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称得上具有科学意义的概念,更不是一种严密的思想体系。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尽管这样,我们并不认为这种思潮没有某种把这些社会民主党人维系在一起的共同的思想理论基础。民主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思想理论基础,概括地说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论断,特别是在1989年发生动乱之后,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建设作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阐述,为我国的民主建设指明了道路,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基本原则,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3.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至理名言。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共和国宪法,都把“高度民主”确定为我们奋斗的根本目标之一。但是,过去在理论上有不准确的地方,如把民主单纯看作是手段,后来虽然纠正了,但其不良影响仍存在;近年来,民主建设方面虽有了新的推进,但指导上还有缺点和失误,有时还不是一般失误。认真地总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深入学习和全面理解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掌握其精髓,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确立和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民主法制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是社会主义民主,他将民主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指出:“中国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的民主。”①“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②对如何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为民主和社会主义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邓小平同志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他又说:“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民主,不是资本主义民主。”“我们讲民主,不能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能搞三权鼎立那一套。”邓小平同志关于这方面的一系列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前进的共同的政治基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当然…  相似文献   

6.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在政治层面的体现。长期以来由于我们把民主看成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天然产物,孤立地看待社会主义民主,甚至把民主仅仅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严重忽视民主的实现形式,使我们在民主化进程中经历了曲折。“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总结经验教训,加快民主化进程,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取得了成效。推进民主化进程是21世纪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本文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一个新的科学命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是尽可能快地发展中国,对十五大为什么要重新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了深入论述。文章认为作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论断,是一种历史的进步,认识上的发展,不是“暂时的退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理论,是反对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反对“左”倾的理论,是开拓进取、寻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路子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西方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是社会党国际及其成员各国社会党所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社会党人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政治民主即政治多元化,而政治多元化理论在政党理论中的主要表现就是其“全民党”理论、“议会党”理论、“多党制”理论及其“合作党”理论。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民主社会主义关于政党的这些理论,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民主社会主义的“全民党”理论———实质是否定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  坚持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是马列主…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其理论来源和实践是原创而不是引进的。在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存并行,具有西方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不断完善,实践形式不断创新,中国特征不断彰显。认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中国属性和优越性,对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应沿着自己的轨迹发展,无需用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来论证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统性,更没有必要以中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去印证西方协商民主的普世性。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问题提出过许多重要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及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论断既说明了民主与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关系,又说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本保证。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前提。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利用政治的力…  相似文献   

11.
何谓民主 ,民主就是“人民统治” ,即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列宁指出“民主是国家形式 ,是国家形态的一种。”① 民主对于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来说 ,具有本质意义。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②这个论断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指明了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内容之一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石。在我国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执着的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我党有广泛而强大的号召力 ,主要源于党高扬民主的大旗 ,聚合和团结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 ,取得了新民主…  相似文献   

12.
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3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空前繁荣,目前正是加快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时机,反民主理论却悄然兴起,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支持和推崇,其中以民主危险论和公民素质论为典型代表。民主危险论以“多数人暴政”片面曲解民主;公民素质论强调公民素质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现阶段中国公民整体素质较低,且地区差异巨大,不适合民主政治。结合历史和现实经验,两种理论都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1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关键在党。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首要在于党的科学理论的武装和指导。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包括政治文明意识、政治文明制度、政治文明行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达到政府廉洁高效。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和指导。首…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解放思想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通过否定“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的讨论等路径,将中国引上了思想解放的破冰之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启动了科学发展之旅,成为观念变革的巨大杠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孕育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财富观;“调动积极性是最大的民主”重塑了民主精神和现代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南方谈话科学地总结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新概括、"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新观点、"三个是否有利于"的新论断、"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新思想等,既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成熟作和集大成之作,也是这一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形成科学体系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民主政治,是当代世界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民主政治自古希腊发源以来,历经数千年,发展到当代已出现了两种本质不同的民主政治,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两种不同的民主政治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历史比社会主义的长,为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本文拟就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作一些粗浅分析,以作借鉴.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它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借鉴了哲学基本原理、融会了新时代精神要义,是兼顾儒学底蕴、科学原理和创新精神的民主思想和协商理论。因此,以多维视角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进行全面考察,对于进一步把握协商民主内涵、指导协商民主实践、实现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8.
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民主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框架。笔者试图通过借鉴其“历史没有意义”的“权力使用方式”的民主理念,来诠释现阶段我国民主化进程的困境,并整合其观点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真正实现的路径选择—“权力归属”和“权力使用方式”的双重规范,尤其是要重视中产阶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识与实践从方法论上首先要进行黑格尔的“历史回溯”达到还原历史,然后是抽掉历史形成哲学意义上的一般性理论即伯恩施坦的“科学还原”,最后才是马克思的“实践还原”和“终极还原”即将理论运用于现实实践。社会主义的认识与实践也应如此。为了保持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和历史的连贯与统一,基于社会主义因素的分析将社会主义划为:理论抽象下的理想社会主义即经典社会主义、高度计划的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主义以及非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并发展了的社会主义因素。而社会主义因素是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红线”。从社会主义因素而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原则来区分作为目的性和工具性社会主义比抽象地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更具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摆脱了传统认识的束缚、丰富了社会主义的内涵、明确了社会主叉发展目标同时为探索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拓展了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0.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及其发展对民主的发展的依赖关系,同时也清楚表明了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强决心。如何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呢?本文仅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等方面实际情况,对这个问题作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