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安置帮教工作的对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条件下,刑释解教人员的构成、特点以及回归社会后的地位、环境、心态等较之以前发生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如何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条件下的安置帮教工作应逐步走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条件下,刑释解教人员的构成、特点以及回归社会后的地位、环境、心态等较之以前发生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变化,如何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新时期条件下的安置帮教工作应逐步走社会化、市场化、法制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事关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和社会生活权利的实现 ,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用法律手段规范和促进安置帮教工作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和保障社会稳定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制度符合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刑事司法基本原则,是少年司法处置现状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缓解未成年违法犯罪人的社会疏离感。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制度存在着主体不明、职责不清、缺乏规范化的组织形式与管理制度以及帮教覆盖率低等问题。根据对社会帮教存在问题的考察,有关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的立法应当注意解决帮教的组织机构与管理、帮教人员的资格与职责、帮教对象与帮教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山东刑释解教人员有效安置机制建设的主要创新做法是,坚持职业化培训,无缝化衔接,社会化帮教,多元化安置。安置帮教工作新机制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就业安置率和安置帮教的衔接率,大大降低了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违法犯罪率,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社会的和谐稳定,刑释解教人员高兴,党和政府满意,新闻舆论肯定,成效显著。山东实施刑释解教人员有效安置机制的经验主要有:必须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领导;必须加强协调配合;必须坚持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善于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过程中逐步扩大了微罪不诉的适用范围,创新了微罪不诉人员的帮教机制,使本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轻微犯罪行为人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目前,检察机关应依托现有资源和司法体制,对微罪不诉人员采用不同的新型帮教模式,并建立微罪不诉人员帮教联席会议、委托帮教、隐性帮教保密等项制度,以更好地教育感化犯罪行为人,帮助其正常生活,远离犯罪。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影响面广,在遵守法律原则和程序的前提下,按照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进行工作机制和方法的转变就显得很重要,这种转变集中表现为能动司法的前延后伸:立体预防和帮教安置。  相似文献   

8.
1995年以来,我局在毫不放松暂住人口管理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帮教工作,在使帮教对象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上狠下功夫。减少了犯罪,教育、挽救了一大批人。目前,我市共有帮教对象1189人,停止违法犯罪活动半年以上的有1175人,对促进社会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一、调整帮教力量 实践证明,做好违法犯罪人员的帮教工作,单靠公安机关的自身力量是不行的,难以达到控制挽救的效果。必须在各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实行社会帮教。为此,我们调整了帮教力  相似文献   

9.
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指的是依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那些有吸毒行为的人员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帮助教育,使他们改正前非,从思想上、心理上和生理上戒除毒瘾,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社会帮教是禁毒尤其是禁吸工作的重要措施,对于教育挽救吸毒人员,预防和减少吸毒人员对社会的各种危害,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地依靠群众,禁毒也要依靠群众。吸毒人员的社会化帮教管理,是禁毒工作的有效举措。当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都与公安民警的群众观念不强有关。禁毒工作,应当统一依靠群众的思想,明确发动群众的责任,不断增强全民禁毒的意识;应当确定帮教对象,落实帮教措施,努力扩大禁毒斗争成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少年司法理念的确立,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通过专业社工的帮教使之改悔、重新回归,这一理念成为少年立法和司法的普遍要求和基本共识。在个案中,社工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帮教效果。对于帮教工作在实践中的困难,可以通过完善社工帮教机制、丰富帮教内容、加强社工机构和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社工的社会认可度等方法解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 ,西山区禁吸和戒毒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狠抓禁吸戒毒工作措施的落实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吸毒人员“戒断难 ,巩固更难 ,且反复性大 ,复吸率高”依然是困扰当前禁毒工作的一个难题 ,近期 ,通过对全区禁吸帮教工作的调查 ,发现在开展禁吸帮教工作的同时 ,从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制 ,采取重点帮教的方式等方面 ,还存在着 :一、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社区帮教力量的合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难以戒断 ;三、人户分离现象突出等五个方面。