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9·11事件发生在美国,探讨恐怖主义的根源必须研究中东反美思潮的起因。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冲击,伊斯兰世界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中东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一系列问题促使伊斯兰国家愤怒、跑望、焦虑而又无奈的情绪和受辱感迅速膨胀,极端社会思潮重新抬头,而这股思潮正好被恐怖分子所利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思潮是特定社会在特定时期内形成的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其根源于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形势的变化,反映特定人们的利益和要求,并对国家的内外政策和社会的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冷战后日本社会思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战后和平民主主义思潮退潮,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和蔓延。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对欧洲社会与思潮的影响。危机导致欧洲国家失业上升、收入下降、福利减少,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这些影响是不平衡的和微妙的。经济危机中,欧洲民粹主义泛起,但尚未对政府决策、社会秩序或政治体系形成根本性冲击,也未形成政治危机。欧洲反思资本主义,但不否定资本主义;反思其民主模式,但不改其民主理想;反思欧盟,但仍在缓慢推进一体化。危机暴露了欧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一体化等核心制度的设计缺陷,为此,欧洲正在摸索如何通过深化一体化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美国思想库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的对外政策是美国社会思潮的集中体现。被称为第五种权力的美国思想库在美国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们对美国社会思潮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尝试建立美国思想库流派对社会思潮影响力的分析框架 ,并运用这一框架分析和预测美国社会思潮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逐渐泛起一股俄罗斯民族排斥外族人的浪潮,排外言论和活动呈现于社会各阶层,其影响范围之大,性质之严重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6.
拉美的社会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新旧社会问题相互交织 ,各类社会问题互为因果 ,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努力相互制约。社会问题将得到拉美各国更大程度的关注 ,但其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城市化在遵循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同时有着自身发展的独特性。其主要特点在于其发展的激进性、强大的国家作用体系、农业根源性突出以及缺少中产阶层等。苏联时期俄城市化以产业布局为导向,建立在加速工业化基础之上,因而俄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特点相吻合,存在加速与人为的特点。在现代化早期发展阶段,苏联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取得了现代化的重大成就。在20世纪末,城市化发展与行政指令体系间的矛盾渐趋突出,计划指令型体系难以担当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重任,带来世纪末苏联体系的危机与瓦解。  相似文献   

8.
中东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阿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中东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东是世界上最富石油的地区,却是水资源最奇缺的地区。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和过度开采、污染及战乱等“后天失调”,使中东普遍存在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围绕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争论不休,矛盾尖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的水危机将日益严重。国际舆论认为,水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引发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拉丁美洲国家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就整体而言,由于拉美国家具有相同的历史遭遇和共同的历史渊源,它们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大体一致:战后初期至五十年代末,为拉美国家屈从美国对外政策的时期;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末,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对外政策开始产生的时期;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形成的时期;八十年代初以来,为拉美国家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逐步调整和完善的时期。纵观拉美外交政策这四十年的发展变化,无不与各个时期拉美国家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变化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伊拉克战后中东形势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京烈 《亚非纵横》2004,(1):41-45,40
