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在21世纪亚太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中日两国之间建立的互补性经济合作和战略性经济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两国及亚太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政治、安全领域形成有效的协调力量,促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形成。近年来,中日经济贸易、投资关系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长远看,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影响中日经济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双方在经济合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稳定、规范的双边经济关系,才能促进中日经济关系稳定和深入的发展,从而在21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持续增长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在伊斯兰教创立及大阿拉伯帝国形成之前,中国就同阿拉伯地区有友好往来。新中国成立后,中阿关系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重点。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陆续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后,双方关系不断拓展。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目标使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结成深厚友谊,双方无重大利害冲突,更多的是友好合作。中国人民视阿拉伯人民为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展望未来,中阿友好关系定将持续、稳定、深入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日本和中国是综合国力分居世界第1、第2和第7的大国。由于各自国家利益取向不同,三国间既有共同的利益,同时又存在着战略利益的严重对立。中日美三角关系有三种可能的发展前景:一是中日关系由于共同利益较多而好于中美关系和日美关系,形成东亚集团,美国则随着实力的下降而逐步退出东亚舞台;二是中日关系恶化,美国借中日对抗、两败俱伤时,主导亚洲事务;三是中美矛盾激化,形成日美对抗中国的局面,在亚洲恢复冷战。中国应积极调整对外战略,增加第一种可能成为现实的程度,尽力避免第二、三种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朝鲜通过构筑金正日体制、建设经济强国、建立全方位外交关系等方式来谋求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体制变化。朝鲜提出了经过修改的“联邦制”统一方案,韩国文民政府和国民政府也相继提出了统一方案,但这些方案都存在片面性和不足之处。因此,新功能主义理论将成为21世纪朝鲜半岛统一的战略要点,而“包辩证法”原理可能为21世纪朝鲜半岛的统一战略构想提供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15日,国家主席江泽民飞抵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与俄罗斯签署了有效期限为20年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十多年来中俄关系正常化的一项具体成果。该条约奠定了中俄两国未来关系发展的框架与模式,也进一步为中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战略升级态势,但目前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政治协作与经贸合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致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转折关头。中俄两国领导人为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力图把双方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面向21世纪的务实性阶段,其未来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并能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成功范例和操作楷模。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日本产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日本产业出现了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停滞、新成长产业发展缓慢的结构性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决定21 世纪日本国际经济地位和目前日本经济困境能否得以顺利摆脱的最关键问题之一。面向21 世纪日本应当把信息通讯产业、与环境保护相关联的产业以及以商品流通和医疗保健为核心的服务业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培育。虽然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迫在眉睫,但新成长产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发展障碍。日本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放宽规制、促进科技进步、确立起面向风险产业融资的新体制,以便为新成长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政府提出了"2020年宏愿",要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提出要成为区域优质教育中心的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马来西亚政府在许多方面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主要的是管理体制的改革:由政府控制转向监督和调控;公立大学企业化和高等教育私有化。本文对这3方面的改革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只要越南保持目前改革开放的势头,没有发生大的天灾人祸和突发事件,在21世纪初其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7%-9%左右。  相似文献   

10.
国际社会的竞争、经济利益的互补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 ,是形成中、俄、日三国关系框架的综合因素 ;而中、俄、日经贸合作与政治协作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又为三国构建利益关系框架的进程带来了现实困难。在这种情况下 ,中、俄、日必须克服“冷战”思维 ,注意解决热点问题 ,在实现市场对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做出共同的务实性努力 ,才能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同时 ,强化亚太经济圈的主体部位与核心作用 ,牵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格局的危险图谋 ,为国际政治与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印两国都面临实现现代化的艰巨任务。两国应该相互支持 ,密切合作 ,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正确处理好双边关系 ,把握住目前出现的大好时机。尽管中印之间还存在一些障碍和阻力 ,只要我们求同存异 ,不懈努力 ,一定能将稳定、健康、正常的中印关系带入 2 1世纪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以来 ,国际安全环境的重大变化对印度的军事战略产生巨大的影响 ,印度为了谋求世界“一流大国”的地位和争当地区军事强国 ,加紧了军事战略调整和军队建设的步伐。一、积极发展以核武器为主要内容的战略威慑力量发展核技术 ,提高核能力 ,对周边地区实施核威慑是印度的既定国策。进入 90年代以来 ,印度加紧了对核技术的研究步伐 ,1 998年 5月印度冒天下之大不韪 ,连续进行了 5次核试验 ;随后又迫不急待地对邻国进行核威胁和核讹诈 ,并声称在必要时将“毫不犹豫地动用核武器”。据国外有关机构估计 ,印现在已拥有 2 0~ 6 0枚核武器 ,并…  相似文献   

13.
中阿新型伙伴关系持续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已成为双方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并在促进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当前,中阿关系的特点是:中阿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呈全方位、多层次、高速发展的态势;双方在彼此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阿合作框架成为推动双方关系深入发展的重要平台与合作机制;中国在中东的利益与影响力明显增大,参与中东事务的力度加大.论坛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中阿关系的发展.中阿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符合双方利益.中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利益与影响的扩大不损害第三方利益.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93年春季从日本离任回国已近四年,这期间,我作为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从事全国人大立法等工作的同时,也从全国人大角度开展同日本和其他各国的友好活动。今年是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25周年。进入90年代,冷战结束,国际形势发生了历史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十大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在新世纪相当一个时期里会迅速发展。它所包含的各种矛盾和碰撞也会进一步表现出来。它有 10种值得注意的趋势: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全球化格局将发生重要变化,科技进一步成为动力源,矛盾、碰撞会全面展开,挑战、机遇都会增加,国家主权受到进一步挑战,道德等问题更加突显,呼唤绿色产品,全球化同区域化同时并进以及两种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印度将成为世界大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后特别是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成就引人注目。作者认为,21世纪印度将成为一个世界大国,并将对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等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阿拉伯国家的变革与中阿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事务中不断发挥独特战略作用。阿拉伯国家从未中断政治与经济改革的步伐,取得相应成就,但受各种内外因素制约,国与国间的改革进展不一。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外力不能改造阿拉伯世界。在新世纪,中阿关系的全面发展面临历史新机遇,双方应抓住机遇,实现利益共赢和世代友好。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它已经并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有利有弊的双重影响。面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 2 1世纪 ,拉美经济面临着如何面对全球化趋势、如何重新确定国家的作用、如何增强国内资本积累的能力、如何改善收入分配、如何加强金融安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20.
21世纪初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中国继续实行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一贯政策。在此基础上,中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更加灵活和注重实效地处理与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并在结构上出现了以中国国家战略为中心、以周边国家为重点三个圈型层次;在内容上展现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并重、政治经济关系交互作用的多样性;在机制上呈现多边与双边关系并行不悖、多边外交制度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