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写作教学便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真正赢得了一席之地,全国有400多所高校开设了应用写作课,从事应用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人数已达数万。应用写作学已基本建立起以应用写作理论为基础,以公文写作为主体,涵盖事务文书写作、经济应用文写作、科技应用文写作、社交应用文写作等分支学科的体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公文写作强调规范,因此叙事不能铺张扬厉。在这样的局限中,本文意在探讨公文叙事的实用技巧:公文叙事的关键在于把握住文书的行文目的,其次要抓住材料的个性特点,充分突出主线人物。  相似文献   

3.
刘勰在《文心雕龙·总述》中说:“才之能通,必知晓术。”这里的“术”,当指一种方法、一种技巧,大意应是:要精通写作,必须懂得方法技巧。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得好:“懂得一件工作的技巧,也就懂得这一工作本身”,“技巧是文化成长的基本力量。”可见,写作需讲究技巧,已经是一种公理。但我们通常理解的讲究技巧与方法的写作似乎只限于文学写作,每每提到公文写作,人们的看法却是:公文写作是一种有着相对固定格式的文种,只要把事情说明白、讲清楚就可以了,没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可言。这种认识与公文写作的实践相去甚远,公文写作是整个写作的一部分、而公文的重大的社会作用更要求我们讲究写作的表达方法。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9)
随着公务员考试如火如荼地进行,《申论》作为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也随之凸现出来。然而大学生在《申论》考试中却暴露许多问题,这与高校写作教学的不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直接显示出高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漏洞。提出高校写作教学对策如下:在写作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进行适应现代社会的写作实践,要针对问题进行强化训练。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1)
构建教学协同机制,讲好改革开放,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尝试。准确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协同机制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全面分析高校"思政课"构建教学协同机制讲好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与可行性,进而从顶层制度设计、教学契合点厘定、教学协同机制落实、评估反馈制度完善等四个维度上推进教学协同机制构建,推动各类教学元素同向同行,形成教学合力,这是高校"思政课"构建教学协同机制落实改革开放教育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请示与报告写作比较冯光请示与报告是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在公务活动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上行文,这两种公文主要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求解决有关问题,是相当重要的两个文种。当前,不论是在指导公文写作的知识书中,还是在请示与报告的写作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公文中通知这个文种,适用范围较其它文种广泛得多,所以使用频率相当高。有关公文写作的书籍,把通知种类划分得相当详细,不同种类的通知写法也各有不同。实际上有些通知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可以简单地划到某一类。这就必须确定以哪一方面的内容为主,根据实际的需要把通知写“明白”。笔者在公文写作教学中发现一份通知,错误很有代表性,甚至评改后,仍有很多错误。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公文病例评改》一书,前言中说:本书适于乡镇以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在撰写公文时使用,也可供大中专院校和管理干部学院文秘专业的师生参考。可见影响面很大。书中选了这样一份通知:  相似文献   

8.
"思想"在军用公文写作中具有特定的含义,是指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办法的深刻见解.军用公文包括正式公文和非正式公文两大类.虽然一些例行性、事务性的通知、请示、批复等,按常规办即可,而一些讲话稿、经验材料、调研报告等,则要出思想,有思想.从盯住问题,着眼大局、抓住本质、纵横比较、讲究艺术等五个方面就军用公文写作如何出思想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公文写作中,讲究语言特色,把握语言风格,使文章更加准确、生动,富有文采,即"公文语言美".这对进一步增强公文表达效果,有效开展公务活动,指导和推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锤炼公文语言,力求美的效果,是每个公文写作者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写作课常被学生认为是“应该有用”的写作课程,即当秘书有用、否则无用。“应该有用而未必真用”,这种心理暗示导致写作课不能不学,学起来又兴趣不浓,因而形成效果平淡的教学状况。如何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通过学习,认为用邓小平同志《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关于“拿笔杆”的论断,来指导应用写作课堂教学,一定会有显著的成效。这主要应从明确写作目的和提高写作技巧两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1.
公文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它对语言的基本要求为明确、简洁、通俗、规范和庄重。修辞在公文写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恰当使用修辞能增强公文的感染力,提高公文的质量。如何在遵循公文语体传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修辞手段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审美价值,值得我们审视和探索。在遵循党政公文写作本身语体传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运用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种手段,以增强公文的可读性,提升语言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文写作相对于文艺创作而言,具有真实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在语言运用上具有准确、平实、得体。简明和稳定性等特征。它是人们在长期处理公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特性。认识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对于培育公文语言的感应能力,掌握公文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对公文语言的基本特征作一些探讨。一、准确性公文写作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文必须清楚明白、准确无误地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反映实际情况,才能完成它作为交际工具的任务。它的价值,唯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体现出来。准确性是公…  相似文献   

13.
刘影 《学理论》2014,(3):236-237
应用文写作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毕业生必备的工作能力。但从目前来看,应用文写作教学却处于一种领导不愿开、教师不好教、学生不爱学的尴尬地位。为使应用文写作课摆脱边缘化状态,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以学生就业需求为纲,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余焕久 《学理论》2011,(14):289-290
形势政策课程是各类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在提高大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应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以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慕课的实行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这种环境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以下挑战:从科技条件说,需要专业化、复杂化的系统技术;从改革重点说,课堂教学要进行混合模式教学;从难点来说,如何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从制度保障来说,高校的规范要进行调整;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技能要提高。可从这五个方面寻求相应对策,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高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报告”与“请示”不可混淆王王利娴通用公文写作中“报告”与“请示”两个文种的混淆,已经是公文理论界的一个旧话题了。然而,这两个文种混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即使在级别较高的机关制发的公文中也屡见不鲜。更严重的是,在公文理论界也存有混同这两个文种的新倾向。...  相似文献   

17.
党政公文写作离不开模糊语言的运用。我们在力求党政公文语言精当、准确、严密、简明的同时,也要把握模糊语言在党政公文写作中的运用原则,就此简要阐析党政公文写作中运用模糊语言最基本的三个原则:实用、适度、切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3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简称"史纲"课)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的要求,在全国高等学校设置的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但目前在高校教学中,该课呈现出教学模式僵化与学生学习疲软的现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这一现象在民办高校表现尤为突出。可采用强化课堂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改革教材内容体系、实行专题式教学及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民办高校"史纲"课程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6)
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开展其实践教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由于当前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很多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名无实,而且实践教学实效性明显不高。因此,通过认真分析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和资源下,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策:统一实践教学内容;统一实践教学学时、学分;统一实践教学时间;统一实践教学考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写作异同辨布告、公告与通告冯光布告、公告和通告都是知照性的公文。它们都是在日常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公文文种,由于这“三告”的相似点较多,因此人们写作时常常容易混淆使用而出错,需仔细分辨才行。这“三告”的共同特点有三:第一,传播上的公开性。它们都可以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