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医生,我妈又犯病了,呼吸困难,你快来救救她!”一天凌晨,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永兴村的谭德芬老人哮喘病又犯了,病人连咳带喘,情况危急。  相似文献   

2.
正朱仲丽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她曾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在医疗战线工作了50余年,她为白求恩大夫做过助手。在旧上海的白色恐怖中,在延安的窑洞里,无不挥洒有她的青春岁月……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在北京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使我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身手不凡的师长。她的离去勾起了我无限的追思……  相似文献   

3.
<正>一位普遍的教师,左耳患鼓室胆脂瘤,疼痛难忍。医生让她住院治疗,她婉言谢绝了医生的要求,一边在医院打针,一边坚持上课。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最终病情加重,造成左耳终生失去听力。她就是农九师小白杨中学师德标兵周秀芳老师,2008年,她被评为农九师首届"道德模范"。具有她这种精神的教师在小白杨中学比比  相似文献   

4.
正在五师八十三团医院有一位援疆医生,自去年4月援疆以来共接诊各类病人3000人、参加大型义诊活动6次、登门到户服务患病职工100多次。她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热情服务的高超水平,被全团干部职工和患者赞口不绝。岳敏是湖北省黄冈武穴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的B超主治医师。坐上西进的列车,第一次离开女儿,是在女儿面临升学的时候。平时外出学习,坐一两个小时车就能回家,这次要到新疆兵团,一个遥远的西部团场,一去一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1996,(8)
她应该在哪里过党的组织生活?吕梁读者刘宝山问:我是县农机局的正式职工。今年“五一”节,我与原籍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她是一名农村党员,现还未取得城镇户口。她是否还要回农村去过党的组织生活?本刊编辑部答:农村党员经过合法手续与城镇非农业人员结婚,但未能取得...  相似文献   

6.
夏日的一天,在七师一三○团医院B超检查室外,5、6个病人正在排队等待;检查室内,一位中年女医生正在有条不紊地为病人进行检查,然后撰写病历。患者葛成瑞看着忙而不乱、态度和蔼的医生孙俊芳对老伴说:"孙医生对待病人和亲人一样,难怪大家都喜欢找她看病。"1991年到一三○团医院工作的孙俊芳,20年间,她早已记不清有  相似文献   

7.
1994年,张中钦自愿从中原大地来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漠西北边缘——新疆兵团一师三团,成为兵团的一名新职工。刚到团场,生活条件艰苦,环境很差,她曾产生过傍徨,有过动摇。但她看到了团场职工那种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顽强不屈精神,听到了团场老军垦在建设边疆中的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  相似文献   

8.
琼玛卡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当医生时,遇到很多车祸患者,于是,她开始考虑高速公路的安全问题。琼玛卡若自己的轿车也曾经有过与其他车辆擦边相撞的经历,她决定为减少车祸做些有益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不居功的老红军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10.
正自从穿上那身洁白的制服,她就把患者视为亲人,用爱心和奉献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面对患者,她是生命的守护者;科技兴院,她是前行的开拓者;疾病防控,她是风险的承担者。多年来,她收到的锦旗、感谢信多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谈到此,她总说:"做医生,就得用仁者之心善待每一位病人。"她,就是义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马艳丽。  相似文献   

11.
“等我的病情康复后,我将加倍努力工作,回报院领导、回报关心我爱护我的全院职工!”这是病榻之上一位重症患者从心底发出的感激之情。 前不久,农九师医院一名职工身患白血病,经过数月的治疗,家中积蓄即将耗尽。病人转到乌鲁木齐市后,她的家人为筹集资金而焦急万分。消息传开后,农九师医院全体职工对她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爱。院工会发出倡议,号召广大会员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伸出  相似文献   

