尚付阙如。而英美法系的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相对完备成熟。为此,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借鉴美国股东代位诉讼当事人制度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具有实务操作性和程序保障体系的股东代位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股东代位诉讼制度是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保护其利益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但是,股东代位诉讼在我国的《公司法》、《证券法》中仍为立法空白,我国有必要设立此制度。同时,在制度设计时,要充分考量可能的滥讼、司法交易成本等因素,以达到多方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股东代位诉讼作为一种诉讼形态,既具有民商事诉讼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一面,明确其与相关概念之间的界限对其性质的界定至为关键,股东代位诉讼在性质上属于派生诉讼和共益诉讼。对股东代位诉讼原告的资格不应进行过多的限制,被告的身份以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为主,同时包括其他人。  相似文献   

7.
关于设立我国股东代位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设立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在现代公司中,董事作为公司的受任人,对公司负有注意义务和忠实义务。在特定情形下,董事对公司的股东也负有信任义务。当董事违反其对公司所承担的义务并致公司受损时,符合条件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可以提起诉讼;而当董事违反其对股东所负的义务并使股东的利益受到侵害时,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可以提出诉讼请求。由此可见,股东依法享有两种诉讼请求权,其中,为公司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通常被称为代位诉讼(DerivativeAction),为自身的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则被称为直接诉讼(Dire…  相似文献   

8.
股东派生诉讼是当公司的权利受到损害,而应该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公司机关拒绝或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时,公司股东可以代位公司进行诉讼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张晓磊 《山东审判》2006,22(6):73-75
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股东衍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利益受到侵害而公司怠于或拒绝追究侵权人的责任时,具备法定资格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代替公司提起诉讼,要求侵害公司权益者赔偿公司损失的行为①。股东派生诉讼是为维护少数股东利益而设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位诉讼若干问题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位诉讼若干问题论析时永才我国公司法第111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有权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要求停止违法行为和侵害行为的诉讼。但对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职员在执行公司职务违...  相似文献   

11.
股东代表诉讼(derivativeaction)又称股东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拒绝或怠于通过诉讼手段追究有关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及实现其它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侵权人提起的诉讼。这项诉讼制度在我国虽然还没有确立,但已经为广大学者详细介绍和推崇,最高人民法院也准备在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建立这项制度。股东代表诉讼作为我国公司法中法律救济的一项补充,与我国现行法律体系是否有冲突?作为一项特殊的侵权诉讼形式,是否能够解决我国现行侵权法律制度所无法…  相似文献   

12.
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莉萍 《现代法学》2003,25(5):37-41
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债权人可以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条款,但司法实践中债权人诉请股东承担出资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介绍了我国及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门等国家或地区对此类纠纷的相关做法,着重分析了债权人追究股东出资责任的五种理论,指出在我国的公司法中应明确:股东的出资义务为法定之债;债权人对股东应向公司行的法定之债享有代位求偿权;股东应以出资为限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3.
股东出资是一项约定与法定复合而成的义务。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又遇到公司丧失清偿能力时,对公司属于违约行为,对公司债权人的债权则构成侵权。债权人有三条救济路径:代位求偿、越过公司直接求偿和通过否认公司人格求偿。在这三种救济方式中,股东承担责任的性质、范围,股东享有的抗辩权以及债权人债权实现难易程度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赵宇 《天津律师》2004,(6):44-46
股东代表诉讼(derlvative action)又称股东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拒绝或怠于通过诉讼手段追究有关侵权人约民事责任及实现其它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侵权人提起的诉诎。这项诉讼制度在很多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都有存在,在我国虽然还没有确立,但已经为广大学者详细介绍和推崇,  相似文献   

15.
赵宇 《中国律师》2004,(6):44-45
股东代表诉讼(derivative action)又称股东派生诉讼、股东代位诉讼,是指当公司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又拒绝或怠于通过诉讼手段追究有关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及实现其它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向侵权人提起的诉讼。这项诉讼制度在我国虽然还没有确立,但已经为广大学者详细介绍和推崇,最高人民法院也准备在新出台的司法解释中建立这项制度。  相似文献   

16.
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地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当公司拒绝或怠于向侵害公司利益的加害人提起诉讼以诉求司法救济时,公司的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代位公司起诉,以追究加害人的责任,维护公司利益的一种诉讼制度。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理论和实践,给人民法院处理这类案件带来许多难题。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7.
柳兴为 《研究生法学》2010,25(2):119-124
股东派生诉讼,又称代位诉讼、代表诉讼,是指当公司的正当权益受到他人侵害,特别是受到有控制权的股东、母公司、董事和管理人员等的侵害时,股东以自己的名义为公司的利益对侵害人提出起诉,追究其法律责任。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于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新修订的《公司法》中规定了该制度。本文首先探讨了该制度与股东直接诉讼的区别,然后分析了建立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意义,以利于加深对其理解及适用,最后在建立诉讼费用担保制度、举证责任分配、股东派生诉讼的责任承担等三个方面对进一步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宋史超 《法学》2022,(1):112-127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148号的裁判要点指出,对于公司与相对人之间的生效裁判,股东无权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股东是否为公司对外诉讼的第三人,取决于股东就公司对外法律关系是否有一定的实体法地位。公司对外行为可能有越权、不当关联交易、恶意串通等瑕疵。只有在公司行为构成恶意串通无效时,股东在实体上才有权攻击公司与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相应地在程序上成为公司诉讼的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若效力瑕疵在实体上仅能由公司主张,则股东因欠缺实体法权限而非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亦不能基于"代位"而成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承认股东的原告资格符合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制度机理,且与公司的法人独立人格不矛盾,因为在恶意串通时不存在法人独立人格所保护的法益。股东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效果亦非公司内部救济所能代替。未来应修正该指导案例的裁判规则,承认特定情形下股东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公司法》修订草案派生诉讼条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司法修订草案已于2005年2月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此次修订涉及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健全股东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机制”是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修订草案新增加了“完善有关股东诉讼的规定”,涉及5个条款。这5个条款包括了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公司的诉讼或股东代位诉讼)和股东直接诉讼两类制度。关于派生诉讼的规定涉及两个条款,它们是修订草案第70条和第142条。本文仅就股东派生诉讼提起条件的有关规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所谓股东派生诉讼,是指公司在遭受董事或其高级管理人员过错行为损…  相似文献   

20.
小股东司法救济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中,公司制度不断发展,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公司法在我国实施时间不长,公司制度不甚完备,公司内部诸如股东与股东、股东与公司的矛盾随之增多,有的已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转。有些纠纷诉至法院,因公司法不完备、有关法规不明确等缘故,法院难以下判或裁判尺度不统一。在这些案件中涉及对小股东法律保护内容的占不少比例,因此有必要对小股东的法律救济制度进行讨论,以便统一认识、准确裁判,促进我国公司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对小股东予以司法救济的必要性小股东或少数股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