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街角书屋     
宋明炜 《新民周刊》2012,(20):79-79
逛小书店的乐趣,在于邂逅,你会真正遇上梦想中的书,有时候甚至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书籍。要不是去小书店淘书,我大概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这样一本书:《丹麦梦想的历史》(The History of Danish Dreams)。此书作者是80年代如我们的余华、苏童这样的青年先锋作家,小说的丹麦文版问世于1988年,英文版是在...  相似文献   

2.
《新民周刊》2012,(7):24-25
永远被折腾的作品———这是对经典的一种定义。《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逼真得要吐了?《红楼梦》的"铜钱头"很雷人?《龙门飞甲》是高科技包装的败絮?……这样的吐槽,似乎已是经典翻拍的必然遭遇。为新版《西游记》呕心沥血的张纪中对恶评者很生气,他说,你们真是没教养。  相似文献   

3.
王悦阳 《新民周刊》2012,(15):70-71
戏剧的人文关怀总是与现代人有共鸣的,我总觉得,当下戏曲界对技艺的传承外,缺少时代的人文关怀。一个技艺再好的剧,没有直奔人灵魂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不能撞击他,是不行的。"你们是不是请了韩国的专业舞蹈演员?怎么跳得这样好!"来过中国多次,在韩国以研究传播中国传统戏曲而闻名的吴秀卿教授一边疑惑,一边直言不讳地问起了浙江小百...  相似文献   

4.
金姬 《新民周刊》2012,(11):53-55
优酷携手土豆之后,据说沙县小吃看了一眼兰州拉面……壬辰年植树节,一向势如水火的优酷和土豆换股"合体"的消息,让网友感叹"又相信爱情了"。其实大家都明白,在商界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一笑泯恩仇"对于优酷土豆而言是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说服自己     
羊小穷 《新民周刊》2012,(39):96-96
读书到大四的时候,上课来的人很少,学生到齐的情况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老师热衷点名,另一种就是老师个人魅力非凡,已经有一帮铁杆粉丝。我有一位老师就是后者,可谓风流倜傥,睿智诙谐,深受广大女学生的欢迎。一天上课,女粉丝们聚精会神地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之后大家面面相觑,马上有一人怯生生地说:老师,那个字写错了。老师回过...  相似文献   

6.
盲女叙事     
林奕华 《新民周刊》2012,(34):85-85
因为失明不是令她看不见"光",而是看不见"黑暗",盲女故事的因果只有一个:她永远是最后才知道真相的人。《听风者》的海报上,是梁朝伟戴上灰色隐形眼镜的"盲人"造型。但这个主视觉不止出现在梁朝伟身上,片中其他两位演员周迅和王学兵  相似文献   

7.
张襦心 《新民周刊》2012,(49):66-67
有学者给这些被手机深度"雕刻生活"的人起了一个名字——"手机人"。放眼望去,现在"人人都是手机人"。早上7点钟,你在干什么?80后网络小说家"TimeBoy小天"说:"清晨的星巴克人不多,我每天都坐在这里,捧一杯抹茶拿铁,打开一个新闻APP,坐等天亮。"晚上12点,你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顾文豪 《新民周刊》2012,(47):90-90
恰恰是因为众多言论明星电视学者的降格以取媚,应景以适俗,使得古人的幽邃精神和优雅情致无力开显,连带文化的本来面目也横遭涂抹,遑论在这嚣骚的小时代见识传统文化的铅华凝重了。"对于文化问题,我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来试着回答",余秋雨老师在新作《何谓文化》的自序中如是说道。所谓"诚恳",所谓"隆重",指的是余老师将从...  相似文献   

9.
姜浩峰 《新民周刊》2012,(38):32-35
二十余年如一梦,桑塔纳此身仍在,却已经实现了"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梦想。80年代末,曾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三个和一个》在上海热播。剧中有这样的镜头——坐在教室里的孩子们,从窗口看到马路上驶过奔驰、丰田大轿车,就问,为什么没有国产汽车?刘子枫饰演的老师气宇轩昂地说:"怎么没有?我们有中国桑塔纳!未来,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国产  相似文献   

