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商与创新     
陈礼 《今日海南》2009,(6):35-35
胆商,是指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胆商高的人具有非凡的胆略,能够临危不乱、破釜沉舟、力排众议,能够迅速作出判断,把握机会,该出手时就出手,以最快的速度应对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正6月17日,央视揭露河南杞县大规模高考替考舞弊事件,引起社会哗然。据报道,有人招募组织武汉在校大学生"枪手"前往河南杞县等高考考点替考,河南省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并有部分被替考学生家长、涉事监考老师及主考等,被公安机关控制并接受调查。此外,山东也有18名替考大学生被查处。舞弊者胆大如此,难道他们不怕事情败露会毁了一生的前途?其实,舞弊者是不信舞弊会"东窗事发"的。"枪手"们也知道,凡是敢  相似文献   

3.
人是英雄酒是胆,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没有十八大碗"出门倒",就不是武松打虎,而是虎吃武松。他在"醉打蒋门神"之前说得明白,"若不是酒醉后了胆大,景阳冈上如何打得这支大虫"。可见,武松成为英雄,美酒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陈家珍 《黄埔》2006,(5):36-37
1937年10月,淞沪战场中国军队正在苦战,华北之敌已攻陷德州,孙连仲、李默庵等部转战山西战场,石家庄于10月10日主动放弃。留于平汉线的国民党军队仅有二十集团军商震所辖三十二军(商震兼)、五十三军(万福林)、六十七军(吴克仁),兵力约四万多人。当面是日寇第十四师团,附野战炮兵第二旅团、独立炮兵第二联队、独立工兵第一联队、战车第二大队等,兵力约六万人。10月12日,商震于大陈庄站下达命令:向邢台方面转进。三十二军沿平汉路两侧向高邑附近转进;五十三军经赵县向宁晋以西地区转进;六十七军向宁晋以东地区转进;各军在转进中与总部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5.
谢君善 《协商论坛》2006,(11):64-64
11月10日,由全国侨联、全国工商联、河南省政协等共同主办的“国际华商文化节”在商丘市睢阳区商文化广场隆重举行,这一商界盛事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人们最难忘的便是商文化广场那座高达15米的“三商之门”。商文化广场大门为何称“三商之门”?这要从2004年5月20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的一篇报道说起。题为《专家考证:中国商业起源于河南商丘》的报道以确凿的考古实物和翔实的史料向世人宣告:“商丘不但是商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商业的起源地,而王亥则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商丘“三商之源”的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然而,从一般意义上说,…  相似文献   

6.
陈云同志在题为《身负重任和学习哲学》的谈话中,把学习哲学和身负重任联系起来,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愿意谈谈自己学习后的初步理解,同大家一起探讨。全党干部肩上的重任是什么?重任是一定要使社会主义的中国永远岿然屹立在东方。不怕颠覆,不怕威胁,不怕经济制裁,不怕文化渗透,不怕任何政治风浪。如果有人企图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则坚决还击之。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三大所制定的基本路线,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团结广大  相似文献   

7.
在初二一节政治课上,对“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产生了三种意见:一是对所有的人来讲挫折都是好事,理由是它可以磨砺人的意志。二是对部分人来讲挫折是好事,理由是意志坚强的人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挫折当作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视失败为成功之母,取得更  相似文献   

8.
当前,国有企业破冰前行,艰难推进。在这种情势下,必须树立以“信”为本的思想。 伸手拨云见日,坚定信念。面对改革中出现的一系列挫折、迂回,有人产生怀疑;预期目标没有迅速达到,有人决心开始动摇。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康庄大道,还是羊肠小径?一些人不能做出坚定、明确的回答。其实,这个问题要从理论的高度、思想的深度和现实的广度  相似文献   

9.
这里是孔子祖籍、庄周故里、花木兰的故乡,这里是商文化、火文化、汉梁文化的发源地。这就是豫东平原上的"三商(商人、商业、商品)之源、华商之都"——商丘。千百年来,商部落的后裔在此繁衍生息,积淀下丰富厚重的"三商文化"。今日的商丘人民正以意气风发的斗志、敢为人先的精神,勇立时代潮头,创造着新的辉煌篇章。近年,在推进中原崛起河南  相似文献   

10.
《时事报告》2013,(3):54-54
现代领导学提倡新领导力,认为新领导力不仅是指权力和地位,同时也不是领导者的专利。领导力的基础无疑是权力,但只有权力远远不够。新领导力还有3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是能力,二是魅力,三是魄力。领导者的能力与智商有关,魅力与情商有关,魄力则与胆商有关。领导者要提升智、仁、勇3大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1.
【封面人物】重庆市人大代表、永年集团重庆矿业开发公司董事长谭文江,是一个有鸿鹄之志、奋发有为的人,是一个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人,是一个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的人。他励精图治,奋进开拓,从不向困难低头,历经数次挫折,每次都从人生逆境中崛起,每次挫折过后事业都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為了更有力的支援解放戰爭,平衡城鄉人民负担,並推廣人民币流通範圍,打擊銀元黑市,以便恢復與發展群眾生产。特决定九月份向各地城鎮進行有计划的借款,具體規定如下:(一)在人口達一万人以上的城镇內,均可向銀钱业界、商業界、殷实戶,以及比較殷实的工业界(工業應輕於商業,尤其是正在積極復工和努力生產,於社會有益之工业,經考查属实,得免借)進行借款,對於工人、學生、公教人員、自由職业者、城市貧民等均不借,堅决反對過去平均攤派的惡劣作法,承借戶數切勿過多,负担面不要過寬,有五万元以上之出借能力者,均始得承借,在承借戶內亦應本钱多的多借,钱少的少借  相似文献   