通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美国进一步实现了其战略构想——在全球地缘战略中建构扼住中东、控制两洋的"哑铃态势",推导出规范世界秩序的"中东模式",但是并没有给中东带来和平,相反使局势更力口动荡。解决巴以冲突并不缺少"方案",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方案,如果以色列继续坚持强硬立场,那么无论谁出任巴总理都将难有作为。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之后,国际社会更不应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继续生活在以色列的军事占领下。动荡的伊拉克充满变数,未来局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伊民族矛盾、伊拉克重建问题、伊拉克各派势力的矛盾、主要大国与美国的争斗等4种矛盾的相互作用。此外,伊拉克还存在被肢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供了关于孟加拉国卡西族的原始资料。此项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孟加拉国卡西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和其家庭的生活水平。锡尔赫特地区中两块区域被选作此次研究的试验地。每个区域中共有 4 0个家庭被调查取样。结果显示 38%的家庭没有自已的土地 ,其中只有7%的家庭是大家庭。绝大多数的小农场主和他的家庭成员都没受过正式的教育。卡西族人家庭主要从事的都是农业 ,并且生活水平都不高。有一些卡西族人家庭是从商的。他们面临着不少问题 ,不断增加的政府发展计划正逐渐改善他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受到中东变局波及的中东国家,尽管结构背景大同小异,但各国爆发的社会运动带来的国内影响却截然不同,如突尼斯和埃及发生了较为平和的变革,而利比亚、叙利亚却爆发了内战。社会运动在不同的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原因在于抗议者能否形成跨阶层动员以及军队的立场选择。抗议者形成跨阶层动员,是社会运动得以持续并实现规模扩大的前提;在大规模社会运动面前,军队内部是否发生分裂,则决定该国是否爆发内战。就此而言,社会运动演变为内战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形成跨阶层动员,一个是部分军队支持抗议活动或在抗议活动中保持中立。这一分析模式有助于研究者对社会运动是否会演变为内战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思潮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大讨论持续深入,中 国模式备受关注;全球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公民社会不断发力;“负责任主权”观念深化,“保护责 任”进入实施阶段;西方社会民粹主义发展,中东地区伊斯兰主义升温。国际思潮最新演变的趋势 进一步表明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快速上升,同时也使中国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形势和日益变化的挑 战,中国外交需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继续主动融入国际体系,扩大中国话语权,促进更广泛的 国际合作,推动国际秩序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中东市民社会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市民社会是建立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背景下,且是在自愿、自治基础上形成,合法地履行现代政治功能的有组织的社会结构,其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一些非国家行为者和非政府组织,诸如政党、贸易联盟、职业协会、社团发展协会及其他一些利益集团.中东市民社会是客观存在的,并随着经济的现代转型而渐趋成熟.市民社会和国家并不仅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更多情况下是与民主化进程相一致的.妥当处理二者关系是中东国家民主化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5.
保守主义及其在美国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乔治·W·布什入主白宫以来 ,保守派人士占据了多数政府要职 ,保守主义理念大行其道 ,从根本上影响着政府的各项决策 ,这是继里根时期之后保守主义思潮在美国的又一次高涨。本文通过对保守主义的内涵、渊源、美国自身的保守主义传统及在当代演化的分析 ,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布什政府推行的内外政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东局势持续动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即多点地区冲突同时爆发,互相呼应,互相影响;地区政治力量出现新的消长变化。政治伊斯兰势力上升,传统大国地位下降;美国对中东新战略严重受挫。在可预测的未来,中东热点问题将持续成为地区动荡之源。其中伊拉克政局的走向将对未来中东形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伊斯兰势力与世俗政权之间对权力与影响力的争夺将更趋激烈,地区内激进势力将更趋活跃,极端思潮蔓延,并有向地区外扩展的趋势。同时,美国在中东影响力下降,难以完成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改造的使命。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和中东国家分别面临新的不同的国际环境,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中日关系经历了数次大的波动和曲折。影响日本确定和实施对华政策的各种因素当中,日本的社会思想意识,特别是对外认识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影响和制约因素。90年代以来日本新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之势和安全战略的调整趋势,对中日政治关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中日关系的政治环境明显恶化。我们应从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出发,注意日本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和社会思潮的变化动态,在警惕和阻止日本的政治右倾化和军国主义复活倾向的同时,发展同日本的双边关系。  相似文献   

18.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演变原因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发展迅速 ,其中有马国内的原因 ,也有国际上的一些因素促成 ,使得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 ,华人经济具有了本地化、多元化、国际化等特点 ,但华人经济也存在着经济活动缺乏透明度、家族统治色彩较浓、盲目扩张、负债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想"具有特殊的内涵和特点,它对战后日本发展道路的抉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想"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60年代的"现实主义和平论"和70年代的"安保效用论"使建立在"和平四原则"基础上的"和平主义思想"发生蜕变,而90年代以来的修宪思潮更使"和平主义思想"受到极大冲击,使之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