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知识分子问题是马列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邓小平知识分子问题的理论对我们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晓平 《工会论坛》2002,8(5):79-80
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两个英明论断 ,明确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观点 ,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分子理论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科学价值观和人才价值观 ,为党制定和落实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紧密结合新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以新的思想、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作出了新贡献,主要表现在:在强调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强调解放生产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提出以生产力标准为核心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是邓小平知识经济思想的理论核心。其蕴含的主要的新的丰富内涵是:其一是科学技术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的决定性战略资源;其二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中具有先导性功能;其三是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指数效能,全面渗透于生产力各要素之中,在生产力总体发展中起着首要的决定作用;其四是高技术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生力,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了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在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大发展。此后的十多年间,时代列车飞速前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江泽民同志以他厚实的科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我认为这些丰富和发展可以从如下五个方面来认识。一、科技动力论江泽民同志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把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提高到前…  相似文献   

6.
我国知识分子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技热战的浪潮席卷全球之际,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知识分子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站在世界人才理论的前沿,以社会生产力为逻辑起点对知识分子理论作了全新的构架。  相似文献   

7.
重视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一贯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主张。马克思曾把科学看作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指出生产力里面当然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这实际上指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而知识分子作为科学技术的载体,是发挥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因索。早在1977年,邓小平同志就考虑对知识分子的正确评价问题,提出要尊重知识分子的劳动,尊重人才,努力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邓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也成为邓小平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思想对于加快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1988年,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和学术界一致认为,邓小平同志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贡献。但在研讨“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依据方面,理论界则有许多不同的表述。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在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却遭到扭曲和篡改。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正本清源,恢复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而扫除了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障碍,铺平了通往知识经济的道路。高新技术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充当生产要素和经济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知识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一生产力论对科学技术的精辟论述,对脑力劳动者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大力发展高新科技,并且依靠知识分子建设知识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反思沉痛的历史教训,可见邓小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是建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基石之上的。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要不断完善知识分子政策,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始终坚持"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论断,坚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做好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站在时代前沿,根据世界范围知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潮流,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知识分子理论政策,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知识分子理论政策,对于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使生产力的进步、生产要素的更换、产业结构的变迁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从而使掌握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面对这一转变,我国知识分子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正确理解和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沿力量。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客观实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基本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丰富深邃,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崭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5.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丰富和拓展了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内涵;概括了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阐释了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成长道路;丰富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知识分子政策的核心和指导方针;科学地阐述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探索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新方法、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科技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科技思想,准确分析和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形成的一整套指导我国现在和将来的科学技术建设的科学思想体系。今天我们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认为,这一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一、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精髓,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揭示了科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是在纵观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提出来的,是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和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指导思想。这一理论为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确定,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腾飞提供了强大而不竭的动力。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而且还随着世界政治经  相似文献   

18.
文革后期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知识分子问题上进行了一系列艰苦细致的拨乱反正工作。他们批判"两个凡是",否定"两个估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为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核心,中国共产党重新构建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落实,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鲜明地凸显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他们在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和知识传播三个环节中,都处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知识分子也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没有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工作,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与道德风尚建设,在普及和提高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分子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知识分子还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得到代表与实现的积极促进者.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社会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葛兰西围绕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提出无产阶级通过夺取文化领导权实现对整个国家进行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战略。这一战略思想突出了有机知识分子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当前,面对世界话语权争夺和西方价值观输入,中国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葛兰西有机知识分子理论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理论支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要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发展和人民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建理论之中国,构话语之体系,自觉担负起知识分子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