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加坡国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方法与途径1.从青少年抓起,住重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包括选择好的教师,要求教师必需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开设道德教育课;编写和出版大量的道德教育书籍和资料,如“道德教育文选”丛书有“勤劳篇”、“礼貌篇”;强调道德教育与道德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析了新加坡法德兼治的发展轨迹,揭示其极具特色的司法运行和道德教育,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对新加坡可资借鉴的观点:①立足本国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②加快道德立法,实现道德建设的制度化、法律化;③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加强公民的法制、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以德治国”作为一种治国之道,是指管理者用道德的感召力治理社会,通过道德教育来约束人们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治国方式。以德治国的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具有道德的感召力。实现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吏。实现以德治国方略,根本在党。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改革大潮的冲击,现代化进程的扩大与深化,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如何对国民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使之适应现实社会,尤其是21世纪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已成为许多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国家积极采取对策,使道德教育呈现出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论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教育周克庸青少年主体素质,即指青少年所应具有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这种主体素质的滑坡,在近年来作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反面表明,阻止青少年主体素质滑坡,已成为当前非抓不可的一大社会间题。青少年主体素质下降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的部分大专院校,兴起了所谓道德教育改革的运动,一改以往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西方传统道德的目的,从而采取了全新的内容和方式。在美国,各大、中学都设有伦理学课程,学生一般在一部分时间上道德教育课。然而,以往的道德教育采用“专权主义”的灌输方式,向学生灌输西方传统道德中诸如勤劳、节俭、勇敢、正义等社会准则,使道德教育变成了一种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难以被学生们接受。在这种情况下,道德教育改革运动应运而生。道德教育改革的倡导者S·西蒙、T·赛泽尔和科尔伯等认为,教师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处理者和倡导者”,教师在课堂不应进行“传统美德财富”的说教,而应使课堂民主化,把课堂变成一个“公正的社会”。在这里,教师把课堂变成对一些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学生从对社会问题的分析讨论中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青少年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严重地冲击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导致青少年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已十分严重,这也给我们的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严峻的考验,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8.
三、职业活动状况 青少年的职业活动是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不但能清楚地展示青年在社会职业结构中的位置,而且能反映青少年对现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参与程度,依照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某个社会群体的职业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集中显示,也透视出他们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对青少年来说,进入职业岗位,是他们摆脱“边缘人”状态的标志,是他们人生新阶段的开端,也是他们更深刻地接受己有社会结构、社会规范影响的开端,当然也是他们对社会的养育教  相似文献   

9.
在"读图时代"这一新的语境下,以图形传播的形式对社会大众进行优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可以使其在轻松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让新时期道德教育理念渗透、作用于人的大脑意识而起到教育作用;同时,可以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精华得以继承和发扬,并且能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实施教育。  相似文献   

10.
郭春晓 《学理论》2015,(2):90-91
道德教育问题是伦理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热点问题。因为触犯法律被关进监狱的服刑人员是社会矛盾与不和谐因素的集中代表,其道德缺失更为严重,更需要接受道德教育,做好他们的道德教育在整个人类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最具典型意义。从伦理学角度切入,系统总结了监狱刑罚执行中道德教育问题的特点,分析成因,得出刑罚执行中的道德教育途径如下:建立科学的刑罚执行道德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刑罚执行中的新型道德教育模式;提升警察素质,发挥警察的道德感召力量。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一个伴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范畴。当代社会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涵和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世纪留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人类在走向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高度关注人类自身的现代化,道德建设的进展应当与物质文明的进步相协调,尤其要重视青少年道德教育。随着经济与信息的全球化,当代青少年不只面对自己的家庭和祖国,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接触国际上不同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既要维系本民族的价值体系,又要能融入世界优秀文化之中;不仅要为本国的发展作出贡献,还要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的繁荣进步而携手合作;要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忘热爱祖国,同时能够理解、  相似文献   

12.
吴茜 《学理论》2013,(18):384-385
道德教育在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提高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我们要根据"受教育者内部思维矛盾运动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具有主体性特征的道德思维培养模式;要遵循"德育过程受多方面影响的规律",构筑社会德育工作大平台,形成培养青少年道德思维的合力。在充分吸收与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对如何建设当代大学生道德思维能力这一特殊思维样式做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苏联党和国家很重视对公民的道德教育,认为“培养苏联人的道德政治素养”,对改善党内和社会上的道德风气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们提出了共产主义教育的“综合方法”,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紧密统一并兼顾各个阶层劳动人民的特点”。按照苏联学者的概括,道德教育的一般性任务是:一、以规范、原则、理想、善恶观念等道德意识形式制定出道德要求;二、把这些道德要求灌输到每个人的意识中去,使人们用这些道德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在苏共纲领规定的十二条道德准则中,例如:“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真诚地为  相似文献   

14.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以道德社会化的研究而著称,他的理论及他提出的道德教育模式,为美国中小学教师所认同和接受。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陆续介绍评价这一理论,并开展了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判断能力的实验研究,一致认为这一理论对我们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而,正如不少教育研究成果未能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推广应用一样,道德社会化理论及道德教育模式,如何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推进一步,成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则未见报导。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简要介绍道德社会化理论及其道德教育模式,并就我们近几年来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做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利益是道德得以发生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道德行为得以养成的基点,然而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道德和利益的关系被人为地割裂开来。这与当前道德教育改革的人性化趋势发展是不相符合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应当实现道德和利益的整合,这是德育人性化的一个具体的体现。在德育实施中,应当注重更改原有的道德教育理念,在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合理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6.
强化道德教育成为中学思品课改革的重点,在其教材的设计细微之处也体现出了道德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加强。新教材强调以生活为基础,力求在实际生活中、在生活细微处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帮助学生做到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在新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如何使传统的伦理观念和道德信条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古为今用,成为理论和实践难题。应该正确解读儒家传统道德的内涵,从民族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结构出发,依托本民族的实践模式,合理提升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成分,使之为加强大学生德育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和多文化的国家,为了使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在青少年中形成认同和内化,强调本民族的社会传统和国家认同,新加坡编织了立体网络,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四方相互协调,积极互动,为青少年共同价值观教育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张华 《青年研究》2006,(1):31-37
本文依据山东两次(1999,2003)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结果,对当代青年面临的道德困境进行了粗略的分析,针对游走在“高尚”与“平庸”之间的当代青年道德状况,对构建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契合点”和道德教育的选择与提升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1)
德育社会化,不仅是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国家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校、社会、企业用人单位要形成重视学生道德教育的导向,充分利用和发挥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引导和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利用信息化和网络化手段,结合专业培养和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过硬的职业技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实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