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小农 《求索》2013,(12):213-215
食品安全问题属于风险社会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食品安全事故则是食品安全问题最集中的表现,此有必要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模式进行研究。我国《食品安全法》既吸收了欧盟以风险规制为核心的监管模式。也吸收了以行政监管体制统一化为基础的美国模式的合理成分,使得《食品安全法》的模式成为一种综合模式。我国《食品安全法》所选择的规制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权利要素、知识要素和权力要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食品安全事关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有毒、有害食品的出现不但让消费者饱受其害,也严重侵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为理论基础,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经验,从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采用“两段式”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进行政府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畅 《求索》2010,(2):126-128
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不断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如日本、欧洲各国纷纷发生BES疯牛病、O-157大肠杆菌中毒等事件。2008年,我国也出现了世人罕见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件暴露了目前食品安全规制的不完善性。本文以日本《食品安全基本法》及其相关的法律体系为例,指出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食品安全规制从警察权介入的实体法规制向以风险为导向的自主规制的转变,并实现了对食品“卫生性”规制向食品“安全性”规制上的转变。这是我国在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时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法律保障并不完善。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提出解决的对策,以促进食品安全法律保障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后,食品安全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原因在于当前食品安全刑法规制存在立法理念不能与时俱进,体系不完善且归属不合理,与其他法律法规缺乏有效衔接,规制范畴过于狭窄,刑罚设置不科学等缺陷。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引入并确立法律拟制原则,树立现代食品安全刑法规制理念,使刑法提早介入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监管,防范危险犯转化为现实犯;其次要完善现有食品安全刑法规制体系;再次要增加新罪名,扩大打击范围并完善刑罚设置;最后要在食品安全领域确立绝对责任,允许法律对没有犯罪故意或过失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6.
论食品安全法之预防性原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凡 《求索》2011,(10):174-175,120
风险预防的概念从环境保护法领域发展演绎到食品安全法领域,并成为了食品安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明确了在科学不确定条件下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理念。这不仅导致了食品安全制度空间的大大扩展,而且给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理念及手段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也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食品安全法》为补充的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食品安全刑法保护制度的缺陷越来越凸显,在立法理念、法律体系、规制范围、刑罚设置等方面均应进一步调整,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畅 《求索》2012,(1):149-151
风险社会是一种常态社会,运用风险社会理论解决社会问题是一种常用手法。我国正尝试以风险社会理论为基础,以《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为契机,全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为此,需要确立战略性风险规制理念,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并实现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职能的分离,进而确保风险信息交流的对称与流畅。同时着力发展以行政性规制为主导,以经济性规制为主体,以社会性规制为基础的多元化规制模式,以此实现我国食品安全规制模式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短缺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我国的水资源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通过市场配置水资源的水权交易法律制度。文章在分析我国现行水权交易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交易法律规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本。但是,我国现阶段食品安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毒奶粉、毒馒头、毒豆芽、苏丹红、皮革奶、瘦肉精等等,无不令人谈食色变。因此,如何规制食品安全,净化食品生产和销售的环境,将是国家和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刑法修正案八的相关规定为切入点,探讨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刑法规制和司法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闫海  徐岑 《长白学刊》2013,(1):87-90
信息不对称是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食品安全认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化规制方式。食品安全认证引入独立的第三方,对经营者的资质及其产品质量予以客观评价,为消费者的理性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但是,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影响食品安全认证功能的发挥。我国食品安全认证制度改革应当增强认证机构的独立性,实现认证标准的统一和国际化,健全认证监管的体制与手段,完善认证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两会的热点话题,每一届政府都在如何保证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然而,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成了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心病。2014年3月6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举办了“蓟门决策”论坛第67期暨“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规制——两会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应邀与会,探讨“食品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13.
陈昆峰 《人民论坛》2014,(10):117-119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影响我国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较为长远的意义。从法律视角来看,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还是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有关,建议对目前我国社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增强监管力度,在法律上给予食品安全以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14.
李方艳  张南  史玉娟 《思想战线》2013,(Z1):110-113
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体系主要由合同规制、侵权规制和刑罚规制组成,其中,最重要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侵权规制。由于社会成本逐渐增加以及交易费用增加,私人部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也导致行为人内部化社会成本的激励越来越小,最终公共部门的介入保障了这种激励。由私人部门应对为主到公共部门介入的这个过程中,处理食品安全问题需要的投入,也就是规制成本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可以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一个最优的分析,一是既定社会成本的条件下,最大化其治理结果;或者在侵害结果既定的条件下,减少社会成本的投入。总而言之,食品安全的治理是激励行为人内部化其行为导致的社会成本,这种社会成本由其行为引起的损失和为治理该行为付出的代价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利益均衡演化和社会信任视角的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威胁了国民的生命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从表面上看是行政监管法律规制和预警监测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背后实际隐藏着食品产业链上各利益方演化博弈的失衡、社会信任机制的缺失和监管缺位等深层次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致使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本文对食品安全中多方利益演化机理与学习机制、社会信任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重塑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详细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今后可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张永建  刘宁  杨建华 《台声》2005,(5):42-44
近期,“苏丹红”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切关注,也促使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关系国家公共安全的问题。中国社科院公布了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法律演进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组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问题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绝的重要的原因在于缺乏完整的保障体系。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应当把从整体上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的九大保障体系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和战略目标。一、建立并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现荧屏报端,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凸显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危机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危机事件的频发,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它不但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还体现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危机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最重要的一面。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现状、食品安全现状展开探讨,提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民众身体健康,影响我国农业以及食品加工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研究食品安全问题有着较为长远的意义。从法律视角来看,社会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主要还是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不力有关,建议对目前我国社会食品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增强监管力度,在法律上给予食品安全以真正保障。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以日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公共安全规制的制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和自增强特性.在日本,规制者利用过去规制形成的社区规范和共有价值观,成功地根据规制的需要,进行制度设计,积极利用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与政府主持的制度演化有机结合,共同推动了日本食品安全规制改革,提高了日本食品安全规制水平,保证了日本国内较高的食品安全水平.本文基于日本食品安全规制的变迁,从制度变迁视角进行研究,认为政府在进行食品安全规制改革时,应切实注意民间自发的制度演化,并充分考虑过去的规制形成的共同认知信念,将共同价值规范内化于社区公众中,从而减少规制变迁的阻力和压力.  相似文献   

20.
熊宇 《人民论坛》2011,(7):130-131
激励性规制是规制经济学的内容,但在食品安全规制领域却无法实现保障安全的作用。行政法以规制主体的合法性为前提,以公民权利保障的先进性为理念,以规制程序的开放性为途径,赋予了食品安全激励性规制的新内涵,使激励性规制能够真正实施保障食品安全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