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重要评价要素。针对这两个要素,分别对大三非法律专业学生和普通公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民法、部门法掌握较好,对社会热点法律问题的认识具有统一性,但他们的法律信仰不够坚定;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问题上,其守法意志比较薄弱。因此,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应当从学校、学生会和社会多层次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促进他们撑握正确全面的法律知识和确立坚定饱满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2.
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是建设现代化警务的基础条件,在对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含义和特征的描述基础上,对我国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现实状况进行认真剖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五个方面,对提高人民警察法律素质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哲学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认真调查基础上,对当今理工科大学生的哲学素质和哲学在理工科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调研,得出了较为真实的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4.
赵金和 《传承》2010,(18):52-53
自普法活动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有了较好发展,法制教育已经深入开展、内容丰富,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存在着重视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实效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等问题,需要学者对高校法制教育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以提高法制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自普法活动实施以来,我国高校法制教育有了较好发展,法制教育已经深入开展、内容丰富,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但我国高校的法制教育也存在着重视不够、目标定位不准、实效性不强、教学方法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等问题,需要学者对高校法制教育不断进行理论探讨,以提高法制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6.
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新时期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新时期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基本构成,提出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主要包括必需的法律知识、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强的法治能力,并且探讨了提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要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首先,要认识到它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对于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设,以及对于大学生自身的顺利成长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其次,要改善《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在指导思想、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讲师队伍建设、课时安排和学生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再次,要加强校园法律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最后,要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实施依法治校,营造法制氛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视角,国家应合理设置高校法律教育机制,高校要从大学生心理入手,本着以人为本,探索高校法律教育新模式,思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合理安排法律课程、改革授课方式,以多种途径提高法律教育的效力,提升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设计了四个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创新素质评价指标,对浙江省10所高校7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现状进行评价,分析不同性别、学科的大学生在创新素质方面的差异,进一步探讨大学学习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提高的作用,进而从高校、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提出增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民警察的民事经济法律素质包括在民事经济法律方面有明确的意识、合理的知识结构、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人民警察的民事经济法律素质能使之准确辨析经济犯罪、正确处理民事经济纠纷、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在职民警进行民事经济法律的轮训、改善公安院校民事经济法律的教学、在公安机关设立专门的业务指导部门等多种方法 ,提高人民警察的民事经济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1.
杨强 《传承》2014,(4):112-113
高校学生法制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途径,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是高校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面临着教学课时少、知识点多的难题,给教学的有效组织和教学实效的提高带来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朱文星 《前沿》2006,(2):112-115
拓展法律基础课实践参与功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法律基础课自身建设的作用,实施法律实践教学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化、系统化三个原则,拓展法律基础课实践参与功能有案例实践、观看实践、旁听实践、社团实践等多种途径,当前拓展法律基础课实践参与功能需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女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邵健 《青年论坛》2011,(3):77-79
针对近年来法律专业大学生就业率低、就业难的问题,探索切合法律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法律专业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法律专业大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有的放矢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合理地规划未来,增强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法律专业学生应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新就业理念,学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法学教育模式改革,加强法律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层次性与动态性教育。加强法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掌握了解我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状况,最近我们在预防医学系进行了调查,在93级——97级五个年级中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调查内容涉及到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对自己人文素质的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存在问题、影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以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等。下面通过对这次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加强公民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德育工作,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状况,在分析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下降成因的基础上,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办法,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我区大学生法律道德心理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丽 《前沿》2005,(1):156-163
我们课题组在我区 (内大、师大、工大、财院等 )几所高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研工作 ,发放问卷 15 0 0份 ,收回 10 0 6份 ,此次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内蒙古的大学生在法律、道德、心理上已发生了许多变化 ,法律、道德、心理素质方面呈现的问题喜忧掺半 ,有积极健康的一面 ,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我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状况与分析大学生的法律观念如何 ,法律素质怎样 ,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指出“要讲法制 ,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 ,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 ,而且能拥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危险性和艰巨性要求人民警察具备较高的素质。人民警察的素质包含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体能素质等等。在公安民警应具备的诸种素质中,道德素质是第一位的。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警察是不可能演好人民警察职业角色的,他也就不配进入这个非同小可、性命攸关的职业。因此,为输送具备良好素质的公安民警,公安院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以下简称德育课)作为学科式德育的科目之一,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之一,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的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是我国互联网用户中最大的群体 ,调查发现 ,大学生的网络素质非常不平衡 ,差异较大 ,从长远来看 ,大学生用户将是未来网络用户最主要的一支力量 ,全面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素质是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也是我国发展新经济的基础。因此 ,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网络素质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认为大学生的网络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信息素质、知识与技能素质 ,提高网络素质应从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本文对以上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探讨 ,尝试提出了大学生、高校和社会在网络素质建设方面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黄少洪 《传承》2009,(8):122-123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不容侵犯的就业权益。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求职过程中的权利观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