由此提出了 :一、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二、改善禁吸帮教工作外部环境等七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刑释解教解戒人员作为特殊人群中数量最大、隐患最多的一个群体,做好对他们的帮扶管控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省对刑释解教解戒人员的帮扶管控工作进行积极探索研究,建成了"贵州省刑释解教解戒人员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进一步助推贵州省刑释解教解戒人员衔接安置帮教和服务管理工作,同时,也为全国各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刑释解教解戒人员安置帮教和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少年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在观护帮教系统中,帮教主体应当是全社会各个部门,但需要专业转介机构将它们串联起来,发挥它们在结构中的共同观护帮教作用;当少年犯进入司法程序后,应当建立公检法一体化的快速协作机制,形成绿色办案通道;在少年犯事发以后,家庭的观护帮教主体意义更为明显。另外,观护帮教应当与相关刑事制度相对接,注意处理好它与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的关系。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亲权观念、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恢复性司法理念等。目前,我国的观护帮教制度还存在着持续帮教困难、赔偿难以实现等若干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论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制度改革发展的新生事物.是社区与对非监禁人员矫正、安置帮教工作结合的良性产物。犯罪分子被判刑后,不送进森严壁垒的监狱,而是走进社区相对自由地接受教育,这就是社区矫正,就是与监禁行荆方式相对的非监禁行刑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刑释解教工作机制对于提高刑释解教的工作效率、预防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顺利回归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刑释解教工作机制在沟通、衔接机制,核查、建档机制,安置、帮教机制,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完善建议:推动相关立;构建刑释解教信息数据库;重视保障体系建础;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沟通、衔接的长效机制;拓宽就业安置渠道,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富余人员分流安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带来的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我国转型期中一个临时性过渡问题。富余人员的构成、规模大小、分流安置成本等都是亟须探讨的问题。政府在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时,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分两步走:借鉴企业做法,重视过渡期的分流安置工作;当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就业机制健全后,富余人员安置将直接与社会保障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8.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如何对待少年犯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当今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是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在观护帮教系统中,帮教主体应当是全社会各个部门,但需要专业转介机构将它们串联起来,发挥它们在结构中的共同观护帮教作用;当少年犯进入司法程序后,应当建立公检法一体化的快速协作机制,形成绿色办案通道;在少年犯事发以后,家庭的观护帮教主体意义更为明显。另外,观护帮教应当与相关刑事制度相对接,注意处理好它与附条件不起诉等制度的关系。建立少年观护帮教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国家亲权观念、儿童最大利益原则、恢复性司法理念等。目前,我国的观护帮教制度还存在着持续帮教困难、赔偿难以实现等若干问题,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标:在社区委员会的组织以及当地警察的协助下,本研究评估了调解、帮教和群防群治这三个特殊犯罪预防措施对于当代中国城镇的影响。调解主要针对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帮教对违反轻罪或者刑满释放的人员提供看护以帮助他们重返社会。群防群治,是在社区委员会的指导下,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预防犯罪工作。研究方法:利用在天津收集的最新调查数据,通过多水平的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研究了基于社区犯罪预防策略的实施情况,及社区犯罪对被调查社区居民家庭财产侵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控制个体层面和社区层面变量范围的净值显示,调解、帮教、群防群治活动水平指标对被调查家庭财产受害情况呈现负面影响。结论: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些启发性的证据,即传统的社区犯罪防控策略在当下中国仍是有意义的,但整体效能似乎与西方城市的实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是中央司法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通过对A检察机关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的实证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来源与特点,准确把握异地帮教难题的原因,从而为构建和完善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提供现实样本和实践依据。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恤幼"思想及西方国家的"国家亲权"理论。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存在难以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和帮教模式单一导致未成年人普遍具有抵触心理等问题。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异地帮教制度的构建,需要强化异地亲职教育,督促法定代理人肩负起监护职责和建立异地适格被委托人监护模式;需要完善异地社会化帮教机制,帮助藏区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需要完善和细化异地帮教协助机制;借助对口援藏工作,深化和落实异地帮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