10.
在这样一场灾难中,如何保障人的尊严、人之为人的根本,已经成为每一个作家必须面对的问题。武汉"封城"的第二天,我原本准备一早就回湖北荆门老家过春节。我也没想到会"封城"啊,结果就走不了了。我老家也有几百例感染新型肺炎,我父母的情况我也非常担心,但我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是"一种相思,两地哀愁"。  相似文献   

11.
陈冰 《新民周刊》2012,(45):54-57
抛弃妻子的富豪们,为什么总在离婚的时候上演腾挪转移的乾坤大法,将糟糠之妻逼上绝境?主持人孟非在微博上转述过这样一句话:应该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年长时陪原配过好日子的男人。在富豪们屡屡弃糟糠、转正"小三"的残酷现实面前,这句话多少有些反讽的意味——它归根结底在暗示,女人只有青春年少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迪 《新民周刊》2012,(47):36-37
在日本生活,只要涉及到信息传递,则处处要求你"加密"。日本用一套严密的法律和民众的自觉行为,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屏障。有人感叹如此"过剩保护"让人烦恼,但这样的麻烦却有效地保护了个人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胡展奋 《新民周刊》2012,(18):28-29
每个中国人看到这样的新闻都会血脉贲张,夜不成寐:中国渔民被菲军抓获后,居然屡屡被"刺字"!不是"签字",而是"刺字"。如果没有记错,宋朝的"贼配军"才被人如此侮辱作贱!  相似文献   

14.
韩波 《新民周刊》2013,(1):33-35
吕舜玲说,在她的有生之年,很希望再开办一个技能培训机构,让脑瘫的小朋友学会一些谋生手段,不再成为父母永远的心病。"糯米"是一个人的小名,因为那时候的她长得白白胖胖,柔若无骨。听上去很可爱,真相却很残酷。这个小女孩说的话几乎没人能懂,而且她无  相似文献   

15.
吴海 《新民周刊》2012,(9):56-57
西方媒体认为,普京今后或许将遇到更多充满敌意的群体。3月4日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普京投票之初都遇到了"小麻烦":选票分别遭遇到"拒收"和滑落的尴尬。但是这样的小插曲,显然并未阻止王者普京的强势归来。  相似文献   

16.
黄祺 《新民周刊》2012,(17):36-38
医患关系到今天,似乎已经走进死胡同,而这样尴尬的境地,给年轻医生的培养带来莫大的阻碍。如果不解开这个死结,我们老了,到哪里就医?我们的孩子,到哪里就医?医生是一个如此特别的职业群体——每个人都需要他们,每个人都见过他们,但大多数人对他们的工作状态所知甚少,对他们的生活和困惑更是无从了解。正因为这样,一个名为"急诊室女...  相似文献   

17.
巴尔干各国属于欧洲吗?这是一个当今人们值得思考的问题。这绝对不是对于地理学或历史学而提出的。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发生的武装冲突重新提出了欧洲自然疆界问题。每天有关塞拉热窝的报导越来越给法国人带来这样的信念,即巴尔干诸国完全是另一个欧洲,一个坏欧洲,而南斯拉夫的危机是永远找不到解决办法的。为了更好地理解巴尔干国家,我们不得不分析西方对它们既包容又排斥于欧洲空间之外  相似文献   

18.
新年新岁     
孔冰欣 《新民周刊》2022,(5):F0003-F0003
(2022年第4期)上一期《新民周刊》刊登了一组"上海人的年滋味"贺年美文,让人回忆起我们小时候过年的景象。拼版的那天晚上,美编责编们都快乐地聊起小时候做蛋饺偷吃蛋皮、借石磨水磨粉包汤圆、摊春卷皮子等等有趣的记忆,还有大白兔糖和金币巧克力……那时物资紧缺,但家家户户过年总也要好好热闹一下的,"男小晚"手里总捏着小鞭炮,"女小晚"则戴着漂亮的围巾蹬着一双新皮鞋。哈哈,我就是那个双手蒙着耳朵躲避小男生扔炮仗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9.
"人的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的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的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的自由"的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的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的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的"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的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的积淀、非政府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好,我想一个被遮蔽的历史,一个历史的碎片,现在能够有机会把它粘连起来,而懂不懂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永远的问题。"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刚刚落幕,不久前,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应"2011毕加索中国大展"组委会之邀,在中国馆展厅发表一场演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