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贷危机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8年春季号刊登了克里斯·哈曼题为《从信贷吃紧到全球危机的幽灵》的文章,认为当前由美国蔓延到全球的次贷危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资本主义利润率持续低迷的最新恶果。美国曾先后利用广场协定向德、日,利用新自由主义向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利用金融化向全球转嫁这一利润率危机。现在面临次贷危机,美国可能在国内依靠高额的军事支出,在国外加强对有战略地位的国家的意识形态、经济和军事进攻来应对这一场危机。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2.
美刊《批判》2010年8月号刊登了英国学者希勒尔·蒂克延题为《今日的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文章,认为今天有大量过剩资本找不到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这导致资产价格膨胀和各种金融泡沫。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已经危机重重,因此它需要一种新的策略克服危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表明了美国金融霸权的衰落。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危机,也是美国大力推行的市场原教旨主义即新自由主义的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显示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新特点,即金融产业脱离实体经济片面畸形发展,全球经济过分金融化,因而被称作“全球金融市场资本主义”。目前经济危机还在持续,与此同时,世界政治也开始进入一个动荡不安的高风险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4.
美刊《每月评论》2010年10月号刊登了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题为《积累的金融化》的文章,认为资本主义已经金融化,这表现在:(1)金融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例越来越大;(2)相比于GDP,债务越来越多;(3)金融、保险、房地产部门(FIRE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4)出现各种奇  相似文献   

5.
在对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所进行的反思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危机和经济停滞的原因在于金融资本膨胀和过度掠夺严重阻碍了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反对金融资本主义,重振产业资本主义。这一危机替代方案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金融资本观,其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经济学者迈克尔·赫德森。本文对赫德森观点的批判试图说明,投机泛滥、金融膨胀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主义不仅在一国内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体系,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表现。在这个问题上,赫德森不仅暴露出对马克思观点的误读,而且陷入了圣西门主义式的空想。  相似文献   

6.
袁剑 《南风窗》2008,(16):66-69
美元目前的"恐怖平衡",实际上比冷战中"核威慑平衡"脆弱得多。谁都无法保证,某些国家不会出于政治或者财富保值目的而突然抛售美元。现在的问题不是美元会不会崩溃,而是美元何时崩溃。在次贷危机飞灰烟灭的财富灰烬中散发出的,是一股秋天的气息。因为,次贷危机可能并不是那种周期性爆发的金融灾难(比如1980年代的住房信贷危机,1990年代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而是一个大时代行将结束的预兆。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10日http://www.counterpunch.org网站刊登了美国学者洛仁·戈尔德纳题为《虚拟资本与资本主义终结》的文章,认为1973年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美国虚拟资本爆炸性增长,迫使日本、德国也采取金融化模式,这给世界实体经济造成损害,也给世界劳动人民带来了灾难。作者认为,1973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危机和以前危机最大的不同是:它是一场大规模的全球性的长期隐蔽萧条,资本主义进入慢性死亡阶段。作者认为这表明资本主义不再能推动社会,并据此提出对未来社会经济的18点计划,以重新启动社会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12)
《大卖空》这部电影2015年底上演,这部电影回顾2008年的次贷危机,除了让人们通过电影了解次贷危机是什么,也警醒美国民众: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而其中人物蒋泰德的原型、德银分析师徐幼于,是预测金融危机的第一人,也是一位华人金融专家。  相似文献   

9.
美国http://home.earlhlink.net网站2011年9月8日刊登了美国学者洛伦.戈尔德纳题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危机》的文章,认为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生世界资本主义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工会或许在有些情况下能改善某些工人的处境,但这段历史总的情况表明,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0.
英刊《国际社会主义》2005年秋季号刊登了英国著名左翼学者亚历克斯.卡里尼科斯题为《帝国主义与全球政治经济学》的文章,认为以美国学者帕尼奇和金丁为代表的学者所持的观点即美国力量超强所以可以调节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当前资本主义本质上仍未摆脱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长波性质的危机:自那时以来利润率危机和过度积累危机一直在深化,这种局面实质上是连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集体合作干预也无法控制和顺利解决的。正是由于危机过于深重,美国开始以破坏世界经济如放纵金融投机或与竞争对手争夺战略资源如伊拉克战争等…  相似文献   

