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及改革与发展,是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大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所关注的焦点和致力于解决的大问题。建国后我们党在领导农民完成土地改革,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实现了农业集体化,1958年又建立了集体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公社,并认为“人民公社是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和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1但是人民公社建立后,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缓慢,步履艰难。“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  相似文献   

2.
谢双明 《传承》2013,(3):82-84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对俄国农民问题探索中,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利用合作化集体化引导农民向社会主义过渡、城乡协调发展等基本观点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民被习惯称为小农,由于他们具有诸多先天不足与落后性,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组织都尝试着改造他们为集体化劳动者,然而他们只变身为集体化小农。后人民公社时期,家庭经营瓦解了农村整体社会结构,农民分化为若干阶层,但无论他们身处何处,从事何种职业,他们的身份还是农民,备受社会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如此,为有效地促进农民向市民或市民化职业农民转身,一方面要尊重农民的公民权,放弃通过合作社、集体化等方式改造农民的企图;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民阶层地域分化状况,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给予城市农民工、城郊农民和居村农民的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进而使其享有平等的国民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开始对农民问题有所关注。陈独秀是中共早期杰出的农民运动理论家,他非常重视农民问题,较早的把农民纳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社会状况和农民问题,将农民参加作为中国革命的出路。一、陈独秀是较早思考农民问题的共产党人之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的中心工作是开展工人运动。当全党普遍重视工人运动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群关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农村党群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相信和依靠农民群众,教育农民群众,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接受农民群众监督等.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8)
陈云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领导分工等原因,没有专门从事农民工作,但他时刻关注农民问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宝库,对处理今天的农民问题同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试论毛泽东的农民利益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 ,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安定和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毛泽东毕生致力于实现农民的利益。发展农业生产 ,减轻农民负担 ,改善农民生活 ,同时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这是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从“农民”到“农民工”的自我观念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长白学刊》2010,(2):133-136
在传统乡土社会中,自然土地、村落社区、熟人圈子是农民自我认同得以塑造的自然、社会与心理边界,农民的"我"镶嵌在社区之中。集体化时期,农民的"我"是社会主义改造后的集体化的"我",以及户籍制度下作为城市"他者"的"我"。改革以来,农民工"我"的观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城市话语的支配,是为自我观念的"单向他化",这一状况的改变有赖于国家提高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并减少对其的制度与身份歧视。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出身农民,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一生几乎都与农民紧密结合,领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毛泽东始终坚信:农民只有走集体化的道路,才能摆脱贫困,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因此,他十分担忧土改后农村出现两极分化,担心获得土地的农民重新失去土地,担心富裕了的农民不愿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曾经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过份的担忧造成了不切实际的判断,因而把土改后农村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夸大,并上升演化为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理论,造成了农业合作化步伐的不断加快,阻碍了…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人在如何使农民脱贫致富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毛泽东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和农民问题,成功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邓小平积极支持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对农民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致富起到了最直接的作用。江泽民将扶贫开发与共同富裕结合起来,实现了扶贫工作由传统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重大转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脱贫致富的重大战略性决策。三代领导人几十年来对农民实施的各项脱贫致富的方针政策,其经验教训给我们留下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前进》2018,(12)
正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由于农村远离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生产深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制约,再加上人均耕地不足、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农民天然的弱势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公开亮出了穷人政党的鲜明底色,确定了消灭私有制度、实现全民共富的终极目标。贫苦农民在党的密切联系和坚强领导下,脱胎换骨充当了革命和建设的主力,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走上了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2.
运迪 《桂海论丛》2011,27(5):122-1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时期的农民教育思想:关于农民教育的主要原则、依靠力量、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等。这些农民教育思想成为指导现阶段农民教育的重要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9亿多农业人口,不论是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还是从农村面临深化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都说明教育农民仍然是一个严重问题。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农民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研究农民的政治倾向。所谓农民的政治倾向。主要是指农民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14.
王磊  彭继裕 《传承》2014,(12):100-101
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一个重要命题。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均把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与相应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农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5.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农民阶级存在的革命性与落后性并存、保守性与满足心理滋长、政治上求纯与经济上怕富共生的政治思想特点,采取了开展冬学运动、举办农民业余学校、建立农村宣传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的阶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其历史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对农民群体的教育。建国以来,中共对农民的教育先后经历了从全面政治教育,到经济利益为诱导,再到纳入公民教育体系的过程。不同时空背景下教育方式的转变,体现出中共对农民和农村社会整合模式由行政整合向多元整合的转变轨迹。  相似文献   

17.
1921年9月27日,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的成立,不仅是中国2000多年农民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件关乎农民利益的大事。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取得胜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当前,在中国社会转型,以及急剧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农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是与他们得到的利益存在差距,各种损农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农民的权益,有必要成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协会。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包含着丰富的农民工作思想,高度重视农民、准确区分农民、充分尊重农民、全力服务农民。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农民工作实践中,根据我国国情和农情,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农民工作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关农民工作的思想,向着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飞跃”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始阶段,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已经意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思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农民关系的问题。总结中国共产党历次正确解决农民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中的经验,可为将来解决新的农民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失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7月至1937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期间,共产国际为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前后期不同的土地政策对中共的土地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