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按常理说:流氓都可怕,但是只要你遇到的流氓多了,你就 会知道,流氓与流氓也不一样。比如老夫我家乡的流氓,就像耗 子尾巴上的疥子--没多大"能水"(脓水),无非是在集镇上人 多的时候,捏一下小妞子的腰,说几句调戏的话,如遇到厉害的 茬口,一顿臭骂他就逃之天天,这种小地痞似的小流氓并不可 怕。  相似文献   

2.
小孙与两个好朋友合伙经营一个体宾馆。他们内部达成出资的约定。出资比例2:3:5。小孙出资50%。2005年夏天,由于小孙在外面招惹了当地小流氓,某日,一大伙人来到小孙投资的宾馆打砸一通,宾馆估计遭受了上万元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已进行的十分迅速。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就需要让农民成为具有现代法律意识的中国公民。而在此过程中由于目前我国农民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对法律也不重视,因此在农村中进行农民法律意识的普及工作就显得较为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农民法律意识的发展途径进行选择,从而能够十分有效率的进行农民法律意识的普及,为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因此,培育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文章就我国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现状以及培育新型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做了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5.
浅谈《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中的农民土地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民生之本,土地权利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国家通过立法等方式来加强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在法律上主要系统集中在《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中。本文就《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农民的土地权利做了简要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老话:“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它描述了老辈农民的理想生活,可见,中国农民自古就把拥有土地作为自己的第一愿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从土地得到了实惠也得到了许多教训。去年发生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一起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就给当地农民上了一次...  相似文献   

7.
周青 《法制与社会》2010,(3):188-188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法律地位问题,即农民的权益问题。本文就我国农民的法律地位问题,通过分析目前农民权益保障程度,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的法律地位,保护和拓展农民权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商勇  王方顺 《山东审判》2004,20(6):43-45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 农村,中国稳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不稳 定。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中国农民人 口数量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问题。农民犯罪 率一直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农民 犯罪率不降低,刑事案件就会大量存在,分析农民犯罪 问题迫在眉睫,探索扼制农民犯罪的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信息点击     
凤县:人大代表热议农民进城落户近期,凤县印发了《关于鼓励农民进城落户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就实施农民进城落户拟出台若干政策。同时,县上加大了在县城和重点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拟在短时间内建设4万平方米住房,重点解决800户进城农民住房问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集体财产依次归属于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所有,立法以及实务部门也就将生产队视为了基本核算单位,农民集体财产就主要归属于生产队所有,但随着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政社分离的改革,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就演变为各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原管理范围内的农民集体财产就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管理,同时,政社分离改革的另一后果就是农村公共事务处于无人管理的境地,立法也就允许设立村民委员会而予以应对,在借鉴城市居民委员会内设居民小组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村民委员会就内设了村民小组。当然,乡政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分别主要以原公社、原生产大队、生产队为基础而进行设立,因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并没有设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就担当了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的职能,尽管村民委员会是否存续处于不确定状态,在没有独立设立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组织的情形下,村民委员会就应当予以继续管理农民集体所有财产,村民小组享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就毋庸置疑。不过,现行立法关于村民小组的规定过于简单,有必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农民权益的保护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谐。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调动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要求加强政治制度建设,让农民能充分行使政治权力,保障他们的政治权力和自由。这就必须以实现城乡人大代表相同比例为基石。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行城乡人大代表选举相同比例,对保护农民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许勇 《中国司法》2009,(8):85-8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13亿人口,农民占到三分之二以上。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不包括农民的法律援助工作,就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法律援助工作。“上学难、看病难、打官司难”曾长期影响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切身利益的三大问题。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上学难、看病难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农村换届选举工作中,出现了拉票现象,候选人只需花10元钱就能“买”走农民的神圣权利,在大量拉票、贿选中,一些农民渐然漠视其民主权利了。(见2002年12月10日《中国青年报》)面对农民对民主权利表现出来的“冷”,我有种难言的痛。“卖掉”了民主权利,他们也就失去了当家作主的权利了。可是,怎么会使农民对民主变得如此冷漠的呢?过去,村委会干部是由上级指派、任命的,而如今,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农村干部需由村民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按说,农民应该希望能为自己选出真正的当家人,可是,有的农民却将可以给他们带来真正利益…  相似文献   

14.
《政法学刊》2019,(3):18-22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的基本财产之一,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立法话语权是农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但是目前我国农民自身诉求表达受到阻碍,这使得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是由于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不足、农民缺少参与途径、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不健全、立法机关的主导性过强。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弥补立法机关的立法能力不足,需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话语权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以此来实现立法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参与立法的能力、扩大农民参与立法的渠道、健全农民参与立法的程序。  相似文献   

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同样农村的党群关系处理不好,就不可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又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加强农民自身管理与防范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生存空间和农民需求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诱发农民犯罪的诸多因素。为遏制农民犯罪,促进农村稳定,就如何预防农民犯罪对策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王立强 《法人》2011,(6):13-13
农民的出路在哪里?股份制?续耕?——先进的生产力要求规模化经营,这就要求股份制的改革,但股份制如果可能损害农民利益,那么我们还该不该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农民组织化"问题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做了初浅式的调查,因为调查对象基本没有涉及到政治性的组织,所以文中仅对调查中农民组织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杨中领 《法制与社会》2011,(14):165-166
农民自治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衣民自治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就法律层面,对农民自活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农村调查发现,有些地方农民自己给自己加的负担要比国家和集体给农民加的负担重得多,而且这种负担还在发展。这主要是婚丧嫁娶送礼和封建迷信,以及违规受罚等开支。尽管这些开支从农民本意来说是不情愿的,但农村的风气和环境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开支。这就需要教育农民提高觉悟,抵制、放弃和防止一些不合理开支,自己减轻自己的负担。这方面也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一是要教育农民移风易俗,减轻送礼的负担。统计资料表明,现在农村人均每年送礼开支的费用至少在八九十元以上,仅这一项就超过了农民对国家和集体的负担。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