11.
法国《思想》杂志第364期(2010年12月号)发表了哥斯达黎加学者让.迪尔克桑斯题为《危机时期资本和劳动的关系》一文,认为当代资本主义越来越走向非生产性金融投机活动和军事开支,由于新自由主义制度的统治使减少劳动力成本比新技术开发更能让资本获利,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时  相似文献   

12.
2007年5月17日、5月24日美国http://www.pww.org网站相继刊登了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论述环境危机的两篇文章,一篇题为《资本主义没有能力逆转环境危机》,另一篇是《地球最后的希望》。文章认为,日益严重的贫困、债务、战争,缺少必要的计划和组织,环保投资严重不足,土地私有制和土地投机等等,使资本主义没有能力逆转环境危机。拯救地球的最后希望在于工人及其组织。社会主义革命展示了工人阶级掌权后改善环境的可能性。两篇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朱学东 《南风窗》2008,(23):3-3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正在全球蔓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纷纷表态,世界将遭遇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应对这场危机的过程中,欧美诸国的救市方案被一些人视作"向左转"、"跨越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红线"、"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盛行全球的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对世界金融、信贷、银行和房地产业等产生巨大冲击,导致世界经济总体衰退。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虽仅波及中东地区少数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的国家,对多数中东国家影响有限,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和蔓延,其传导效应将对中东地区政治经济产生现实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美刊《激进政治经济学评论》2003年春季号刊登了詹姆斯·克罗蒂、李康武(音)题为《金融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益吗?——以20世纪90年代的韩国为例》一文,认为从1961年到1997年,韩国以政府干预为导向的、以银行为基础的封闭的金融体系,以低息信贷支持战略产业,创造了持续的动态的比较优势,促使其创造了不凡的发展纪录。然而,韩国由于1997年末的危机而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改组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使韩国的金融体系开始向世界开放并以资本市场为基础,这并未能使韩国实现持续的经济复苏,却预示着韩国战略产业将难以获得资金,长期资本积累率将会大大降低,战略产业将逐渐萎缩。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西方左翼学者纷纷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危机进行研究,对资本主义展开批判。本文对这些日益庞大的马克思主义著述进行了考察,并重点关注了戴维·麦克纳利的《全球衰退》一书。在肯定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书中的许多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和周期性演变以及金融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许多重要变化。最后,本文还就近年来日益高涨的反资本主义运动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可能陷入长期动荡 第一,危机凸显金融体系及其"有毒资产"难以根治."有毒资产"指的是表面上仍有价值而实际上将会变成坏账、亏损的资产.如金融创新制造出的各种次贷相关衍生证券等等,不同于正常经营中出现的不良资产,"有毒资产"往往涉及高杠杆金融投机的欺诈骗局.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田太久吉为日本中央大学商学部教授,长期致力于世界经济问题研究。日刊《前卫》2009年第5期刊登了他题为《国际金融危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困境》的文章。文章深入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反映出的现代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30日美共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在美共网站上发表了题为《两大世界经济体制的激烈斗争》的文章,分析了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开端的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结果,认为它可能导致信贷减少甚至中断、金融资本转向资源和生活必需品投机,从而使社会危机加剧,特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国家治理危机,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总体乏力、民主政治体制失范和社会矛盾日趋激化。这些危机的产生和持续,既有资本主义制度体系自身的弊端,也有具体国家内部机制、结构、政策等存在的不足或失误,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民主政治体制的秩序性衰微和社会文化秩序的认同性危机。为缓解治理危机,西方主要国家从深化宏观经济调控、推动民主政治改革、规范调整社会秩序等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收效甚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危机及其应对也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