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风 《广东党史》2009,(2):10-14
何香凝是女中豪杰,一生意志刚强,大义凛然,敢作敢为,连陈炯明、蒋介石都畏惧她三分。历史上曾传颂她智救丈夫廖仲恺、五骂蒋介石的佳话。  相似文献   

2.
何香凝作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袖,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在长期的妇女运动实践中,不断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理论,主张建立男女平等的法律制度,妇女运动必须与国民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等紧密结合起来;她高度评价工农妇女在妇女运动中的作用,倡导妇女运动必须联合工农妇女参加。何香凝的妇女运动理论,成为中国妇女运动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
廖承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新中国新闻、侨务、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与周恩来很早就认识,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之一。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生前讲道:“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周恩来曾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此,廖承志感叹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早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16岁的廖承志还…  相似文献   

4.
具圣姬 《世纪桥》2009,(12):51-54
真正具有领导能力的人,是能置身于血汗交加的现场中并能生存下来的人。我认为领导人要能够不断地努力、不怕犯错误、历经失败……并且能以极大的热情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做出有意义的事情。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现代女性革命家何香凝作为国民党左派有名的代表人物,在失去既是革命同志又是人生伴侣的廖仲恺和受人尊敬的革命领导孙文的时候,却没有表现出气馁,而是以更加坚强的意志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女性的解放运动不断奋斗。  相似文献   

5.
路剑 《广东党史》2003,(6):35-36
50年前,何香凝女士就广东土改问题致信方方同志,对土改中一些违反党的华侨政策而出现的偏差提出了严肃批评。何香凝是中国国民党的元老,是德高望重的革命老人,深受全国人民爱戴,新中国成立后出任中央侨委主任。她十分重视和维护华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她在信中除了指出伤害那些华侨利益的偏差外,还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这既影响了国家的外汇收入,也影响广东省几百万侨眷的生活。这些偏差如不及时纠正,对国外华侨的争取、团结、教育工作将有严重影响。”为供研究参考,现全文刊录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斌 《福建党史月刊》2014,(2):40-42,63
抗战胜利后,何香凝围绕着时代中心议题积极开展民主斗争。她参与发起组织"民促"和"民革",投身反独裁斗争;联络在香港的民主人士,营造民主舆论,支援中共与其他民主力量的政治斗争。期间,她的政治主张发生巨大转变,由最初力促和平民主建国,变为主张推翻蒋介石政权、重开政协以实现民主建国,最终转变为拥护中共领导,参与建立新中国。在此过程中,何香凝的政治信仰实现了重要发展,由新三民主义者转型为新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春奇 《新长征》2020,(1):58-59
廖承志在党内一向以从容达观、性乐喜谐、交友广泛著称。他一生7次入狱,其中最长的一次在狱中接近4年,是在抗战时期。在他当时撰写的多篇诗文及《监狱斗争经验点滴》中,清晰地记录着那段身心备受摧残的岁月,从中可以窥见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横逆卓然坚守的信念与态度。邓小平戏称他为坐牢专家廖家满门英烈。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母亲何香凝都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相似文献   

8.
杨拯民 《党史博览》2014,(10):28-29
1937年4月下旬,父亲被南京政府免职,并被派出国,名为出国考察军事,实为流放海外。6月下旬,我和王维之从北平到达上海。我到上海后和父亲住在一起。有一天上午,父亲带着新娘(杨虎城第三任妻子)和我去拜望何香凝(廖仲恺夫人)。何香凝的女婿李少石(廖梦醒的丈夫)到弄堂口迎接,在客厅口迎接的是廖梦醒。何香凝因腿疾下楼不方便,所以一切活动均在二楼。廖夫人一口广东话.我们听不大懂,就由她的女婿和女儿做翻译。  相似文献   

9.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侨务活动家,他与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湾国民党有着深厚的渊源,在祖国统一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82年7月一个炎炎的夏日,廖承志饱含激情,挥墨致函蒋经国,表达了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的诚挚心愿。此信发表后,立即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本期适逢《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发表20周年,本刊特邀作者撰写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0.
陈永红 《党史文苑》2008,(11):46-49
廖承志,1908年生,广东惠阳入,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先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这使他从小就接受了革命的熏陶。他通晓五种外语,擅长书画、诗词、戏剧。他一生中的许多时光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有人统计,他每七天当中,就有一天是在牢里度过。前四次坐牢是在国外,其中三次在日本,一次在荷兰。后两次是被国民党逮捕的。  相似文献   

11.
王淑梅是豫北某市行政主管局的局长,就在她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她突然向有关部门提交了辞职报告。而女局长辞职的真正原因,是出于她对贪婪丈夫的挽救。  相似文献   

12.
立琛 《廉政瞭望》2010,(3):42-43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和忠告。  相似文献   

13.
<正>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11月,我们全家随父亲从江苏移居北平,住在东四四条一号。父亲当时在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参议厅做事,家庭生活比较宽裕,我记得家中安有电话,有帮佣。  相似文献   

14.
陈立强 《党史文苑》2008,(12):48-48
在父亲黄道的熏染下,黄知真从小就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底,黄道和方志敏在横峰、弋阳发动群众,准备举行农民暴动,年仅7岁的黄知真经常为大人们送信、放哨,方志敏十分喜爱这个聪明、机灵、负责的小孩,称他为“红色小警卫员”。  相似文献   

15.
廖承志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子,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的道路,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  相似文献   

16.
刘明钢 《湘潮》2012,(7):55-55
南昌起义部队里活跃着一支30余人的女兵队伍。她们大部分是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员,少数是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创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学员,可以说这是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中的第一批女兵。据资料查证,其中湘籍女兵共有5位,她们是周铁忠、陈兆森、彭援华、文曼魂、陈紫。  相似文献   

17.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爱国者.他早年曾与共产党人一起创办了著名的上海大学.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时,他提出国共两党"合则两益,离则两损",抨击了当时的"分共"逆流.抗日战争时期,他主张两党团结,共同抗日,并为中共中央在武汉创办、后迁至重庆出版的机关报--<新华日报>题写了报头.抗战胜利后,于右任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共内战政策表示不满.1949年4月,李宗仁派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飞往北平,进行国共和平谈判.接着又拟派于右任作为特使飞往北平,参加谈判.而张治中却认为于右任留在南京可更快促成<和平协定>,因此电告李宗仁"请于暂缓来平".以后,于右任期待南京解放,但却在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的4月21日,被国民党武装人员强行架走,离开南京,辗转上海、广州,到了重庆.后来,他未能与老妻、爱女见上一面,就又被胁迫于11月28日到了台湾.从此,这位须发苍苍的老人开始了隔海相望、怀念大陆亲人的暮年生涯.每念至此,于右任都会说:"文白(即张治中)误我!文白误我!"  相似文献   

18.
廖承志,1908年生,广东惠阳人,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先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相似文献   

19.
老爸升任一方“父母官”,前呼后拥,捧者甚众;爱子仗势变不良少年,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一番阵痛之后,年富力强的父亲竟毅然辞去副县长职务,决心回归普通人的生活,用那份纯粹的父爱挽救迷途的儿子……  相似文献   

20.
<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香港也被日军占领。此时,正在香港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廖承志,便与张文彬等人,共同研究和详细制定了分批救出沦陷香港的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计划。这项计划得以实施,一大批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通过党领导的游击队等帮助,撤退到内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