13.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和教学策略(略)第二部分: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乐曲《命运》(创设情境,吸引注意,激发兴趣)。在学生听完这首乐曲后,问:这首乐曲的名称是什么?它的作者是谁?你能否讲述一下他的人生经历?学生回答后,教师这样导:这首动听、激昂、优美而又跌宕起伏的旋律向我们倾诉了这样一个道理:贝多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在于他面对挫折时选择的是奋起。由此导入课题。二、新课教学:(一)人们面对挫折的两种不同态度(板书)那么,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该如何去面对呢?请看情境剧表演《…  相似文献   

14.
翻开1994年的报刊、杂志,在谈论有关青少年教育的话题中,较引人注目且出现频率较高的词组莫过于青少年挫折教育了。“挫折教育”也有人称之为“磨难教育”或“艰苦教育”。 目前在我国开展的青少年挫折教育的特点包括:通过某一形式的活动(一般是设置一种艰苦环境),培养青少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让他们  相似文献   

15.
脸皮原是世界上最薄的东西之一,但是就有两个人打赌,要比比谁的脸皮更厚。张三说,他的脸皮比城墙拐角还要厚。如此夸张的脸皮,并没有难倒李四。眼珠一转,李四说:有一次,有件事真让他不好意思了,他脸红了,但是三天以后这红晕才从面皮下泛到面皮上。李四算得上天下脸皮最厚的了。这当然是笑话,不过世上脸皮厚的也大有人在。你看北京的西客站,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国家几十个亿的投资,搞了个"病秧子"工程。简直是拿首都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当儿戏,但是到现在也没见有一个"负责点"的人出来承担点责任,似乎这样的事不需要有什么脸红的,这些人脸皮厚不厚呢?韩国的汉城大桥坍了,政府一大批官员引咎辞职。当然韩国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许多人换上了长束腰带。财大气粗有了钱,那花法却不一样。所谓“财也大,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自身不肯罢”者,在当今社会上,是屡见不鲜的。然而,在河南省虞城县,现任县政协副主席的任时正,经营煤炭燃料生意,在煤海里奋力拼搏,手里有...  相似文献   

17.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它会使人在情绪上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抑郁的痛苦之中。挫折可以划分为外部挫折和内部挫折两种。外部挫折是由外部障碍引起的情绪状态。外部障碍又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外部条件极差,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如台风或洪水过境阻碍交通,无法到达某地;远隔重洋不能与家人团聚;一个家庭十分困难的学生还要苦读多年才能完成学业等。其二是原已满足的需要缺乏或丧失,如一个靠亲朋好友资助上学的贫困学生突然丧失经济来源等。其三是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人与人之间唯一平等的是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时,这24小时用来做什么就是你的生活方式。有一天,有人对我说:我们每天都是在乞讨——向人群乞讨声名,向市场乞讨财富,向爱人乞讨幸福,向保健品乞讨健康……这种乞讨不见得不成功,但你只有懂得返还、接受和照顾好自身这三件事的轻重,才可能持续不断地好好生活下去。  相似文献   

19.
法医照相归属于刑事照相 ,但又有别于其它类别刑事照相。它针对的客体是尸体、活体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现场痕检特证等。本文就法医检验照相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希望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法医检验照相对技术员的要求(1 )具有不怕苦、不怕脏的敬业精神。法医学检验鉴定工作的环境条件是十分艰苦的 ,要么是荒山野岭 ,要么是殡仪馆或医院 ,这就要求我们照相技术员和法医工作者一样 ,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尽可能拍出好的照片。因此 ,没有不怕苦、不怕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能胜任这项工作的。(2 )有良好的技术素养。法医检验照相要求技术员…  相似文献   

20.
挫折是健康之母:青少年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起1992年在内蒙古草原举行的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相信现在的教育界仍会感慨良多,与日本孩子相比,中国孩子表现出软弱、怕吃苦、依赖性强等诸多弱点。因此,从这以后教育界有人不断呼吁要进行“挫折教育”。姑且不去论这种提法是“本土的”还是“引进的”,是否提得有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它很容易让某些人产生误解,认为挫折教育就是要人为制造一些能让青少年“吃苦头”的事端来,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他们在其中“吸取教训”,以达到育人之目的。因此,为了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应该给予科学的心理教育,培养青少年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各种磨砺下不至于偏离健康成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