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生产力要素问题的误区曹铁,鄂焕成现时的生产力理论中,对生产力要素问题的看法是:生产力中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实体性要素,又叫基本要素,它们能够独立存在,也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信息等非实体性要素,又叫非基本要素,它们本身不能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2.
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一个社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谐文化是生产力系统中的中介性要素、渗透性要素,而和谐文化在生产力中的中介性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科学技术(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诸要素中,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生产方式是一种含有后现代成分的经济形态,它远远超越了现代工业文明所容纳的内涵,使现存社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它将高科技与知识的创新和使用作为第一生产力,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方式。知识经济所形成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产业经济一体化结构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的分布格局,使之从单纯物质生产力结构转变为前沿的知识技术的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立体交叉结构。具有高科技知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新生产力的主体和社会的精英层,相比之下,它对普通劳力、资本、自然资源等传统实体性要素需求则大…  相似文献   

4.
试论“第一生产力”与实体性要素的关系及其转化王逢春按照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是人们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改造自然界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现着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能动关系。生产力是一种复杂的有机体,生产力诸多要素大体上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典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工业时代,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物质"生产力"内涵极容易被人们简单地理解为改造自然物质的能力。信息时代,生产力要素不仅包含自然物质世界实体性要素,更多地体现在知识和信息等非实体性要素。人和人类社会既是生产力的主体,又是生产力的客体。改造自然的能力,当然也包含了改造人和人类社会的能力。单纯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就容易误导人们对"生产力"内涵的理解,这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6.
不同的经济形式对生产力的因素、组合及运行具有不同的影响。市场经济作为人类创造的具有活力的资源配置方式,生产力的因素,生产力的组合及运行必然具有不同于其它经济形式条件下的新特点和规律。本文力图在这个问题上作以初步探讨。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因素自身的特点生产力是由实体性因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一些非实体性因素(教育、科技管理、资金等)构成的有机系统。这个系统及其自身的各种因素在不同的经济形式中具有自身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信息是社会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是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现代的市场竞争不仅是资本、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同时也是信息的竞争。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进步,围绕着信息的获取、处理林工、传递、交换和服务形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信息产业,它作为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新兴社会生产力,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世界,信息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信息化是经济腾飞之路。…  相似文献   

8.
赵而雪  赵而敬 《学理论》2009,(15):63-64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作用,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和自然各种因素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入的存在和活动。人是生产过程的首要条件,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是经济资源中的核心资源,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力要素,是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衡量社会的进步要从人出发,以人为本,把人的标准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诸要素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的客观物质力量.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决定力量.对于生产力的要素.现在理论界一般公认为:有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科学技术这五个方面的要素.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其它四个要素,起着进一步提高和促进其向前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陕西经济增长应当走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路子张宝林1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密切联系。也就是说,由生产经营方式所决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其发展变化的最终动因是生产力,是生产力诸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在一定阶段上,经济的发展方式是以存量增加和增量...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6)
"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从生产力构成要素角度来看,生产力包括智能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创新主要是智能性要素的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管理的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管理的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知识必将成为经济运转与发展的中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早已运用于现代经济的各个领域。知识经济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概念或一个独立的经济形态,至今在世界经济领域还是初露端倪。以生物科学与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日渐增强,智力要素逐步取代劳动力要素与资源要素,成为经济增长的首位要素,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日益得到高度重视与发展。一、知识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要素,在现代经济中逐步显露出突出地位近一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尤其是50年代以来,出现了微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引起了一场…  相似文献   

13.
一、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再认识1.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飞跃。关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不同的理论体系有不同的认识,东方经济理论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理论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马克思经济理论将生产资料。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定义为生产力的三个  相似文献   

14.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整个文明史,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整体上已经先后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而现在,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已经拍浪而来。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据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以往的“生产力要素”中需要增添上知识、科技、管理这些因素,它们已经构成生产力要素中的重要因素,而且处于主导地位。知识,特别是新的知识,将取代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源,成为满足社会需求最基础的因素,因而成为推动技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  相似文献   

15.
生态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其生态化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也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要求。生态化的发展,要借助于生产力要素的生态化变革来完成。当前,我国的生态生产力系统发生了深刻的要素变革,是生产力生态化转型的核心体现。中国当代生态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变革体现在四个方面:生产主体从"经济人"转向"生态人";劳动对象从"硬资源"向"软资源"拓展;劳动资料优化从关注"水平维度"转向关注"生态维度";生产过程从"单向式"转向"闭环式"。  相似文献   

16.
浅谈“第一生产力”与“首要生产力”的关系孙祯祥,郝志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劳动者是首要生产力”这两个命题是不是相容?有的论者认为,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与劳动力、自然力相比它已处于首要地位,科学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联系网络 ,社会结构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结构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而社会经济结构又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是由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 ,它和人类的经济、政治一道构成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先进文化对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积极作用 ,使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的核心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在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同时 ,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先进的生产力代替旧的生产力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前进。生产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历史上每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都曾代表了它那个时代的先进生产力,但由于始终局限于代表某一种具体生产力,而使得它最终都随着这种生产力的衰落而衰落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代表一个时代的每一种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的每一种组成要素的发展要求,才能算是真正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一项宏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一、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产力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三大层级:1.最…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作为新型的社会经济形态,它必然要求把更多的知识和息运用到生产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去。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它以无形方式日益渗透到生产力的其它要素中,通过与其它要素的互动作用扩张生产力的整体功能。从目前看来,知识的渗透作用明显而深刻:科技知识型人员正在逐...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邓小平同志在纵观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发展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科学论断,是对当代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对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深刻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