12.
她从事中医工作30多年,曾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61个荣誉称号,并连续两届当选为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代表。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愿意化做一副灵丹妙药,抚平患者的伤痛;她是一名坚韧的女性,虽年逾半百、病魔缠身,却始终不愿放弃令她魂牵梦萦的事业。她就是梅河口市中医院副院长鄢亚琴。做一个医术精湛的中医师是她的职业选择出生在中医世家的鄢亚琴,受家庭的良好熏陶,立志做一名爱祖国、爱医学的中医大夫,这种志向转化成为她对患者的无私奉献。前几年,梅铁建筑段一位名叫张建国的职工患有双下  相似文献   

13.
不居功的老红军 在井冈山下的江西遂川县,有一位老红军女战士邹亚春。她是一位普通但又不平凡的老人。革命战争年代,她曾有过非凡的经历:井冈山斗争时期跟随毛泽东、肖克度过三年多的烽火岁月,经历过无数次大小战斗;1951年毛泽东给她发来请柬,邀请她进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周年国庆大典,安排她在北京住了三个多月。  相似文献   

14.
你家孩子得的是湿疹,平时不要捂得太热,洗澡水温不要太高,洗完澡要及时擦润肤霜......"阿拉尔医院皮肤科诊室里,医生刘克华正耐心讲解、仔细叮嘱着。面对患者,就要竭尽全力今年50岁的刘克华,是一师阿拉尔医院皮肤科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一切为了病人",在皮肤科这个"不起眼"的小专业上,她一干就是21年,她用娴熟专业的医术治愈、温暖着慕名而来的每一位患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医者初心。  相似文献   

15.
<正>现年41岁的邹珍蓉是农一师十团灌溉科的一位职工,她怀着对农场的一片热爱之情,勤奋学习科技知识,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邹珍蓉是一位来自天府之国的川妹子,1994年随丈夫来到十团灌溉科,她的家住在干渠闸点,有一  相似文献   

16.
<正>在美丽的喀尔里克山脚下有一位年轻而美丽的维吾尔族青年医生,在她工作了十几年的农十三师红星四场二牧场片区,随便说一个新出生的小孩,她都能马上说出他们的出生日期,她把居住在这里的群众视为朋友、亲人,她一次次地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身边的人,她就是被各族居民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的红星四场二牧场片区少数民族医生——帕提古丽·吾甫。  相似文献   

17.
<正>她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19年来,她以"医者父母心"的仁爱面对身边每一个人。她践行"服务社会,传播文明"的诺言,不忘医者仁心,把救死扶伤作为他一生的使命。她,就是七师一二四团医院内科医生王英。"我励志要成为一名团场优秀的医生。"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王英发出庄重誓言。如今,她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湛的医术和敬业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患者的尊敬和爱戴。在一二四团淮安小区有一位80  相似文献   

18.
<正>一天傍晚,落日的余辉还没有从天山完全消退的时候,家住农十三师红山农场四连的职工田素琴刚吃过晚饭就往场部赶,她要去场部新开的一家美容院做面膜。位于红山农场场部的美容院开业3个月以来,已有60多位当地妇女前来办理美容卡。其中一半以上是红山农场地地道道的一线职工。  相似文献   

19.
正总有一些感冒病人,吃过西药中药、挂过盐水,仍"久治不愈",着实奇怪。陈阿姨因感冒已经吃了一周药,仍不见好就去医院急诊。医生仔细询问发现,陈阿姨每天都用西洋参片泡水喝。她觉得自己体质偏热,而西洋参可以清热、增强免疫力,所以感冒这几天也没间断。常见的西洋参、红参等,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它们是纯天然补品,于是长期服用。殊不知补药也会"帮倒忙"。西洋参性寒,  相似文献   

20.
她,一名曾经第一次献血就晕倒的女性,却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两次挽起衣袖,为一位远在苏州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成为我省首例、全国第26例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生命接力,相传千里,她的大爱善举在苏鲁大地传为佳话,她本人也被中央电视台称为"最美的中国人"。她就是威海文登电业公司职工、中共党员吕明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