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浙江省嘉兴市的文明城市创建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已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先后经历了全省文明城市创建竞赛(1998年前)、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达标(1999-2001年)、争创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2年)、争创全国文明城市(2003一年)四个阶段,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文明创建不断深入人心。多年的创建实践使我们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大量的艰苦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
《精神文明导刊》2011,(7):30-31
江苏省南通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在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的指导下,多年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特别是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后,南通市立足新的起点,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不断夯实工作基础,创新工作举措,在新的创建征程中形成了以“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创建实事惠民工程,从而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不断攀高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13,(12):37-38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始终坚持“创建依靠人民、创建为了人民、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创城理念,不断健全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推进机制,市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显著提升,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一、上下联动,全民参与,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固基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嘉兴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区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素养和城市文明品位不断提高,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逐步形成,道德模范和先进人物层出不穷,形成了“理论创新、道德宣教、实践评议、文化熏染、综合创建”五大平台助推下的区域性公民道德建设新格局一,以“道德思考”理论研究建设理论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5.
一、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切实推进创建工作市创文办根据《四川省文明城市考核测评细则》,制定印发了《简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各项目工作组职责及目标任务》和《简阳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办公室成员单位》,把“六环境一创建”工作月标任务量化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切实推进各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2,(11):25-25
近年来,浙江省瑞安市紧紧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建设幸福瑞安”的战略部署,不断优化载体、深化措施、夯实基础,形成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全面推进、整体提高的良好态势,并于2011年1月荣获“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7.
《今日海南》2023,(2):14-16
<正>近年来,琼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中持续深化文明创建,以文明城市创建统领城镇提质,有力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成为琼海的“金字招牌”,为实现琼海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高处起笔高位推动众志成城绘就文明画卷全国文明城市是对一个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价,是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综合发展成果的最高荣誉。2017年11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结果,琼海市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海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以荣誉作为新起点,琼海始终坚持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四套班子主要负责同志一线督导、分管负责同志全程跟进、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建合力。  相似文献   

8.
创建文明城市是“三大创建”的龙头,“创建文明城市要提高工作水平,形成新一轮创建热潮”是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提出的明确要求。一段时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各地围绕和谐创建,围绕《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围绕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掀起了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为交流经验,推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深入开展,本刊特策划推出此专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已成为嘉兴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关注的工作主题,大家都以实际行动投入创建活动。嘉兴市委、市政府也曾两次提出提前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如期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后,乘势而上,结合撤地建市20周年庆祝活动,及时召开了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千人动员大会,文明城市创建又掀起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4,(4):27-28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委、市政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惠民工程、系统工程、永久工程,聚焦道德建设目标,扎实工作,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于2011年以全国第三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健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要求全市上下建章立制,在常态长效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水平。2013年,扬州市又以全国第四的成绩再次进入第一方阵。  相似文献   

11.
我省从1991年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历时15年。目前,宁波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杭州市等4个市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市(县城)”有48个,获得“浙江省文明城区”的有28个。今年,我省又启动了“示范文明城市”测评,进一步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引向深入。从总体上看,我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已经初步形成领导有共识,经济社会发展有条件,群众有要求,工作有基础的良好态势。领导重视、组织有力,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17,(10):28-28
以201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为目标,浙江省嵊州市瞄准问题、鼓足干劲、发起冲锋,从弘扬“志愿红”、保障“执法蓝”、确保“餐饮白”、加强“环卫黄”、打造“园林绿”等方面人手,以“五色创建”为载体全方位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李汉忠 《群众》2006,(1):42-44
1995年10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在张家港市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开启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新的里程碑,张家港市也以“两手抓、两手硬”、两个文明协调发展闻名全国。10年来,张家港市以此为新的起点,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拓展创建外延,丰富创建内涵,培育城市精神,凝聚发展力量;推动各项工作。1997年,张家港市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点,1999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为首批“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评价一个地方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整体文明与和谐程度的最高层次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总体形象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武汉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在省内外、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文明武汉、幸福武汉、生态宜居武汉,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是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奋斗目标。经过各级各部门多年努力,这个目标已经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识。创建文明城市,总体上要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科学文化建设、生态与环境建设。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必将进一步提高武汉市的影响力、竞争力和“软实力”,进一步促进武汉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导刊》2012,(9):33-33
为加快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进程,着力营造和谐文明城市交通环境,浙江省温州市通过机关先行大引领、文明礼让大宣讲、交通秩序大整治、交通设施大建设、志愿服务大行动等五大载体,积极推进“文明出行·和谐共享”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山东省威海市把狠抓公共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明水平,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在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取得了地级市第八名的好成绩,人民群众也从文明城市创建中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09,(7):36-37
“一城山色半城江,玉树琼花胜天堂”,一幅钟灵毓秀、山环水绕的画卷,一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城市。灵秀的山水见证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历程,1999年吉林市被中央文明委首批命名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在后续的十年间,连续四次获得该项殊荣,走出了一条魅力独具、异彩纷呈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作为“富民强市、快速崛起”的重要举措,坚持以提高公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标,不断深化创建内容,拓展创建内涵,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导刊》2014,(2):32-32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充分运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这一生动形式,在全社会形成了传播先进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弘扬正风正气,激发奋进力量的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以“四抓四促”推进“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宣传工作,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力度。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以来,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以“五大举措”为抓手,深化“十大项目”工作,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推进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六城联创”,为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幸福瓯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