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不明确、补偿资金模式单一等共性问题。河北的生态补偿实践,不仅存在共性问题,也有自身的特点。完善河北生态补偿制度要健全生态补偿财政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完善生态价值和环境资源评估机制、探索“造血型”补偿办法,加快推进立法工作、完善生态补偿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是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先行者”。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经历了从“自下而上”探索到“自上而下”推动的演变、从省内区内补偿到省际区际补偿的扩展、从小额补偿到大额补偿的提升。浙江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十年探索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浙江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实践表明,完善生态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生态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提高补偿标准并确立补偿依据、完善政府补偿和探索市场补偿、推动上位法建设和完善地方性法规。  相似文献   

3.
西部是东部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西部的生态效益惠益全国,因此国家有责任对西部实施生态补偿。然而.法律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生态补偿的效果.因此要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法律体系,建立起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科学制定西部生态补偿法.确立西部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并将生态补偿的各个环节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4.
农业的多功能性,推动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同时,农业生态功能的外部性,使农业生态补偿极具必要性,并成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平衡的关键。基于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讨外部性内部化的过程,认为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应采取相关的调节手段,使“政府+市场”型、“有效性”型,“造血”型等补偿方式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五个振兴”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生态振兴贯穿其他四个振兴实现的全过程。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需要法治保障作为基础,当前在乡村生态环境防治的法治保障方面依然存在立法不够完善,制度供给不足;执法权责不明,推进相对乏力;司法能动不足,监督体系不严;法治观念淡薄,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法治自觉,提升法治理念,完善乡村生态振兴立法体系,落实法治行动,严格乡村生态振兴执法规范,深化法治担当,公正乡村生态振兴司法能动,增强乡村生态振兴守法意识等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新环境管理模式,本文从分析生态补偿以及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等概念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的现状以及完善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使流域生态补偿成为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重点领域,并形成了流域生态补偿的三种主要实践模式:一是基于流域源头保护的政府项目补偿模式;二是基于水污染控制的流域跨区补偿模式;三是基于水资源短缺的水权交易补偿模式.三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及政策含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补偿探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各种实践均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至今仍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综合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其中的关键在于忽视了水资源产权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核心价值,应在水资源国家所有基础上赋予地区实际的水资源财产权.从而为在全流域建立系统的、完整的、公平的流域跨区水资源补偿机制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8.
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生态治理方面探索了众多切实可行的经验:强化了党对农村生态治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农村生态环境补偿长效机制,将科技最新成果推广运用到农村生态治理中,多渠道提升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倡导绿色农业、走绿色发展道路等。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实现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要始终坚持党对农村生态治理的领导不动摇,要坚持全面治理与创新建设相匹配,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治理中的科技运用,要健全农村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建设,要强化生产方式变革、进一步完善绿色良性生态循环等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宁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开始渴望在享有现代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能在安静的乡村享受优美的田园风光.这就为西宁市周边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是对周边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追求经济产出的同时也要求生态产出。近年来.多巴镇通过发展城郊型特色休闲农业.不仅满足城市居民对蔬菜、肉、乳、禽、蛋、果品、花卉等鲜活农副产品的需要.提高了农民收入.而且为城市创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保持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疆实施草原生态补偿后,从生态效益来看,改善了草原植被、提高了草原生产能力、增加了草原生物的多样性;从经济效益来看,促进了牧区经济稳定增长和畜牧业发展、转变了牧民生产生活方式;从社会效益来看,增强了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了牧民收入。但在实际中也存在补偿法律法规不健全、补偿标准低、草原监管难度大等问题,需要健全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1.
温锐  刘世强 《求实》2012,(4):42-46
新旧世纪之交以来,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使流域生态补偿成为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重点领域,并形成了以流域源头保护为主的项目补偿、流域水污染控制责任制及跨区补偿和水资源短缺下的水权交易补偿等三种主要模式.三种模式都具有针对性强的共同特点,均对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推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的有益探索.主要的问题是还没有综合系统考虑流域生态补偿问题,存在补偿面狭小零散且随意性强,既有疏于投入效益评估监督和缺乏长效机制问题,又有明显不公允及重惩罚轻激励的问题.流域生态补偿的进一步完善,关键是要在水资源单一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上丰富与明晰水资源权益,建立以国家水资源终极宏观调控管理权和区域具体水资源财产收益权为核心的二级水资源权责制度,借助流域行政区域断面水量、水质的可测量技术及其已有流域补偿的成功经验,构建水资源补偿与优劣水质奖惩责任制相结合的流域跨区水资源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两会期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构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这是江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索,进而提出建立和完善鄱阳湖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将有助于实现环鄱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这将使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充实和丰富,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达州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需从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体系、管理体制、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向上争取天然气开发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4.
殷强 《唯实》2014,(7):58-60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快发展生态友好型现代农业,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洪泽县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域面积占比达54%,大型河流、湖泊水质达三类以上;全县35万亩耕地适宜发展生态农业,白马湖沿线10万亩土地完全符合绿色食品种植条件;全县空气质量达良好天数比例常年保持在92%以上,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定量考核保持在全省前十名,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标准。基于这一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洪泽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意见,以培育和打造生态产业、生态园区和生态品牌为突破,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食用菌、优质稻米以及以“三水”(水产、水禽、水生蔬菜)为主导的生态产业,有效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21项农业现代化指标全部达超序时进度,其中已有10项建设指标全部完成。农业现代化水平处于全省同类县区前列,先后获得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县、粮食生产示范县、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和国家级有机水产品基地、丰产粮示范区等多项称号。  相似文献   

15.
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促进区域公平发展、协调发展和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对生态补偿的探索性研究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总体来看,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仍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撑,突出体现在生态补偿的范围、期限、标准等的界定科学性不足。随着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对科技的需求将进一步凸显,从当前来看,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迫切需要研究制定一套具有规范性、普适性、简易性等特点的技术体系,通过这一具有"工具"特征的技术体系,促进生态补偿科技服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加快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应当承认环境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各主体的生态环境权,明确目标导向和标准约束两个功能评价体系且评价体系应具有预防性特征。实践中,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面临许多困惑,如环境权未获法律确认,公众参与举步维艰;环境立法缺少纲领性文件,没有总体规划;问责制度缺失、监督不足、处罚较轻,未建立有效的救济体制等。因此,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必须完善生态立法,规范生态司法,严格生态执法。  相似文献   

17.
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培育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的监管,推进农村环保法制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行技术创新,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村环境治理投入,建立农村环境补偿制度;改革政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农村干部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平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补偿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制度性措施。由于缺乏补偿或补偿不足,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利益不公现象。因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应从社会公平的视角对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以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要求,必须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从制度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突破困境寻找出路,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城市农业的功能冲突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的加剧,需要利用农业的特性和功能来解决城市问题。城市农业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城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矛盾和冲突;要通过科学规划,以及建立立体投资体系、土地使用流转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来实现城市农业的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